2013年潘毅編著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1
- 定價:35.00元
- 作者:潘毅
- 出版日期:2013-1
- ISBN:9787535957788
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文摘,
編輯推薦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1:易之篇·道之篇》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周易》的誕生地就是現在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城安陽市。羑里城位於安陽市區南10公里處。
作者簡介
潘毅,1956年生,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香出苦寒,習醫從醫30餘年:77級本科中醫專業一工作一攻碩一工作一醫學博士。在教學與臨床實踐中學養目深,致力於從理論到臨床的原味中醫研究與傳播,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勢及中醫發展自然浪潮之涌而有是書。
目錄
易之篇
《周易》是本什麼書?
第一節 《易》蘊各見
第二節 《易》道溯源
第三節 《易》河流布
因緣和合易與醫
第一節 醫易因
第二節 醫易緣
第三節 醫易果
第四節 醫易義
《周易》架構層剖析
第一節 《易經》組件龍點睛
(一)卦、曼、辭——《易經》的基本組件
(二)卦——易的基本單元
(三)殳——卦的基本單元
第二節 《易傳》釋經虎添翼
(一)裁斷卦義參《彖傳》
(二)卦爻辭釋考《象傳》
(三)解說乾坤《文言傳》
(四)哲理髮揮《繫辭傳》
(五)八卦象義《說卦傳》
(六)卦列有序《序卦傳》
(七)雜糅眾卦《雜卦傳》
第三節 《周易》映世境多棱
相摩相盪卦示醫
第一節 太極一兩儀一四象一八卦
(一)從太極到八卦的義蘊
(二)從太極到八卦的演進
第二節 六十四卦位義參量
(一)上下之位
(二)前後之位
(三)內外之位
(四)剛柔之位
(五)象形卦位
(六)旁通卦位
(七)反象卦位
(八)交對卦位
(九)內互之卦
(十)動變之卦
多端變化爻啟醫
第一節 簡明陰陽爻
第二節 複雜爻位變
(一)爻位土下
(二)天人地位
(三)陰陽之位
(四)上下同位
(五)得位與否
(六)責賤之位
(七)居位尊賤
(八)得中與否
(九)順逆承乘
(十)朋比為鄰
(十一)遙相呼應
(十二)爻位吉凶
卦爻立象以盡意
第一節 卦爻構模一大幹世界一卦裝
(一)設卦以盡情
(二)繫辭以盡言
第二節 卦爻活看——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曼位分析法
(二)取象會意法
(三)德行義理法
醫學心鑒《易》中藏
第一節 “生生之謂易”——全嫩之謂醫
(一)生生之道
(二)生生之醫
第二節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而能通得醫真
(一)天人氣變
(二)醫象各變
(三)圓機活變
(四)治隨機變D。第三節 後續篇將要展開的話題
(一)“一陰一陽之謂道”——妙通隅陽之謂醫
(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器合一謂中醫
(三)“立象以盡意”——援泉以說醫
(四)“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明理通道醫境現
溫故以啟新
第一節 《周易》基本知識鞏固
(一)經與傳
(二)卦與爻
第二節 學《易》主要學什麼?
道之篇
第一節 可道之道
(一)本原之道
(二)規律之道,
第二節 中醫是否講道理?
(一)道與理有何區別?
(二)格物致知道理明
體天之道
第一節 宇宙之演
第二節 曆法之式原醫之道
第一節 天人之道
(一)天人之應應於醫
(二)宇宙之模模示醫
(三)曆法之印印在醫
第二節 氣之道
(一)道以氣為本
(二)元氣論VS原子論
(三)一氣貫中醫
(四)中醫研究vs研究中醫
第三節 陰陽之道
(一)太極圓通醫道顯
(二)先天八卦陰陽演
(三)十二訊息卦參研
(四)胴陽相推道理衍
第四節 五行之道
(一)後天八卦時空現
(二)五行變通盡其利
為醫當如何“法”道
第一節 中道VS西學
第二節 通道明理必由路
參考書目
文摘
除治療原則可因變而變外,中醫的理、法、方、藥無不可以變通。《怡堂散記·又病制方》云:“醫者,意也,臨症要會意,制方要有法,法從理生,意隨時變,用古而不為古泥,是直能用古者。”尤其是現代社會因人類急功近利或與天斗而造成的自然環境之變,以及無時不在的競爭而衍生出的種種複雜社會問題,都會直接、間接地作用於人體,產生古時未見之新病,或罕見病變常見病。古方未必盡合今病,在沒有成法可循時,當隨機應變,悟醫理、參古方而隨病證化裁變通,甚或法外求法以達機圓法活之境。《孫子兵法·虛實》就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因機而變,因宜而調實際是中醫臨證活的靈魂。既如此,就帶出來以下一問:現代中醫的臨床科研方式是否存有可商之處?
現時常見的中醫臨床科研模式是怎樣的呢?可以說大抵如下:
以西醫臨床科研模式為參照,先定下需觀察的方藥。(或針、穴)及對治的某病,或某病的某證,再以某中醫效方或西醫效藥作對照組,定出中西醫的診斷、納入標準、排除標準及療效標準。按一定的樣本量納入各組病人,各組病人最好在年齡、性別、病程、分期、輕重等方面都具可比性。然後開始進入臨床治療觀察,觀察期間各組方藥(或針、穴)不變,觀察周期長短不一,(非急性病通常是數周到三個月)。最後作出統計分析,形成結論,完成論文。當然還可以繼續走下一步的鑑定與申報成果。
以上設計有問題嗎?應該說是基本符合時下的臨床科研模式,大部分內容對中醫科研確能起到規範與啟示作用。那么可商之處又在哪?問題之一就出在“觀察期間各組方藥(或針、穴)不變”。從現代科研設計角度來看,這是對的,惟其如此,才能保證各組療效的可比性。但西醫可以或應該這樣做,中醫就未必可以或應該這樣做。
為什麼西醫可以或應該這樣做呢?因為西醫是以病為觀察早位。病指的疾病的完整過程,帶有普遍性意義。病,尤其是慢性病,與中醫之證比較,其變化小得多,因此一次辨病,三個月內有效大抵是沒問題的。比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再怎么治療,這些病的帽子還是難摘掉,因為帶有普遍性,所以大多可採用模式化治療,是以觀察期間各組藥物不變的方式基本可行。
為什麼中醫就未必可以或應該這樣做呢?因為中醫主要是以證為觀察單位。證是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個體反應狀態,帶有個體差異性,或日特殊性。別忘了,還有一個階段性。量體裁衣式的階段性個體化治療才是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