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至杉木鋪望野人居》是南宋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繪了一個周邊環境怡人的“野人居”。全詩筆調明媚清新,想像奇特而突兀,生動形象地刻畫了詩人在經歷艱難險厄後嚮往和平生活的心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將至杉木鋪望野人居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陳與義
- 作品出處:《增廣箋注簡齋詩集·卷二十四》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將至杉木鋪望野人居①
春風漠漠野人居②,若使能詩我不如③。
數株蒼檜遮官道,一樹桃花映草廬。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杉木鋪:地名,在自衡陽向邵陽途中,陳與義逃難中經過此地。據清代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所修《四川通志》載,杉木鋪在建始縣西五十里,即今湖北省建始縣西;一說杉木鋪在湖南省邵陽縣東八十里。野人居:指當地的老百姓所居之處。杜甫《重過何氏五首》(其一):“重來休沐地,真作野人居。”野人,農民,《孟子·滕文公上》:“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
③若使能詩我不如:如果農民有了文化,我們這類人就大大比不上他們了,因為他們的生活是那樣地樸實、恬靜,令人欣羨。
白話譯文
密集的農家靜靜地沐浴著春風,如果他們會作詩將比我遠勝。
幾株綠油油的檜柏遮住了大路,一樹艷麗的桃花把草屋照映。
創作背景
南宋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金兵屢次南下侵擾,詩人從河南南逃,流離於湖湘之間,和那個時代的廣大民眾一起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此詩就是詩人在逃難途中經過杉木鋪時的忙裡偷閒之作。詩人在奔走中看到路邊桃花掩映的農舍,艷羨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吟出此詩,藉以表達自己對和平、寧靜生活的嚮往。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春風漠漠野人居”,此詩開篇即以“漠漠”這種廣大無邊之貌形容春風,給人以一種隔世為人之感,而詩人在讚嘆之下,又油然發出“若使能詩我不如”的感慨,想像奇特而突兀。“數株蒼檜遮官道,一樹桃花映草廬”二句則描繪了“野人居”周邊怡人的環境:幾株蒼鬱的檜樹,遮映在官道的兩邊,草廬之上有一樹茂密的桃花掩映搖曳。
在經歷了無數艱難險厄之後,詩人的心靈重新去發現在昇平時代看來平平無奇的野人之居等平常事物的美,從而把握到和平生活的可貴。此詩生動描摹了詩人的這種心理,在明媚清新的筆調下,給人以一種痛定思痛的沉痛之感。
名家點評
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周嘯天:次句著想太好。不識字人固有天機清妙者,何況身處如此環境之中。(《百代千家絕句詩(下冊)》)
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創會會員鄧中龍:全詩僅得四句,卻無端在第二句爆出“若使能詩我不如”的句子,如此安排,簡直大煞風景。(《宋代詩歌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