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將游湘水尋句溪
- 創作年代:南朝齊
- 作品出處:《謝宣城集》
- 文學體裁:五言詩
- 作者:謝朓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將游湘水1尋句溪2
既從陵陽釣,掛鱗驂3赤螭4。
方尋桂水源5,謁帝6蒼山7垂。
辰8哉且未會9,乘景10弄清漪11。
瑟汩12瀉長淀13,潺湲14赴兩歧15。
輕苹上靡靡16,雜石下離離17。
寒草分花映,戲鮪18乘空移。
興以暮秋月,清霜落素枝。
魚鳥余19方玩,纓緌20君21自縻22。
及茲暢懷抱,山川長若斯。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湘水:即湘江。源出廣西省,流入湖南省,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2.句溪:在宣城郡城東五里,因溪流回曲,形如句字而得名。
3.驂(cān):駕車時位於兩旁的馬,指車馬。
4.螭(chī):傳說中無角的龍。屈原《九章·涉江》:“駕青虬兮驂白螭。”
5.桂水源:指桂陽,治所在今湖南郴州。桂水所出,東北人湘。
6.謁(yè)帝:指謁祭南嶽之神。
7.蒼山:蒼梧山的省語,又名九疑山,在湖南省寧遠縣東南。傳說舜帝南巡,死於蒼梧之野,即此地。
8.辰:時,時辰。
9.會:合。
10.景:日光。
11.清漪(yī):清波。
12.瑟汩(gǔ):流水聲。
13.淀:淺水湖泊。
14.潺(chán)涯:水流的樣子。
15.赴兩岐(qí):據《清一統志》:“宛溪源出宣城東南嶧山,流繞城東為宛溪,受石子澗諸水。至縣東北里許,與句溪合。”
16.靡靡(mǐ):柔弱相依的樣子,形容藏草。
17.離離:羅列分明的樣子,形容雜石。
18.鮪(wěi):鱘魚。
19.余:我。
20.纓緌(yīng ruí):冠帶與冠飾,仕宦者所服。綏,帽帶的末梢部分。
21.君:自指。
22.縻(mí):系,束縛。
白話譯文
像是跟著陵陽子明垂釣溪上,又像是附掛在子明所乘白龍鱗上,以赤螭作驂馬,漫遊了仙境。
接著又說不久將前往湘州,尋訪桂水之源,並在南嶽之麓謁祭山神。
所以得趁此暮秋光景,來玩賞句溪上的清漪。
這裡可以聽到溪水瀉向長淀的瑟汩聲,也可看到溪水潺湲地在句溪和宛溪交會處兩向分流的情景。
溪水既清且淺,水面浮著連綿不絕的青萍,水底也是密密相依的雜石。
帶著秋天寒意的草和花相間相映,溪水中鮪魚輕捷地遊動,宛如浮懸在空中。
這晚秋好景引發人的清興,清冽的月光、掛霜的樹枝也格外引人注目。
魚鳥尚且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你又為何要用爵祿冠帶來束縛自己呢。
山川長存,永遠是這樣美,人生是有限的,且讓我乘著這清秋光景,舒暢心懷,盡情游賞吧!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齊明帝建武三年(496年)暮秋。當時,作者奉詔將去湘州。這首詩是將去而未成行,得有餘閒到句溪尋幽探勝時所寫。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既細密描寫了句溪的動人景物,也抒發出自己心樂魚鳥、厭棄纓緌的感情。
此前一年夏日,作者來任宣城太守。作者在詩的開頭,便就地取材,借用神話傳說,來比喻自己之在宣城,像是跟著陵陽子明垂釣溪上;又像是附掛在子明所乘白龍鱗上,以赤螭作驂馬,漫遊了仙境。接著又說不久將前往湘州,尋訪桂水之源,並在南嶽之麓謁祭山神。這四句用“既”、“方”二字作呼應,分敘已往、未來,而均具有神異色彩。這樣寫,即使詩一開頭就境界超俗,也暗示了下文所描述的句溪宛如仙境,從而增強了詩的情韻。五六兩句,作一轉折,自然地引入詩題——由於行期未屆,所以得趁此暮秋光景,來玩賞句溪上的清漪。句溪以溪水取勝,所以特別點明“清漪”,用以總冒下文,貫串通篇,有如畫龍點睛。這是首節。
次節八句,盡情摹寫出溪上的景色:這裡可以聽到溪水瀉向長淀的瑟汩聲,也可看到溪水潺湲地在句溪和宛溪交會處兩向分流的情景——一生欽仰謝朓的李白,也曾以“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名句寫過這裡的美好風光。溪水既清且淺,水面浮著連綿不絕的青萍。水底也是密密相依的雜石。溪水兩岸,帶著秋天寒意的草和花相間相映。明潔的溪水中,怡然嬉戲的鮪魚輕捷地遊動,宛如浮懸在空中——這全然是柳宗元《鈷鉧潭記》里“潭中魚可百許頭,類若乘空無所依”的意境了。在這六句之中,作者寫盡了水面、水底、水側、水中,寫了聲響、形態;又兼及動、靜,無一不蘊蓄著動人的美,表現出句溪的“清漪”可賞。這晚秋好景,自然不能不引發人的清興,甚至連清冽的月光、掛霜的樹枝,也受到了詩人的注目,它們和溪水一起共同組成了一幅令人神魂為之一清的秋山清溪圖。
最後四句是抒感。從上兩節已可見出詩人心神的清爽、舒暢。“戲鮪”的游移,更觸發自己的情思,並連類及鳥,自感這已盡夠玩賞,因而不禁數落起另一個“我”來:“纓緌君自縻”,意思是說:你又為何要用爵祿冠帶來束縛自己呢?兩句相對,寫出心樂魚鳥而形被纓緌所縛的內心矛盾,於是,詩人終於慨然喟嘆:山川長存,永遠是這樣美;人生是有限的,且讓我乘著這清秋光景,舒暢心懷,盡情游賞吧!
詩中用語清麗自然,而又多藉偶句烘染情境,充分體現了詩人所特有的“撰造精麗、風華映人”的清綺風格。
名家點評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起以黃山、桂水二事陪,‘辰哉’二句,承上脫卸,束住人題。‘瑟汨’六句,正寫。‘暮秋’六句,述情,兼著時令。‘予’、‘君’皆自指,‘懷抱’二句,倒裝句法,言山川不改而人不能久,當及茲暢懷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