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同軸連線器

射頻同軸連線器(以下簡稱RF連線器)通常被認為是裝接在電纜上或安裝在儀器上的一種元件,作為傳輸線電氣連線或分離的元件。它屬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簡單的講它主要起橋樑作用。

發展概況,專業特點,行業現狀,面臨問題,發展趨勢,常用專業術語,

發展概況

射頻同軸連線器(以下簡稱RF連線器)通常被認為是裝接在電纜上或安裝在儀器上的一種元件,作為傳輸線電氣連線或分離的元件。它屬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簡單的講它主要起橋樑作用。
同其它電子元件相比,RF連線器的發展史較短。1930年出現的UHF連線器是最早的RF連線器。到了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爭急需,隨著雷達、電台和微波通信的發展,產生了N、C、BNC、TNC、等中型系列,1958年後出現了SMA、SMB、SMC等小型化產品,1964年制定了美國軍用標準MIL-C-39012《射頻同軸連線器總規範》,從此,RF連線器開始向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方向發展。
在六十多年的時間裡,經過各國專家的共同努力,使RF連線器形成了獨立完整的專業體系,成為連線器家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同軸傳輸系統不可缺少的關鍵元件。美、英、法等國家的RF連線器研製技術處於領先地位,其設計、生產、測試、使用技術已成龍配套,趨於完善,不僅形成了完整的標準體系,而且原材料、輔助材料、測試系統、裝配工具等也已標準化,並進行專業化規模生產。

專業特點

1.品種規格多:國際通用系列20多個,品種規格更多。
2.靠機械結構保證電氣特性,屬機電一體化產品,與其它低頻類連線器有本質的區別。
3.零件加工主要是車削機加工,裝配手工作業多,難以進行自動化裝配。
4.產品更新換代慢。
5.是電連線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6.產品可靠性,失效模式與失效機理複雜。

行業現狀

我國從60年代開始由整機廠研製生產RF連線器。70年代開始由專業廠家進行生產,80年代前按照自力更生方針,以仿製蘇聯產品為主,80年代起採用國際標準研製生產國際通用系列產品,主要以國營和集體企業為主,陸續出現一些民營、合資和外資企業。到目前國內RF連線器生產廠家已有幾百家,但規模都不大,骨幹廠家的生產手段、通用連線器的生產水平已與國外不相上下。

面臨問題

1.實力單薄、規模太小。
2.參與市場競爭觀念陳舊,民品市場已出現低於成本價銷售的情況,也出現其它不正當競爭的事情。
3.全球化意識差,無法適應新經濟時代的需要。
4.數位化、電子商務管理落後。
5.各大專院校沒有RF連線器專業,造成專業人才缺乏。
6.外資的不斷湧入以及本地化生產。
7.精密連線器、表貼連線器技術落後。
8.無源交調問題未引起足夠重視。

發展趨勢

1.小型化
隨著整機系統的小型化,RF連線器的體積越來越小,如SSMB、MMCX等系列,體積非常小。
2.高頻率
美國HP早在幾年前就已推出頻率已到110GHz的RF連線器。國內通用產品使用頻率不超過40GHz。軟電纜使用頻率不超過10GHz,半剛電纜不超過20GHz。
3.多功能
除起橋樑作用外,兼有處理信號的功能,如濾波、調相位、混頻、衰減、檢波、限幅等。
4.低駐波、低損耗
滿足武器系統和精密測量的需要。
5.大容量、大功率
主要適應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需要。

常用專業術語

1、連線器:通常裝接在電纜或設備上,供傳輸線系統電連線的可分離元件(轉接器除外)。
2、射頻連線器:是在射頻範圍內使用的連線器。
3、視頻:頻率範圍在3HZ∽30MHZ之間的無線電波。
4、射頻:頻率範圍在3千HZ∽3000GHZ之間的無線電波。
5、高頻:頻率範圍在3MHZ∽30MHZ之間的無線電波。
6、同軸:內導體具有介質支撐,結構上能在測量中採用頻率範圍內得到最小的內反射係數。
7、三同軸:由具有公共軸線並且相互絕緣的三層同心導體組成的傳輸線。
8、等級:連線器在機械和電氣精密度方面特別是在規定的反射係數方面的水平。
9、通用連線器(2級):採用最寬的容許尺寸偏差(公差)製造,但仍能保證最低限度的規定性能和互配性的一種連線器。
註:反射係數的要求可規定,也可以不規定。
10、高性能連線器(1級):按頻率變化來規定反射係數極限值的一種連線器,通常所規定的尺寸公差不比相應的2級連線器嚴格,但是需要保證連線器滿足反射係數的要求時,製造廠有責任選擇較嚴的公差。
11、標準試驗連線器(0級):用來對1級和2級連線器進行反射係數測量的一種精密製造的具體類型連線器,對測量結果引起的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註:標準試驗連線器通常是不同類型間轉接器的一部分,而轉接器與精密連線器連線構成測試設備的一部分。
12、密封
12.1 密封連線器:具有能滿足規定的氣體,潮氣或液體密封性要求的連線器。
12.2 隔障密封:防止與氣體、潮氣或液體沿著軸向進入連線器殼體內部的密封。
12.3 面板密封:防止氣體、潮氣或液體通過安裝孔進入固定或轉接器殼體與面板之間的密封。
註:密封件通常作為獨立產品提供。
12.4 插合面密封:防止氣體、潮氣或液體進入一對插合連線器界面處的密封。
12.5 氣密封:滿足IEC60068-2-17《基本環境試驗規程第2部分:試驗-試驗Q:密封》中試驗Qk規定要求的密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