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三尊

封神三尊

封神三尊,指的是商周時期,敕命姜子牙封神的三位天尊,他們分別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姜子牙封神的傳說,來源於許仲琳《封神演義》,故事的起點是,商朝天子紂王,提淫詩於女媧宮中,惹怒了女媧娘娘,於是女媧與火雲三聖皇商議,如何推翻商朝。事後,女媧與鴻鈞共擬法旨,敕命老子、元始、通天等三尊,主持此事,處罰紂王。元始天尊,又因門人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遂與老子、通天共同設立封神榜,扶周滅商,這就是封神三尊的由來。

基本介紹

  • 本名:封神三尊
  • 所處時代:商周時期
  • 民族族群:華夏
故事背景,得罪女媧,闡教殺劫,三尊來歷,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故事背景

得罪女媧

成湯黃帝之後也,姓子氏。初,帝嚳次妃簡狄祈於高禖,有玄鳥之祥,遂生契。唐虞為司徙,教民有功,封於商。傳十三世生太乙,是為成湯;聞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是個大賢,實時以幣帛,三遣使往聘之,而不敢用,進之於天子。桀王無道,信讒逐賢,而不能用,復歸之於湯。後桀王日事荒淫,殺直臣關龍逢,眾庶莫敢直言;湯使人哭之。桀王怒,囚湯於夏台。後湯得釋而歸國。出郊,見人張網四面而祝之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罹吾網!”湯解其三面,止置一面,更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網!”漢南聞之曰:“湯德至矣!”歸之者四十餘國。桀惡日暴,民不聊生。伊尹乃相湯伐桀,放桀於南巢。諸侯大會,湯退而就諸侯之位。諸侯皆推湯為天子。於是湯始即位,都於亳。元年乙未,湯在位,除桀虐政,順民所喜,遠近歸之。因桀無道,大旱七年,成湯祈禱桑林,天降大雨。又以莊山之金鑄幣,救民之命。作樂“大濩”,濩者護也,言湯寬仁大德,能救護生民也。在位十三年而崩,壽百歲,享國六百四十年,傳至商受而止:
成湯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紂王
紂王帝乙之三子也。帝乙生三子:長曰微子啟;次曰微子衍;三曰壽王。因帝乙游於御園,領眾文武玩賞牡丹,因飛雲閣塌了一梁,壽王托梁換柱,力大無比;因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上本立東宮,乃立季子壽王為太子。後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託孤與太師聞仲,隨立壽王為天子,名曰紂王,都朝歌。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宮元配皇后姜氏,西宮妃黃氏,馨慶宮妃楊氏;三宮后妃,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紂王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
紂王七年,春二月,忽報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太師聞仲奉敕征北。不題。
一日,紂王早朝登殿,設聚文武。但見:
瑞靄紛紜,金鑾殿上坐君王;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列文武。沉檀八百噴金爐,則見那珠簾高卷;蘭麝氤氳籠寶扇,且看他雉尾低回。
天子問當駕官:“有奏章出班,無事朝散。”言未畢,只見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稱臣:“臣商容待罪宰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王曰:“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那時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采五色石,煉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禋祀以報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王曰:“準卿奏章。”紂王還宮。旨意傳出;次日天子乘輦,隨帶兩班文武,往女媧宮進香。──此一回紂王不來還好,只因進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業。正所謂:“漫江撤下鉤和線,從此釣出是非來。”怎見得,有詩為證:
女媧女媧
天子鑾輿出鳳城,旌旄瑞色映簪纓。龍光劍吐風雲色;赤羽幢搖日月精。
堤柳曉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萬國衣冠拜聖明。
駕出朝歌南門,家家焚香設火,戶戶結彩鋪氈。三千鐵騎,八百御林,武成王黃飛虎保駕,滿朝文武隨行。前至女媧宮。天子離輦,上大殿,香焚爐中;文武隨班拜賀畢。紂王觀看殿中華麗。怎見得:
殿前華麗,五彩金妝;金童對對執旛幢;玉女雙雙捧如意。玉鉤斜掛,半輪新月懸空;寶帳婆娑,萬對彩鸞朝斗。碧落床邊,俱是舞鶴翔鸞;沉香寶座,造就走龍飛鳳。飄飄奇彩異尋常,金爐瑞靄:裊裊禎祥騰紫霧,銀燭輝煌。君王正看行宮景,一陣狂風透膽寒。
紂王正看此宮殿宇齊整,樓閣豐隆,忽一陣狂風,捲起幔帳,現出女媧聖像,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色天姿,婉然如生;真是蕊宮仙子臨凡,月殿嫦娥下世。古語云:“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紂王一見,神魂飄蕩,陡起淫心。自思: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縱有六院三宮,並無有此艷色。王曰:“取文房四寶。”侍駕官忙取將來,獻與紂王。天子深潤紫毫,在行宮粉壁之上作詩一首:
“鳳鸞寶帳景非常,儘是泥金巧樣妝。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嬌艷;芍藥籠煙騁媚妝。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天子作畢,只見首相商容啟奏曰:“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順風調,兵火寧息。今陛下作詩褻瀆聖明,毫無虔敬之誠,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願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無有德政耳。”王曰:“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毋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萬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見孤之遺筆耳。”言罷回朝。文武百官默默點首,莫敢誰何,俱鉗口而回。有詩為證:
鳳輦龍車出帝京,拈香厘祝女中英;只知祈福黎民樂,孰料吟詩萬姓驚。
目下狐狸為太后;眼前豺虎盡簪纓。上天垂象皆如此,徒令英雄嘆不平。
天子駕回,升龍德殿。百姓朝賀而散。時逢望辰,三宮妃後朝君:中宮姜後,西宮黃妃,馨慶宮楊妃,朝畢而退。按下不表。
且說女媧娘娘降誕,三月十五日往火雲宮朝賀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回,下得青鸞,坐於寶殿。玉女金童朝禮畢,娘娘猛抬頭,看見粉壁上詩句,大怒罵曰:“殷受無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詩褻我,甚是可惡!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百餘年,氣數已盡;若不與他個報應,不見我的靈感。”即喚碧霞童子駕青鸞往朝歌一回。不題。
火雲宮三聖火雲宮三聖
卻說二位殿下殷郊殷洪來參謁父王──那殷郊後來是“封神榜”上“值年太歲”;殷洪是“五穀神”:皆有名神將。正行禮間,頂上兩道紅光沖天。娘娘正行時,被此氣擋住雲路;因望下一看,知紂王尚有二十八年氣運,不可造次,暫回行宮,心中不悅。喚彩雲童兒把後宮中金葫蘆取來,放在丹墀之下;揭起蘆蓋,用手一指。葫蘆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線,高四五丈有餘。白光之上,懸出一首旛來,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名曰“招妖旛”。不一時,悲風颯颯,慘霧迷漫,陰雲四合,風過數陣,天下群妖俱到行宮聽候法旨。娘娘吩咐彩云:“著各處妖魔且退;只留軒轅墳中三妖伺候。”三妖進宮參謁,口稱:“娘娘聖壽無疆!”這三妖一個是千年狐狸精,一個是九頭雉雞精,一個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娘娘曰:“三妖聽吾密旨:成湯望氣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三妖可隱其妖形,託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娘娘吩咐已畢,三妖叩頭謝恩,化清風而去。正是:狐狸聽旨施妖術,斷送成湯六百年。有詩為證,詩曰:
三月中旬駕進香,吟詩一首起飛殃。只知把筆施才學,不曉今番社稷亡。
按下女媧娘娘吩咐三妖,不題。

闡教殺劫

話說崑崙山玉虛宮掌闡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恰逢其數,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一日,元始天尊坐八寶雲光座上,命白鶴童子:“請你師叔姜尚來。”白鶴童子往桃園中來請子牙,口稱:“師叔,老爺有請。”子牙忙至寶殿座前行禮曰:“弟子姜尚拜見。”天尊曰:“你上崑崙幾載了?”子牙曰:“弟子三十二歲上山,如今虛度七十二歲了。”天尊曰:“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子牙哀告曰:“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有年。修行雖是滾芥投針,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尊師收錄。”天尊曰:“你命緣如此,必聽於天,豈得違拗?”子牙戀戀難捨。有南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子牙只得下山。子牙收拾琴劍衣囊,起身拜別師尊,跪而泣曰:“弟子領師法旨下山,將來歸著如何?”天尊曰:“子今下山,我有八句鈐偈,後日有驗。偈曰:“
姜子牙姜子牙
二十年來窘迫聯,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
輔佐聖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諸侯會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三尊來歷

太上老君

老子,即太上老君,在《封神演義》里,他是:鴻鈞老祖的大弟子,封神三尊之首,是三教之一的人道之主。在封神大戰中,受師尊鴻鈞之命與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共同處罰紂王,並設立封神榜。
太山老君太山老君
太上老君,在現實中是公認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開天創世與救贖教化神格的太上老君。“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下降諸界,傳教度人,弘揚道法。故《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大道家令戒》曰:“道亦形變,誰能識真?”按道教說老子為其化身,著有震古爍今的道教經王——《道德經》。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在《封神演義》里,他是:鴻鈞老祖的二弟子,封神三尊之一,是三教之一的闡教之主,封神大戰的實際執行者。在封神大戰中,因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故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恰逢其數,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間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封神三尊
元始天尊,在現實中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首,被道教尊為“道教鼻祖”,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玉清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元始天尊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是宇宙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的大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為元始天尊

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在《封神演義》中,他是,鴻鈞老祖的三弟子,封神三尊之一,是三教之一的截教之主,最受師尊鴻鈞寵愛,鴻鈞把分寶岩上大部分上等靈寶都給了他,並且還執掌鴻鈞親賜的誅仙四劍陣。封神大戰中,截教作為三教中最大的教派,大部分教眾,都在商朝做官,其中以聞仲申公豹為最。後來聞太師伐周,邀請了一大批截教門人對付姜子牙,結果皆被闡教門人所殺,最後連聞太師本人也被廣成子謀害,從而導致截教教眾,群體違逆鴻鈞法旨,保,助紂為虐。最終通天教主擺下誅仙陣、萬仙陣,欲與老子、元始比個高低,結果使得截教損失慘重,一大半的教眾皆成為封神榜中的孤魂。
通天教主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其原型是道教三清之一的靈寶天尊,一名經寶,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稱上清大帝或靈寶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無元玄黃之氣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聖母體內降生以後,暫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內的蕊珠闕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納玉晨精氣、慶雲紫煙,凝神集氣,幻化成型,然後轉世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胎於洪氏,育形為人的肉體。其母懷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將他誕生於西那天郁察山浮羅峰下。到年長之後,開始參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寶篤林下,苦思百日,而後遇到元始天尊降臨,授予他靈寶大乘之法妙經十部,靈寶天尊遂修成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