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窪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城南20公里,洮河西岸衙下鄉衙下村。遺址的分布面積遼闊,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800米,為“寺窪文化”的命名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寺窪遺址
- 地點:甘肅省臨洮縣城南20公里
- 南北長:1500米
- 分布面積:遺址的分布面積遼闊
- 所屬國家:中國
- 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東西寬:800米
寺窪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城南20公里,洮河西岸衙下鄉衙下村。遺址的分布面積遼闊,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800米,為“寺窪文化”的命名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窪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城南20公里,洮河西岸衙下鄉衙下村。遺址的分布面積遼闊,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800米,為“寺窪文化”的命名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西北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因最初發現於甘肅臨洮寺窪山而得名。年代約為公元前14~前11世紀。主要分布在蘭州以東的甘肅省境內,並擴及陝西省千水、涇水流域。...
2009年於甘肅省臨潭縣磨溝寺窪文化墓葬出土的兩塊鐵條。是目前中國境內出土的最古老冶煉鐵器。距今3510年~3310年之間。...
古文化遺址是古代人類的建築廢墟以及在對自然環境改造利用後遺留下來的痕跡,如民居、村落、都城、宮殿、官署、寺廟、作坊等。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因素這些遺蹟大都湮沒...
安果遺址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鄉安果村東1.5公里。遺址現為安果村梯田,北臨洮河,西面與頂卡山相望,南北長約530米,東西寬約180米,面積約9.5萬平方米...
石溝坪遺址位於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石橋鄉聖泉村,大部分在西漢水和乾溝交匯處的台地上,面積約40萬平方米。分屬仰韶文化晚期、常山下層和齊家文化、寺窪文化、西周、...
寺窪文化是首次發現於甘肅臨洮寺窪山而得名。分布範圍東至慶陽合水,南達西漢水以至岷江、白龍江、嘉陵江,西至青海民和,北至寧夏隆德、西吉。...
大潭古城遺址位於禮縣縣城南四十公里大潭河上游原太塘鄉太塘村,是禮縣南部地區歷史上最為悠久的郡、縣級古城,從西魏廢帝三年(554年)開始初設潭水郡、大潭縣,...
磨溝遺址及墓群,位於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陳旗(今王旗)鄉磨溝村,出土的墓葬以齊家文化、寺哇文化墓葬為主,還有零星的明清墓葬,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
採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黑彩變體魚紋泥質紅陶缽、卷沿盆等器物殘片;寺窪文化夾砂灰陶單耳罐、夾砂紅褐陶馬鞍形口雙耳罐等器物殘片。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
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馬家窯、齊家和寺窪三種文化的分布區域、文化內涵及相互關係有重要價值。[1] 參考資料 1. 北山坪遺址 .甘肅省文物局[引用日期2016-07-19] ...
纜橋遺址屬寺窪文化類型。位於西和縣南50公里的筒林鄉纜橋自然村。東至纜橋溝,西至蒲家溝,寬約50米,南臨斷崖,北依蒲家坪,長約20米,面積約100平方米。...
馬家窟遺址因首先發現於臨洮馬家窯而得名,距今約5000--4500年。它包括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馬家窯文化和較晚期的齊家文化,還有更晚期的“寺窪文化”。下部迭壓著...
老君廟遺址北距縣城約1.5公里,在今成縣城關鎮石碑國小東側。隴南文物隊認為遺址之東為寺窪文化類型而西北則齊家文化類型。...
欄橋遺址位於隴南市西和縣蒿林鄉欄橋村,大多被房屋覆壓,遺址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1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灰層、灰坑、墓葬等。從採集陶片特徵分析,欄...
齊家文化遺址是1924年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城關鎮)排字坪鄉園子坪齊家坪社發現的,西距廣河縣城35公里。這裡現在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齊家文化大約產生...
(六)山西境內的商代遺址 (七)陝西關中和陝南地區的商代文化遺存 三、其他地區商代時期的文化遺址 (一)東北地區夏家店下層文化 (二)西北地區的辛店文化與寺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