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窪遺址

寺窪遺址

寺窪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城南20公里,洮河西岸衙下鄉衙下村。遺址的分布面積遼闊,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800米,為“寺窪文化”的命名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寺窪遺址
  • 地點:甘肅省臨洮縣城南20公里
  • 南北長:1500米
  • 分布面積:遺址的分布面積遼闊
  • 所屬國家:中國
  • 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東西寬:800米
遺址簡介,遺址結構,出土文物,

遺址簡介

寺窪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14~前11世紀。主要分布在蘭州以東的甘肅省境內,並擴及陝西省千水、涇水流域。居民聚落已具相當規模。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槨,除單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隨葬品有陶器、青銅器、裝飾品及馬牛羊的骨骼。少數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車馬,表明當時已進入奴隸社會。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寺窪文化是黃河上游遠古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出土陶器聞名遐邇。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結構

寺窪山遺址 又名廟坪一鴉溝遺址。位於臨洮縣衙下鄉衙下村寺窪山。1924年發現,是寺窪文化的命名地。1945年發掘,不僅發現寺窪文化墓葬和遺物,並發現寺窪文化墓葬打破馬家窯文化層的地層打破關係,遺址長約1 500米,寬約800米。

出土文物

出土馬家窯文化陶器以紅色和橙黃色為主,器形有缽、瓶、雄、卷沿盆、侈口盆等,兼施黑、紅復彩,紋飾有旋渦紋、鋸齒紋、方格紋、弧線三角紋等。寺窪文化共發現6座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葬式有火葬後將骨灰裝人旅中埋葬、仰身直肢葬、亂骨葬3種。
隨葬器物中姚為夾砂紅陶,以揭色居多;兩素麵,口侈檔窄腿短;鼎型小腹淺,壺長領圓腹雙耳,石器見兩側缺口刀和有肩石斧。寺窪文化屬青銅時代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1000年。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