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縣大潭縣古遺址

大潭古城遺址位於禮縣縣城南四十公里大潭河上游原太塘鄉太塘村,是禮縣南部地區歷史上最為悠久的郡、縣級古城,從西魏廢帝三年(554年)開始初設潭水郡、大潭縣,到大元太宗(丙申)縣廢為鎮,歷時六百八十二年。民國十六年(1927年)後改稱太塘鎮。1991年,禮縣人民政府禮政發(1991)第225號檔案批准大潭縣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潭古城遺址
  • 地理位置:禮縣縣城南四十公里大潭河上游原太塘鄉太塘村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宋代遺址
大潭古城遺址,地理位置,文化遺蹟,歷史遺蹟,碑刻墓誌,監窯遺址,陶水管道遺蹟,縣衙遺址,城牆遺址,

大潭古城遺址

地理位置

大潭古城遺址位於今禮縣縣城南四十公里大潭河上游原太塘鄉太塘村,古代稱該地為上木竹峪。管轄地域時廣時狹,大體即今禮縣中南部鐵籠山、江口鄉以南地區,涉今岷縣、宕昌縣、西和縣的部分地區。

文化遺蹟

出土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該地及附近地帶就有馬家窯文化、常山下層文化、齊家文化、寺窪文化先民繁衍生息,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先民們曾在這裡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戰國、秦漢時期,今太塘及周邊地區鄰接秦西垂、西縣,地理位置重要,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曾出土過該時期的一批重要青銅器、玉器、漢簡等文物,可惜流失亦盡。先秦及魏晉以前,該地為中原王朝控制西部羌戎民族的前哨之地。據史籍記載,大潭古城遺址最初為西魏潭水郡城,始建於西魏廢帝三年。
大潭古城遺址位於太塘河北岸,為連山古城,呈不規則長方形,東部寬於西部,雖然因年代久遠,城垣早已廢棄,但部分遺蹟尚存。經實地考察,原北城區主體在半山坡地,現為農田台地。遺址內文化層較厚,大多超過兩米,多為宋代及以前的文化堆積,夾雜大量瓦塊、陶片以及紅燒土。城內含有寺窪文化以及漢晉、南北朝、唐宋時期墓葬遺蹟。縣衙遺址位於城區中心,附近多出土建築用石柱礎、廢棄殘磚、瓦塊、灰陶片等。北城牆址東西全長約1500米,寬5米。東城牆址無存,南城牆現僅留小段殘基。

歷史遺蹟

碑刻墓誌

(1)《兩縣二八分科後記》碑。高128厘米,寬74厘米,厚22厘米, 1955年出土大潭古城遺址內。南宋慶元二年(1146年),大潭縣尉李璋,主簿姚榮之,主管勸農營田公事兼兵馬監押唐文炳刻立。此碑對研究南宋地方賦稅制度、馬政管理有一定史料價值,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大潭皇覺寺留題》碑。高67厘米,寬67厘米,厚20厘米,1958年出土大潭古城遺址內。時任西和州知州所題詩文,南宋慶元元年(1145年)八月一日,大潭縣主管勸農營田公事兼兵馬監押唐文炳刊立。此碑是研究宋金戰爭的的重要資料,其隸書書法具有一定欣賞價值。
3、《鼎勛堂記》碑。高130厘米,寬82厘米,厚16厘米,1958年出土大潭古城遺址內。由時任大潭縣令郭憶刻立於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之大潭,扼蜀隴要衝,居秦、岷、階、文等州郡之間,金兵不時侵犯。此碑記載了宋金戰爭期間西線著名抗金三功勳的簡要事跡以及為其“築堂皇覺,名之‘鼎勛’”,建祠立碑紀念之史事。
4、宋代墓磚。1956年出土大潭古城遺址內。刻於大宋紹興三十一年三月。為佛教弟子黃正果、李道忠為智慧、道悟、清靜三師之靈位刻立。該碑對南宋時期大潭縣的佛教文化研究具有一定價值。
5、《善濟王靈湫記》碑。高121厘米,寬71厘米,厚15厘米,1990年八月出土於廟溝石碑台內。該碑記錄了四府雷王廟歷史地域變遷之始末,由時任敦武校尉監寧路管領本縣投下打捕鷹房諸邑民匠西局提舉司達魯花赤阿都成負責立於大元辛卯(1291年)十一月。

監窯遺址

位於城址東台正前方的監窯地內,現僅留一孔。原進深為十米,寬八米,高九米,面積為八十平方米,頂部呈拱形,門口上端頂部設有兩個直徑為七厘米的排氣孔,現塌圮、掩埋較重)。

陶水管道遺蹟

為大潭古城的排水系統工程。源頭在北城外半山麻窯溝,全長具體不詳,已知長度約500米,圓筒瓦連線。筒瓦長度32厘米,口徑21厘米,部分遺蹟暴露在外。

縣衙遺址

位於古城遺址內,今太塘上街北。遺蹟為青磚鋪地,有柱石、石條,陶水管道等物出土。附近還多次發現鐵、銅錢出土。

城牆遺址

大潭古城城牆東、南城牆坍塌亦盡,唯留北牆及西牆部分殘段、南牆少量牆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