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窪文化馬鞍形雙耳罐是商代陶瓷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寺窪文化馬鞍形雙耳罐
- 館藏地點: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環島幹道4765
- 所屬年代:商
- 尺寸:通高52.2厘米
- 所屬博物館: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
- 所屬地區:福建三明
寺窪文化馬鞍形雙耳罐是商代陶瓷器。
寺窪文化馬鞍形雙耳罐 寺窪文化馬鞍形雙耳罐是商代陶瓷器。此展品為寺窪文化文物。通高52.2厘米。紅陶,表面磨光,罐口沿呈馬鞍形,罐頸有對稱雙耳,鼓腹,腹部以下向內收,小圈足,平底。該罐通體光素無紋、無彩繪,紅色溫潤自然,具有典型的遊牧民族風格。現收藏於福建省源古歷史博物館。
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銅器有戈、矛、鏃、刀和鈴等。關於寺窪文化的族屬,一說是氐羌,一說為戎狄。馬鞍形口雙耳陶罐 出土於雅安寶興縣隴東鄉老場村的漢泥質紅陶罐,它的口部呈馬鞍形,雙耳連線著口部和腹部,正面看上去象羊的雙角它的腹部裝飾有凸起的浮雕羊頭紋飾,底部有對稱的四足。這樣的造型...
寺窪文化夾砂紅陶馬鞍口雙耳罐 寺窪文化夾砂紅陶馬鞍口雙耳罐是青銅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21.5cm;底徑6.5cm。文物特徵 夾砂紅陶,馬鞍形口,口沿下作對稱雙大耳,高領,深腹下收,平底。口沿下兩側飾蛹狀附加堆紋。
寺窪文化雙耳罐 “寺窪文化雙耳罐”是收藏於臨洮縣博物館的文物。文物特徵 兩頭翹起,中間凹下,呈現馬鞍形,左右還延伸出兩個與罐身比例不太協調的小耳朵。
寺窪文化馬鞍口雙耳紅陶罐 寺窪文化馬鞍口雙耳紅陶罐是青銅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22.0cm;口徑2.4cm;底徑7.0cm。文物特徵 夾砂、紅陶。馬鞍形口,束頸,深腹,平底。頸部作對稱寬頻耳。
馬鞍形口雙耳罐 馬鞍形口雙耳罐是陶罐樣式之一。【馬鞍形口雙耳罐】罐式之一。流行於青銅時代辛店文化和寺窪文化時期。見甘肅省平涼縣出土器,紅陶製品,馬鞍形口,雙大耳,直頸,圓鼓腹,平底。
馬鞍口雙耳罐 馬鞍口雙耳罐,寺窪文化文物,現藏於臨洮縣博物館。文物歷史 發現於臨洮境內。館藏地點 臨洮縣博物館。
寺窪文化類型的陶器大多是夾砂粗陶,胎較粗疏,羼和料多裸露器表;陶色多呈紅褐,斑駁不純;主要器形有罐、鬲、簋、豆等,其中馬鞍口雙耳罐和矮襠扁足鬲最有特徵。此壺灰褐色胎骨,通體打磨精細,一耳帶刻劃符號,在罐體上還可隱約看到彩繪的紋飾痕跡。全器造型獨特,比例諧調,完整大氣,為寺窪文化陶器中不可...
馬鞍形口 馬鞍形口是陶罐口沿的一種式樣。形態特徵 始見於甘肅寺窪文化層出土的侈口雙耳陶罐和辛店文化四壩式陶罐。器口兩頭翹起,中間凹下,形似馬鞍,故名。
寺窪文化雙耳紅陶罐 寺窪文化雙耳紅陶罐是青銅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17.0cm;口徑13.2cm;底徑9.0cm。文物特徵 夾砂紅陶。直口,短頸,深弧腹,圜底,頸腹部置對稱的環形耳。
根據其火葬的葬式,初步定義為氐羌原始文化。藝術特點 寺窪文化的器形,以罐最多。罐器都是灰砂粗陶,表面磨光,頸部都有對稱的雙耳。高肩,深腹下殺,馬鞍形口沿,平底。表面多為紅褐色,面有褐色斑點。一般不具紋飾,有的僅在耳和頸部有附加的泥條堆紋,作曲線狀或指壓紋。寺窪遺存中鬲、鼎較少。但鬲卻...
寺窪文化年代約相當於中原地區的周代,可能是氐、羌族的一種原始文化。分布於洮河流域和渭河等地區,因首先發現於甘肅臨洮縣寺窪山而得名。出土陶器大部分為紅褐色夾砂粗陶。馬鞍形侈口雙耳、深腹圓鼓陶罐是其典型器物。一般陶器都是素麵,少數施有附加堆紋和繩紋等,個別的塗有紅色陶衣。沒有發現帶色的陶器。
寺窪遺址主體遺存為青銅時代寺窪文化,還有豐富的馬家窯文化遺存,出士馬家窯文化陶器以紅色和橙黃色為主。寺窪山的半山腰中,有齊家文化灰層、白灰面房址等遺蹟,並採集有完整籃紋雙耳罐等典型器。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為辛店文化的雙耳馬鞍形口罐。其年代約為公元前14世紀至前11世紀。寺窪遺址包含多種遺存,對於探討甘肅...
寺窪文化繩紋雙耳紅陶罐 寺窪文化繩紋雙耳紅陶罐是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13.3cm;口徑10.2cm;底徑9.0cm。文物特徵 夾砂紅陶。敞口,束頸,弧腹,平底。頸部作對稱的寬頻耳,腹部及底部飾繩紋。
寺窪文化波折紋雙耳紅陶罐 寺窪文化波折紋雙耳紅陶罐是青銅時代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15cm,口徑12.5cm,底徑9.5cm。文物特徵 夾砂紅陶。口微敞,束頸、深腹、平底。頸部作對稱環形耳,腹上部飾兩周弦紋及一周水波紋。
紫紅陶雙耳罐 紫紅陶雙耳罐,高23.6厘米,口徑10厘米,於甘肅省平涼縣出土,甘肅省博物館藏。紫紅陶雙耳罐(寺窪文化)
卡窯文化陶器以夾砂紅褐陶與褐陶為主,手制,頸部及口沿內側施加一層赭色陶衣。紋飾有劃紋、附加堆紋與彩繪等。彩繪主要是曲折紋、三角紋與變形回紋等幾何形花紋。典型器有底部內凹成假圈足的雙耳罐、雙大耳罐、粗陶罐、四耳罐和瓮等。該文化聚落遺址發現很少,目前了解較多的主要是墓地。近年來,經過發掘的有...
屬寺窪文化。面積約10萬平方米,分遺址區和墓葬區。遺址區破壞較嚴重,文化層厚0.5--1.6米,斷崖上暴露有灰坑和居址,地表散布大量夾砂和泥質紅、灰陶片。1984年發掘遺址75平方米,並發掘80多座豎穴土坑墓,出土陶器、銅器、石器、骨器等700餘件。陶器主要有鬲、豆、缽、壺、簋、馬鞍口雙耳罐及深腹罐等,...
老城鎮嵇家山遺址出土的馬鞍型口橙陶雙耳罐是寺窪文化的代表器物。而合水的出土器物與臨洮寺窪山出土的同類器物差異較大,卻與平涼安國鎮出土的同類器物十分接近。寺窪文化是甘肅西部河湟地區發展的戎族文化,由於它向東發展替代了中原的夏文化,這正是合水地區夏商遺存十分罕見的原因(圖三十四)。寺窪文化地層的上層、...
纜橋遺址屬寺窪文化類型。位於西和縣南50公里的筒林鄉纜橋自然村。東至纜橋溝,西至蒲家溝,寬約50米,南臨斷崖,北依蒲家坪,長約20米,面積約100平方米。主要出土器物,有馬鞍型侈口雙耳罐、黑陶盆、缽及石斧、石鑿等。1982年北京大學考古系經批准挖掘,出土各種器物100多件。為研究氏羌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內涵分屬齊家文化與寺窪文化。面積約11.2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4--2.5米,暴露有灰坑。採集有齊家文化的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灰陶片,器表素麵或飾繩紋、刻劃紋、籃紋,可辨器形有雙耳罐、侈口高領罐等;寺窪文化的夾砂橙黃陶片,器表素麵或飾乳釘紋、細繩紋,可辨器形有馬鞍形口罐和瓮、鬲等。並採集...
紋飾有繩紋及施黑彩勾葉圓點紋、變體鳥紋,器形有直口、斂口圜底缽及盆、罐、重唇口尖底瓶等。遺址南部為墓群,出土有寺窪文化的夾砂灰褐陶、灰陶淺繩紋馬鞍口雙耳罐、豆、鬲等。另採集有石刀、斧和陶環。 歷史價值 遺址和墓葬保存較好,對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內涵和寺窪文化的特徵有重要價值。
西面與頂卡山相望,南北長約530米,東西寬約180米,面積約9.5萬平方米。在遺址中發現有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寺窪文化及唐宋以後的磚、瓦殘片。地標散落齊家文化泥質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片及磚瓦殘片,以及寺窪文化的夾砂紅褐陶片、器表素麵或飾拍印繩紋、方格紋,可辨器形有馬鞍形口單、雙耳罐和鬲等。
面積約2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1米。採集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泥質橙黃陶片,彩陶紋有施黑彩帶紋、格線紋、同心圓紋,器形有盆、罐等;齊家文化泥質和夾砂紅陶片,飾繩紋、籃紋,器形有單、雙大耳高領罐、鬲、盆等;寺窪文化夾砂紅褐陶和灰陶片,飾繩紋,器形有馬鞍口形罐、雙耳袋足鬲等。並採集...
位於合水縣老城鎮五里坡村南200米。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1.30米。地表散見夾砂、泥質紅、灰陶片及彩陶片。採集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黑彩變體魚紋泥質紅陶缽、卷沿盆等器物殘片;寺窪文化夾砂灰陶單耳罐、夾砂紅褐陶馬鞍形口雙耳罐等器物殘片。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甘肅東部地區仰韶文化和青銅時代文化...
草灘遺址位於甘肅省岷縣偏西北部的西江鎮草灘村咀咀坡下的台地上,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東臨洮河,南為草灘溝。斷面有灰層及人骨架暴露,出土有寺窪文化的馬鞍形口沿陶罐,也有較多的齊家文化陶片。1982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穆稜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 2024年8月22日,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訊息,2024年度烏蘇...
此外,還採集有寺窪文化的馬鞍形口雙耳罐殘片。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三種文化的相互關係及文化發展有重要價值。西坪遺址 西坪遺址,甘肅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河縣城關鄉西坪村廣通河南岸二級台地上,面積約20萬平方米,分布於堡子根、西坪山根、張家墳一帶,內涵分屬馬家窯和齊家兩種文化,文化層厚0.5—1米。斷崖...
博物館展覽分為序廳、古陶彩韻、玉石精華、銅器、瓷珍薈寶、磚瓦集萃、佛光普照等七個單元,分類對臨洮縣博物館藏品進行了重點展示。現有館藏文物1279件(套),其中一級文物4件,二級文物43件、三級文物168件。藏品以馬家窯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陶器為主。歷史沿革 臨洮縣博物館始建於1957年,解放前為民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