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坡是陝西省的地名,1968年廢止,自建村以來一直叫做寺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寺坡
- 羅馬字母拼寫:Sìpō
- 廢止年份:1968年
- 所屬地區:陝西省
寺坡是陝西省的地名,1968年廢止,自建村以來一直叫做寺坡。
寺坡是陝西省的地名,1968年廢止,自建村以來一直叫做寺坡。地名含義因此村位於有寺廟的山坡上,故名。歷史沿革命名以來,名稱沿用至今。1968年村民遷走。1...
寺坡鎮,隸屬於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地處洛南縣東部,東與三要鎮接壤,南與丹鳳縣庾嶺鎮相鄰,西與古城鎮相接,北與靈口鎮接壤。轄區總面積47.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44平方千米,占93.4%;水域3.1平方千米,占6.6%。截至2014年10月,寺坡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2011年,寺坡鎮總人口11145人,財政總收入...
寺坡村位於平陸縣城市北5公里處,北臨大坪頭村,東南與八政村接壤,西靠南坡村村,隸屬聖人澗鎮城關片,南北跨越2.3公里。分寺坡、下莊、油坊溝、高家崖四個自然莊。運三高速、大風公路橫穿而過,交通便利。人口 全村共有5個居民組,232戶,1008口人。寺坡村黨支部現有黨員27名,預備黨員2名,積極分子4名。...
寺坡街道,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舞鋼市,地處舞鋼市中部,東與武功鄉、尹集鎮相連,南瀕石漫灘水庫,西與院嶺街道相鄰,北與埡口街道接壤,東西最大距離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千米,總面積5.4平方千米。1974年3月,成立寺坡街道;1977年11月,屬舞鋼區;1990年,屬舞鋼市。截至2011年末,寺坡街道總人口有22882人。
寺坡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杜曲街辦所在地東南側,建村於唐初。詩人杜牧少年曾在此居住,留有《寺坡三首》。相傳古代曾有延興寺一座,且村在塬坡上而得名。清嘉慶《鹹寧縣誌》記為寺坡村。《人物誌》載,乾隆年間寺坡人倪氏女,自幼隨父學擊技,學就一身武藝,慷慨有大丈夫風度。四村之內人有危難,即挺身...
寺坡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平達鄉平安社區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位於平達鄉政府西邊,距離平安村委會0.5公里,距離平達鄉政府3公里,國土面積有2.85平方公里。村情概況 該村海拔1648米,年平均氣溫16.3℃,年降水量168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包穀等農作物。有耕地624畝,其中人均耕地1畝;有林地3376...
該文化綜合服務站位於寺坡鎮人民政府大門外西南角, 坐北向南, 307省道北100米處。四間四層, 內設立圖書室、書法書畫展室、少兒閱覽室、電子廣播室、會議室等。簡介 四間四層, 內設立圖書室、書法書畫展室、少兒閱覽室、電子廣播室、會議室等。活動廣場 投資110餘萬元、占地2000平方米的洛南縣寺坡鎮文化休閒...
寺坡戰鬥指1947年在小丘寺坡村進行的戰鬥。戰鬥概況 小丘寺坡村原屬淳耀縣邊區,1947年2月為國民黨軍隊強占,並修築碉堡,由省保全7團一個中隊和西愛鄉自衛隊防守。西愛鄉鄉長張彥寧盤踞照金多年,破壞邊區,罪行累累。為掃除寺坡據點,中共淳耀縣委、縣政府決定由獨立營、警衛隊及各區民兵攻打寺坡。1947年10月10日...
寺坡山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鎮西南部,距鄉政府10公里,屬新安縣西北部偏遠山區,全村5個村民組,100戶,354口人,392畝耕地,村域面積約7平方公里。2019年12月25日,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全村人世居在四面環山的山頂上,東至黑扒,西至龍潭溝,南至曹村,北至胡莊。近年來,隨著山區道路...
寺坡九年制學校位於陝西省洛南縣縣城東28公里處的寺坡街,2009年由寺坡中學、寺坡鄉中心國小、寺坡鄉中心幼稚園合併而成。學校服務於寺坡鎮八個行政村和三要鎮楊村、永坪兩個行政村,能滿足服務半徑內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入校學習。學校占地面積28000平方米,現有26個教學班,1200名學生,入學率100%,有教師81人,...
在陝西商州、洛南的一些高檔飯店裡,有一道商洛傳統風味小吃橡子涼粉很受人們的青睞。聰明的寺坡高塬村農民利用當地特有的橡樹資源,製作銷售橡子涼粉,走上了一條致富路。簡介 在洛南縣,寺坡的橡子涼粉歷史悠久。寺坡鄉南山盛產橡樹,人們把成熟的橡子打回來,去外殼,晾曬乾,然後打成澱粉,再用澱粉做涼粉,每公斤...
新寺坡村隸屬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鹿阜鎮東海子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鹿阜鎮東邊,距離村委會2.00公里,距離鎮政府5.00公里。國土面積0.57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5.60℃,年降水量962.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95.00畝,其中人均耕地0.53畝;有林地10.00畝。全村轄1個...
寺坡邵,199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寺”指秦鐘寺,“坡”指山坡,“邵”指姓氏。歷史沿革 南宋豐義鄉,明屬豐義里,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屬第四(米埠)自治區;民國十五年(1926年)屬二區舒橋鄉;民國二十六年(1937)屬官橋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大岩鄉;1953年屬聯盟鄉;1955年農業合作化...
高寺坡是河南省地名,因地勢高峻,山上原有一寺院,故名。地名含義 以人文地理實體和自然地理實體而命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四區西村鄉台口行政村;1956年屬仁村中心鄉坻塢鄉;1958年屬仁村人民公社上西村大隊;1961年屬仁村區坻塢人民公社上西村大隊;1962年撤區屬仁村人民公社上西村大隊;1971年析置台口大隊,...
寺坡底位於縣境南部南川河中游康寧鎮,海拔1020米,面積191.7平方公里。境北與蔡家崖鄉交界,東北面同蔚汾鎮相連,東與固賢鄉,西與孟家坪鄉接壤,南出烏門與臨縣白文鎮毗鄰。省級公路店臨線順著南川河縱貫其境。境內耕地122198畝,人口15663人,其中農業人口15384人,勞力5234人,人口密度為82人/平方公里。轄31個...
上寺坡 上寺坡是重慶市的地名,上寺坡根據其所處地理位置結合轄區內建築得名。地名含義 因該居民點附近有一座觀音寺,由於居民點位於觀音寺上方,且地勢稍斜,故名。歷史沿革 於20世紀末,因城鎮建設,已消失。
寺坡路9號位於鄭州市金水水上樂園,總計房屋28戶。周邊配套 醫療 鄭州市兒童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州人民醫院,河南省中醫院,鄭州大橋醫院,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門診,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金水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鄭州市婦幼保健院-住院部,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北區 教育 河南農業大學,鄭州輕工業大學...
寺坡底國小 寺坡底國小,因位於寺坡底村,國家命名。得名寺坡底國小。歷史沿革 1992年,建立,得名寺坡底國小。2002年,停課。1992年,隸屬於康寧鎮。地名含義 以所在村莊(寺坡底)和主要職能而得名寺坡底國小。寺坡底:該村地處山坡,因曾有一龍新寺院建於坡上,故名寺坡底。
北寺坡煤礦 北寺坡煤礦,企業為1957年創立的國營煤礦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其所在位置和經營範圍命名。歷史沿革 1957年,以黃煤窯為主的6個煤窯正式命名為地名國營北山煤礦,改變過去鎬刨鍬挖、人背牛拉開採方式。北寺坡煤礦屬於其中一座煤窯。21世紀初,產權轉讓,此處成為歷史地名。
黃洪亮 黃洪亮,河南省平頂山市舞鋼市寺坡街道辦事處領導。工作分工 辦事處副主任。負責工會、統計、非公有制經濟等工作。
郭雲飛 郭雲飛,河南省平頂山市舞鋼市寺坡街道辦事處領導。工作分工 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主持街道辦事處日常工作。負責安全生產、食品安全、應急管理、林業、森林防火、防汛、科普、環保、畜牧、農機、市場監管等工作。
五龍山史稱龍山、唐稱五旗山、民稱大寺坡。傳說龍山在七千九百年前屬箕山山脈,山勢高大險峻,起伏有致,東西座落,南北走向,高三百六十九丈。奇石林木滿山,以桑果樹木為最,古垌穴多而深,狼蟲、虎、山猴、野牛、野山羊等野獸群結湖泉。在七千九百年中某天夜間,天變山動地陷(為地震),龍山突變,天神把龍山...
靜樂縣博物館(Jingle County Museum)位於縣鵝城鎮鼓樓東街寺坡文廟,館地址屬於暫時設定,於1988年成立了文物管理所,1991年更名為縣博物館,兩塊牌子一套人員,有職工7人,幹部2人,工人5人,大專學歷1人。負責全縣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自博物館成立以來,一直把文物保護工作放在首位,認真貫徹執行“保護為主,搶救...
添碟子是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寺坡村特有的一種地方傳統手工藝,譽滿長安城南,起源於清末寺坡村民趙錫恩對祭祀關帝廟時所獻祭品的藝術加工。基本簡介 杜曲鎮位於少陵塬畔,地處著名風景區樊川的中心地帶,文化底蘊極其深厚,著名的樊川八大寺院座落於此,歷來有“城南佛國”之美譽。“添碟子”製作過程包括“粘”、“嵌”...
截至2011年末,杜曲街道轄杜樊1個社區,東韋、中韋、西韋、東江、西江、牛家灣、桃溪堡、寺坡、杜東、杜西、杜北、夏侯、大村、小村、東楊萬、西楊萬、新村、三府衙、彰儀、南一、南二、師家、馮家、薛家堡、張家堡、西樊、岳村、小江28個行政村;下設124個村民小組。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杜曲街道下轄...
海灘寺,也稱海棠寺,是河南省鄭州市的古寺,位於鄭州金水區海灘街北寺坡村一帶,海灘寺的“海寺晨鐘”,是著名的鄭州八景之一。1927年,馮玉祥主豫時,海灘寺被拆除,現已無存。歷史沿革 相傳很久以前,這一帶是時常泛濫的滔滔黃河,後來河水流向寺坡村,沙礫和淤泥沖刷到村邊,到處是黃河水災留下的沙礫和淤泥,...
平舞鐵路,是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的專用鐵路,從舞鋼廠區寺坡至國鐵平頂山東站的一段鐵路,為單線標準軌距,全長70多公里,在鐵山廟站與漯舞鐵路相連,舞鋼寺坡到平頂山東站共有十幾個管轄站,車、機、工、電、輛等部門一應聚全,它的機務段設在鐵山廟站,現由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運輸部管理。全路唯一一列通勤...
1949年7月,編為寺坡區。1961年9月,改為文家坡公社,轄12個生產大隊。1984年5月,分為文家坡鄉、張家塬鄉,共轄18個行政村。1988年5月,南灣嶺鄉併入張家塬鄉。2001年12月,撤銷張家塬鄉設張家塬鎮。2011年7月,文家坡鄉併入張家塬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張家塬鎮轄觀明、雙廟塬、暉川、王家莊、寺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