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水文,自然資源,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事業,社會保障,
歷史沿革
因近鄰登山寺的地貌形似古燈,民間流傳先有山,後有寺,寺坡由此得名。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三要聯。
1949年,設寺坡鄉。
1958年,成立公社。
1985年,復設鄉。
2011年6月,改鎮。
2015年6月28日,陝西省調整鄉鎮行政區劃,撤銷寺坡鎮,併入古城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寺坡鎮轄水磨、高塬、中山、史華、周嶺、何村、寺坡街、中聯8個行政村;下設6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14年10月,寺坡鎮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寺坡街村寺坡街組。
代碼 | 城鄉分類 | 名稱 |
611021119001 | 121 | 寺坡街社區 |
611021119201 | 220 | 高塬村 |
611021119202 | 220 | 水磨村 |
611021119203 | 220 | 中山村 |
611021119204 | 122 | 史華村 |
611021119209 | 122 | 中聯村 |
611021119212 | 121 | 何村 |
611021119213 | 220 | 周嶺村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寺坡街村
地形地貌
寺坡鎮地處蟒嶺地帶,地勢西高東低。主要山峰有蟒嶺,最高點海拔1531米;最低點海拔950米。
氣候特徵
寺坡鎮多年平均氣溫11.5℃。1月平均氣溫-1.8℃,極端最低氣溫-18℃;7月平均氣溫23.5℃,極端最高氣溫37.1℃。無霜期年平均20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799.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00.7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9月,7月最多。
水系水文
寺坡鎮境內河道分屬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主要河流有中沙河、小南溝河和大南溝河等3條,境內總流長36.5千米,小南溝河和大南溝河分別在高塬村流入中沙河。
自然資源
寺坡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鉬、螢石2種,其中鉬礦儲量730萬噸,主要分布在水磨村;螢石礦儲量890萬噸,主要分布在高塬村。其他自然資源有林地6萬畝,主要生長著油松、櫟樹、柏樹、連翹、刺槐等樹種。農業耕地面積1.29萬畝。
自然災害
寺坡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溫、冰雹、連陰雨、霜凍等。暴雨災害多發生在6—9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3年8月28日。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寺坡鎮轄區總人口1114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65人,城鎮化率14%。另有流動人口2860人。總人口中,男性6129人,占55%;女性5016人,占45%。2011年,寺坡鎮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1‰,人口自然增長率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寺坡鎮財政總收入176萬元,比上年增長47.37%。
2011年,寺坡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834元。
第一產業
寺坡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2011年,寺坡鎮糧食產量4057噸,其中小麥1680噸,玉米2269噸,大豆108噸,人均364千克。
寺坡鎮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藥材、蠶桑、核桃等。
截至2011年末,寺坡鎮累計造林0.8萬畝,四旁樹木20萬株,森林覆蓋率70%。經濟林木主要有核桃、板栗、柿樹。
寺坡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寺坡鎮生豬飼養量2.88萬頭,年末存欄1.28萬頭;家禽飼養量1.7萬羽。2011年,寺坡鎮生產肉類1123噸,畜牧業總產值2297萬元。
交通運輸
寺坡鎮境內307省道穿境而過。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寺坡鎮有線電視用戶達2600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15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3.3%。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寺坡鎮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289人,專任教師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356人,專任教師56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寺坡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3個,其中衛生院1個;病床20張,固定資產總值11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1人,其中執業醫師3人,助理執業醫師1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寺坡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800人次,出院病人863人次。
2011年,寺坡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8.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6%,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0296人,參合率92.38%。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寺坡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23戶,人數1321人,支出185.2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人,支出3740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51人,支出17.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1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6人次,共支出4300元;農村臨時救濟505人次,支出7.4萬元。2003年,自然災害受災人口457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86畝,倒塌房屋28間,直接經濟損失27.48萬元,救災支出19萬元,比2010年增長26%。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2人。新增就業人員5人,有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