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碟子

添碟子

添碟子是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寺坡村特有的一種地方傳統手工藝,譽滿長安城南,起源於清末寺坡村民趙錫恩對祭祀關帝廟時所獻祭品的藝術加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添碟子
  • 地理標誌:西安市長安區
基本簡介,基本內容,歷史淵源,基本特徵,相關器具與製品,主要價值,

基本簡介

杜曲鎮位於少陵塬畔,地處著名風景區樊川的中心地帶,文化底蘊極其深厚,著名的樊川八大寺院座落於此,歷來有“城南佛國”之美譽。
“添碟子”製作過程包括“粘”、“嵌”、“架”、“塑”四道工序。用各種豆子、小米、瓜子、杏仁等五穀雜糧為原料,蘸上用麵粉、雞蛋清和成的粘劑,嵌接在竹棍和木樑疊架起來的亭台樓閣上,再將麵塑的鳥獸蟲魚、人物造型等置放其間,最終成為一種造型美觀、色彩鮮艷、製作精細的立體祭品,一種集繪畫、雕塑、木工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於一體的獨特工藝品。“花碟”樓台內的戲劇,早期僅有“五福擇壽”“三娘賽翠”“唐僧取經”等內容;建國後,又喜添了“鹿鶴同春”“兄妹開荒”和“王貴與李香香”等新的內容,充分表達了地方勞動人民當家做主、豐衣足食、婚姻自由的喜悅心情。
“添碟子”飽含著民眾的智慧與創造,體現了民眾對忠義、仁勇精神的崇尚,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傳統人文精神、道德和價值觀的合理成分得到發揚,有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它集木工、雕塑、彩繪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於一體,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通過各種媒體、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開拓市場,能實現較高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
2004年,在陝西省首次民間美術觀摩展中,寺坡村民薛全榮製作的“添碟子”榮獲傳統類二等獎。2005年,在西安民族民間文化展中,“添碟子”得到了省市專家、各類媒體的一致好評和廣泛關注,被公認為“寺坡村獨有的民間藝術”。

基本內容

基本材料:各種豆類、瓜子、木料、漿糊、漆、面、丙烷顏料、清漆、蠟、染料、小米、鐵絲、彩紙。
相關器具:刻刀、爐子、耐火容器、清水。
主要工藝:搭台、彩塑、扎花。
核心工藝:“添”
工藝簡介:“添碟子”藝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叫做“戲樓盒子”的大型添碟子,其製作過程囊括了添碟子的主要工藝。“盒子” 最初用於承放供品,是一種食盒,改造後“戲樓盒子”不再是簡單的酬神道具,而成為“添碟子”的一種經典形式:以方形“盒子”為底座,座上起閣樓三層,每層閣樓中列人物若干,人以麵塑,樓以木製,樓中人物,層成曲目,如“三娘賽翠”、“二堂舍子”等等。底座與閣樓既成,又以蠟塑花草左右掩映,遂成一完整的“戲樓盒子”,再在閣樓中懸起“供肉”,就可以拿去供奉關老爺了。
一副完整的“戲樓盒子”其工藝分三部分:搭台,彩塑與扎花,一般由三位藝人分別負責。
搭台藝人兼通木工,因為製作仿真樓閣是木工活兒。“添碟子”工藝興起於清,所以其經典形式“戲樓盒子”的主體閣樓仍是仿清的。三層建築,是把木料由漿糊嵌粘而成,自下而上共有兩閣一亭。其飛檐、廊柱、欄桿,乃至細小到瓦當等物一應俱全。木樓還須彩飾,除塗漆之外,“添碟子”藝術還有其特別的手法:“添”。“添”是把象徵五穀豐登的豆類籽類,或染色,或存其天然之色,以蛋清澱粉和合作膠,大面積地粘附在平面上,以呈觀出某種花型圖案。如美麗的荷花、靈巧的梅花,隨意而定。在此,“添”被用於製作“戲樓盒子”:三層閣樓鱗次櫛比的瓦片即是用一枚枚黑瓜子皮“添”在木房檐上而成。“添”分二種,一種精緻,一種巨觀。精緻者即是上文所述的一種平面裝飾藝術,而巨觀者,是就“添碟子”的整體藝術而言。把碟子一層層添在台基上以追求“高長”“新巧”的藝術效果,這一種工藝方式,即叫做“添”。可以說,一個“添”字囊括了“添碟子”的基本精神:手工的精巧,想像的奇特。而瓷碟的使用與五穀的原料,則為“添喋子”帶來了素淨與質樸的農家趣味。至此,經過木工與“添”兩道工序,“戲樓盒子”的主體“閣樓”得以完成。
塑人工藝有兩道工序:麵塑,彩繪。所塑多為傳統戲曲人物,如三國戲,水滸戲,包公戲人物等等。先用麵團握出人胚,再以刻刀,木片或手指甲刻畫眉目。風乾,以丙烯顏料著色。待乾,再用清漆塗刷上光,以期獲得瓷質效果。寺坡的人塑,忠奸俊醜,無不各具情態,虎虎如生。
經以上塑人與搭台兩重工藝,“戲樓盒子”的主體樓台已完成,只剩扎花。扎花整個過程分別為製作花瓣與製作花芯,花瓣由蠟作成。先取耐火容器,中施適量的蠟,於爐上獨之,加入所欲呈色的染料。須注意融蠟不可過稀,否則花瓣不易成型。取預先準備的用胡蘿蔔頭刻成的模具,先蘸清水,再蘸入蠟汁,以蠟汁不沒過模具的未雕刻處為準,取出,連模具帶所攜蠟汁再入清水,冷卻。這時模具上的蠟汁已深入刻痕,成型,輕輕取下,即為花瓣形狀。此法可用來製作牽牛花,亦可作菊花。所成花瓣,色彩艷麗,透薄如真。再取軟鐵絲及彩紙,鐵絲不必過細,密纏彩紙於鐵絲之上,使包裹彩紙的鐵絲頭部成一骨朵,用骨朵蘸滿糨糊在預先備下的小米盤中打一個滾。於是許多小米粘在骨朵上,狀如花蕊。最後從前往後把鐵絲插在花瓣中心直到花蕊入瓣,一朵以鐵絲為枝以蠟為瓣,小米為蕊的小花就此做成。所成花朵可用來裝飾“戲樓盒子”,也可以做成純粹的花枝“添碟子”。花枝葉添碟頗有高枝盆景的效果,花兒與瓷碟交映,素雅喜人。
作品形制:寺坡村保存著大小兩種形式的“添碟子”,大型“添碟子”是上文所述的“戲樓盒子”,普通“添碟子”是一種雕塑與碟子之上的插花藝術,它由雕塑底座,瓷碟與蠟花三部分構成,其工藝同樣以“添”為核心,包括雕塑與蠟花兩重工藝,而缺少“搭台”這一環節。免去搭台,這種“添碟子”是直接讓瓷碟暴露在雕塑底座上,以求雜技般的奇險效果。雖然略有不同,但兩種“添碟子”具有相同的原理與工藝。

歷史淵源

“添碟子”又名“花碟”。是長安區杜曲鎮寺坡村特有的一種地方民間工藝,起源於清朝末年當地一位名叫趙錫恩的村民對祭祀“關帝廟”時供奉祭品的藝術性加工。
一、“關帝廟”祭拜與廟會傳統
據寺坡村村北“關帝廟”現址前四塊碑文中的《重修關帝廟記》記載:“關帝聖君忠義參天,謨拜奉詞,遍布神州,座落寺坡風水寶地的關帝廟,始建於約1368年到1369年(明洪武年間),1575年(明萬曆三年)、1818年(清嘉慶二十三年)曾兩次擴建修葺,歷經明、清、民國,迄21世紀初約六百三十餘載……為了崇揚義舉,啟迪後人,立碑以志”。關聖帝君,即關羽,亦稱“關帝”、“武聖”。由記載可知,約1368年到1369年(明朝洪武年間),寺坡村人開始建“關帝廟”,祭拜三國歷史上被視為“忠義楷模、仁勇化身”的著名人物關羽,進一步弘揚“重忠守義”的優良傳統。關帝廟的建立,使“村社祭祀之典,始有憑藉” (《重修關王廟記》)。
年復一年綿延不絕的關帝祭拜在當地發展、積澱,形成了固定的廟會制度:每年正月十三日舉行隆重的廟會。當時的寺坡村分中心、東上、西上、南首、北坊“五坊”,每坊都有自己的“神頭”。每年正月初五娘娘會上,五坊神頭聚會商量,籌劃廟會,如果當日不能確定下來,次日初六再聚會商討;如果還定不下來,就要私下做工作,初八再聚會商定。神頭必須在初九清早西安城門一開,就進城採購,初十烹飪、製作,十一往廟裡擺放,十三供逛廟會的村民參觀。
神頭聚會一般由“社頭”召集。社頭由東上、西上、南首、北坊四坊輪流擔任,每年一換,中心坊因經濟較差,算半坊,不擔任社頭。人們規定:擔任社頭的那一坊,要出更高的廟會費,提供更多的供品。就點心而言,社頭坊一坊就要出一二十盤,每盤一兩公斤;而其它四坊所出供品只要十二盤即可。當時社規十分嚴格,供桌的擺放也非常講究,廟會時,惟社頭坊的供桌才能置於廟堂正中央;同時,各坊供桌位置嚴格限制在規定範圍之內,前後左右移動的幅度不能超過一塊磚厚。一旦違規,該坊神頭要受到跪一炷香的懲罰。
二、“添碟子”的誕生及影響
正月十三日進獻貢品,祭拜關帝。這一習俗流傳至清,無甚更革。然而,1900年-1908年(光緒年間)的一年,趙思才(添碟子傳人,杜曲鎮寺坡村人)的一個門中爺擔任北坊神頭,主辦廟會。這一年到初八才商定好廟會之事,而就在這一天,趙思才的門中爺喝醉了,睡到次日中午才醒。這顯然來不及置辦祭祀供品。按照社規,他必須到關帝神像前跪一炷香的時間。他不想丟這個人,於是讓趙思才的父親趙錫恩想辦法。趙錫恩當時專門給寺廟塑像、繪壁畫,具有一定的繪畫才能。他急中生智,把紅、白蘿蔔等剁碎,擺出各種漂亮的圖案,中間以黃豆、玉米等點綴,就這樣湊了十二碟。沒有料到,此舉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評,大家爭相觀賞,把那些按傳統習俗擺放的肉盤蛋碟晾到了一邊。第二年,趙錫恩又有所突波,將蘿蔔切成柱體,四周粘滿各色的雜豆,蘿蔔柱上擺放用面捏的小人和小動物。第三年,趙錫恩有了更大膽的創新,在蘿蔔柱上插上竹子,架起第二層碟子。第四年,南坊的私塾先生趙春霖,在趙錫恩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創造了三層碟子的供品。由於這種供品相對傳統供品添加了兩層碟子,故稱“添碟子”。就這樣,“添碟子”這一對祭祀供品進行藝術加工而形成的傳統工藝在寺坡村誕生了。
“添碟子”靈巧不凡的構思和精美絕倫的做工極大地提高了它的藝術觀賞價值,影響範圍也逐年擴大,不斷吸引寺坡村周邊村民以及外村村民前來觀賞。遊人的增多,亦豐富了“廟會”的內涵,使其由原來單一的關帝祭祀活動向綜合性娛樂聖會的方向發展演變。廟會的盛況,《重修關帝廟記》描述道:“每年正月十三古會,民間工藝一絕 ‘添碟子’亮相,書畫名流,屆臨獻寶;百家樂社,爭相競藝;千竿旌旗,紛至沓來。數萬人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此,娛樂活動,雅俗並容……是歷代城南樊川唯一的聖會”。
三、 “添碟子”的發展
“添碟子”誕生後,代代相傳,不斷發展完善。形式上,工藝由在碟子裡平擺發展為在分層相隔的盤碟中搭樓置戲。祭品由臘肉、凍肉、點心、雞蛋、豆類、鹹菜、蘿蔔等逐漸發展為用秸稈、面、豆、蠟、瓜子等材料著色製作的立體化祭品。造型也由平面圖案發展為精美別致的花卉、戲樓、戲劇人物等複雜形態。內容上,它由人們祭祀關公時晉獻的祭品發展為集繪畫、雕塑、美術等多種藝術手段於一身的工藝品。民國時期,“花碟”又增添了“五福擇壽”、“三娘賽翠”和“唐僧取經”等內容,展現了廣大民眾盼望解放、追求幸福的純潔心靈。建國以後,花碟又喜添了“鹿鶴同春”“兄妹開荒”和“王貴與李香香”等新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當家做主、豐衣足食、婚姻自由的喜悅心情。2004年4月,全省首次民間美術觀摩展中寺坡村村民薛全榮製作的“添碟子”榮獲傳統類二等獎。2005年11月,西安民族民間文化展中的“添碟子”得到了省市專家和各類媒體的廣泛關注,被評價為“寺坡村獨有的民間藝術”。
21世紀,地方傳統民間工藝“添碟子”中的亭台樓閣、雕樑畫棟、戲劇人物、鳥獸蟲魚等,布局錯落有致,塑造精巧傳神,色彩鮮艷、做工精細,主次分明、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基本特徵

1、“添碟子”構思的奇特性
用胡蘿蔔雕刻成梅花、喇叭花、菊花等各種花頭模具;把黑色的瓜子殼當成製作亭台樓閣的屋檐瓦片;用麵粉塑造戲曲人物……這種用蔬菜瓜果、五穀雜糧等各種食品製作立體的祭品“添碟子”,構思極為奇特,設計十分巧妙。
2、“添碟子”的藝術觀賞性
“添碟子”集雕塑、繪畫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於一體,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3、“添碟子”的家族傳承性
“添碟子”作為長安區杜曲鎮寺坡村獨有的一種地方傳統民間工藝,對製作人的技術要求甚高,僅在當地代代相傳。
4、“添碟子”製作的分工協作性
“添碟子”作為一種立體的藝術表現形式,綜合了木工、彩繪、雕塑等藝術門類,需要多人分工合作,才使得這些工藝完美組合,相得益彰,其製作過程充分表現出高度的分工協作性。

相關器具與製品

1、長安區杜曲鎮寺坡村村北有關帝廟遺址,廟前有《關王廟靈應記》《重修關帝廟記》等碑文。
2、當地“添碟子”傳人家中普遍有紅豆、黃豆、綠豆等豆類以及瓜子、木料、漿糊、蠟、染料等各種製作原料和刻刀、鐵絲等相關製作工具。
3、過去祭拜關帝廟時拍攝的“添碟子”圖片。
4、傳人薛全榮家裡有“添碟子”的殘留樣品。

主要價值

“添碟子”製作過程,是中國多種傳統技藝的集中展現,它飽含著民眾的智慧與創造,不但體現民眾對忠義、仁勇精神的崇尚,而且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其主要價值在於以下幾點:
1、有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添碟子”的製作是一種高度分工協作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木工、雕刻、彩繪等技藝的完美組合,既培養了人們的創新精神,又加強了團結協作性,對建設和諧村社有積極意義。
“添碟子”作為祭祀關帝的重要貢品,它代表著人們對“忠”、“義”精神的崇尚。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帶給人們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精神生活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重要反映就在於人們“忠”、“義”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現為假冒偽劣產品泛濫、豆腐渣工程大興、誠信缺失、道德淪喪、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矛盾激化,傳統人文精神、道德和價值觀的優秀成分遭到無情地踐踏。祭祀關帝的廟會活動從一定程度上使人們受污染的心靈得到了淨化,使人們變得誠實守信、有情有義、孝敬父母、恩愛妻子,有利於營造一個和諧美滿的社會氛圍,對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
2、文化價值。
“添碟子”融合了多種地方傳統民間工藝,保護和搶救它,就等於搶救保護了多種傳統工藝。其整體形制,已經發展到以明清建築為主要架構的一種藝術品,對藝術保存中國關中民居有重要的價值。
3、審美價值。
“添碟子” 構思極為奇特,設計十分巧妙。它集木工、雕塑、彩繪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於一體,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完整的“添碟子”外觀,亭台樓閣,設計別致;戲劇人物,栩栩如生;雕樑畫棟,做工精細;鳥獸蟲魚,塑造傳神。
4、經濟價值。
祭祀關帝的廟會作為城南樊川一帶的盛會,有利於實現鄉間物資交流,繁榮農村經濟。由於“添碟子”的主要原料為五穀雜糧,難以長期保存,因此,有必要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再發展創新,使其既有利於觀賞,又有利於保存。有必要將現有的製成品保護起來,建立展覽館,供遊人參觀。同時,當地有關部門應該通過各種媒體、各級政府和社會組織開拓市場,在陝西省內各大慶典和交流會上向公眾展覽,如黃帝陵祭祖、東西貿易洽談會、亞歐經濟論壇等,實現較高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