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台鄉(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寺台鄉)

寺台鄉(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寺台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寺台鄉位於甘肅省康縣城北47公里處。東鄰雲台鎮,南接大堡鎮,西北與周家壩鎮毗連,北臨西漢水與成縣搭界,面積52.74平方千米。人口5409人(2017)。鄉政府駐楊灣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寺台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隴南市康縣
  • 下轄地區:13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寺台鄉
  • 電話區號:0939
  • 郵政區碼:746504
  • 地理位置:康縣縣城北47公里處
  • 面積:52.74平方千米 
  • 人口:5409人(2017) 
  • 氣候條件: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較長
  • 車牌代碼:甘K
  • 耕地面積:9990畝
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境域,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自然與經濟,交通,文教衛生,民俗文化,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以寺台上建有古寺一座而得名。原寺院早已拆毀,台基至今殘存。
建國前屬大堡鎮所轄。
建國初設朝聖鄉,1953年更名寺台鄉。1958年為大堡公社所轄。1961年分設寺台公社。
1983年改為寺台鄉至今。2005年撤李山鄉2個行政村併入寺台鄉。現轄寺台、楊灣、馬蓮山、袁家山、剪子河壩、河口、田家坪、成家灣、鞏家溝、甘林寺、黃莊、羅灣、苟家山13個村委會,67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止2010年,寺台鄉轄13個村委會,67個村民小組。
村民委員會:寺台、楊灣、馬蓮山、袁家山、剪子河壩、河口、田家坪、成家灣、鞏家溝、甘林寺、黃莊、羅灣、苟家山。

地理境域

位置境域

寺台鄉位於甘肅省康縣城北47公里處。東鄰雲台鎮,南接大堡鎮,西北與周家壩鎮毗連,北臨西漢水與成縣搭界。

地形地貌

地勢西南高、東北低,起伏較緩。大堡河由南向北貫流全境,還有小支流多條,形成溝壩地。境內最高處(天橋山)海拔1536米,最低處(河口)海拔861米。

氣候

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無霜期較長。

自然與經濟

耕地面積9990畝,其中壩地543畝。土質大部分為正黃土,沿河大為黑、褐色土。因逐年平田整地,改良土壤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修成水平梯田2433畝,機耕地737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占總產60%左右,是本縣主產區之一,單產歷居首位。還產黃豆、洋芋、水稻。經濟作物有核桃、花椒、柿子、玉竹等。田家坪行政村的柿餅體大、糖質多、浸霜度厚,銷路廣;成家灣村的蘆席紋路細密,美觀耐用;馬蓮村編制的草帽條勻質優,行銷遠近,深受顧客歡迎。

交通

國道567穿境而過。
截止2017年5月,全鄉各村社全部通上了水泥公路。

文教衛生

現有國小9所,有醫院1所,鄉村醫療站21處。

民俗文化

寺台造紙術:造紙,康縣當地民眾又叫做“抄紙”。據《康縣縣誌》記載,手工造紙在康縣形成規模歷史久遠。一般認為是從清代初期開始,手工造紙術傳入康縣境內。手工造紙是以構皮、竹穰、滑草藤、油柏葉、五味子藤等為原料,先分別製成皮料漿和草料漿,然後按不同比例混合,添加藤汁抄製紙品,制出不同品種的紙張。整個生產程式有72道工序,當地造紙師傅告訴記者,這些工序主要包括:“分備料、原料加工、挑揀、蒸穰、碾穰、刀切、砸穰、淘穰、打撈、石子記數、榨水、上牆、撕下綑紮、刀切剪齊等”,所謂“造紙七十二道手,上牆還要吹一口”,可想其生產過程之複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