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兒溝

寺兒溝

寺兒溝位於中國大連市中山區,是大連市的重要歷史地名之一,發音“刺兒溝cer4 gou1”,寺兒溝舊稱“紅房子”,曾經是大連市最大的貧民窟,日據時期是中國普通老百姓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寺兒溝名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一說源於區域內的日本神社,一說源於旅順工人帶來的。

寺兒溝見證了老大連港與大連市的百年發展歷程,辛勞的中國民工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在殖民者的殘酷壓迫下築起了大連城市的今天,這是一段值得我們銘記與緬懷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寺兒溝
  • 外文名:CERGOU
  • 行政區劃:大連市中山區
  • 舊稱:紅房子
寺兒溝名稱由來,日本神社說,旅順工人說,血淚殖民史,居民構成,殖民者的殘酷壓迫,回憶往昔,最早的城市建設者,那個叫相生由太郎的人,寺兒溝一帶曾經油坊業發達,寺兒溝地理位置,地理概況,交通情況,

寺兒溝名稱由來

日本神社說

一說寺兒溝名稱來源與溝內的日本神社,據老大連人介紹,寺兒溝山下原先確實有一座寺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被拆毀,隨後大連市政府進行了貧民窟改造工程,對寺兒溝、伊茂溝等地進行了現代化小區的改造,但蓋於先前寺廟位置上的樓房卻老是先後開裂甚至倒塌,使得無人敢在此蓋樓。進入新世紀後,一家開發商開壇做法,並把原寺廟位置讓出來作為院子,才終於將住宅樓成功蓋起來。

旅順工人說

大連地方史學者韓悅行說,1880年,清軍在旅順招工人修軍港,造就了一批熟練工人,他們就住在旅順水師營附近的寺溝。後來,沙俄租借大連,修港建市,僱傭了許多中國勞工,其中一批熟練工人就是來自旅順寺溝的工人。他們住在大連港東邊,別人問他們是哪裡人,他們就說是寺溝人,人們現在說的"寺兒溝"是"寺溝"的口語化音。
那旅順“寺兒溝”又是怎么來的呢?
2009年大連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人員在旅順口區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了一通墓碑,見證了這個地名的由來。
在旅順口區水師營街道寺溝水庫西北岸邊,雜草叢生,一片荒涼,但就在這個不起眼的山溝里,隱藏著一個墳丘和一通墓碑。墳丘為圓形,其前立一墓碑。碑為綠色砂岩質,刻制較粗糙,圓額,高0.8米、寬0.45米、厚0.1米,墓碑正面刻有銘文大致如下:“侍 碑故比丘僧當來一位靈 萬曆叄拾肆年二月初八 年二十七歲”,墓碑背面沒有文字。
大連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隊副隊長王嗣洲介紹說:“從‘萬曆叄拾肆年二月初八’的字樣中可以明確知道,墓碑出自明代,即1606年,在已發現的墓碑中非常少見有明確年代記載的實物,大多墓碑需要文物工作人員通過墓碑的形狀、質地、風蝕程度等來判斷年代。”這通墓碑的發現,對研究大連明代宗教史及地方古代史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此外,令“三普”工作人員感到驚喜的是,墓碑的發現對考證一個地名的來歷提供了根據。王嗣洲說:“墓碑所在地是寺溝村,當地人說,這裡原來有一座廟宇,名為感恩寺,1975年修建水庫時,寺廟的殘垣淹沒於庫區內。現存的墓碑為小和尚的墓碑,這就見證了寺廟的存在,而一座寺廟坐落在山溝中,也就成了‘寺溝’的來歷。由此可以推斷,市內‘寺兒溝’一帶應該也曾有寺廟存在,由於口語化的說法,從而出現了‘寺兒溝’的名字。”

血淚殖民史

居民構成

20世紀初,寺兒溝是華工居住區,有名的貧民窟。解放後,大連染料廠、大連油脂化工廠和大連港寺兒溝作業區曾經是這裡的主要企業,居民中有許多人就是這些企業的職工。近年來,隨著這一區域的城市化改造,居民身份日趨複雜。

殖民者的殘酷壓迫

紅房子,一個非常漂亮的名字,尤如童話故事裡七個小矮人的居室。這裡所說的”紅房子“,卻是當年日本人在大連建造的一座人間地獄,當時的名字叫“碧山莊華工宿舍”,裡面擠滿著來自全國各地為日本人扛活的苦難民工,由於這些房子是由一色紅磚建造的,遠處遠處望去,房子呈紅色,所以人們便將這些房子稱做“紅房子”。隨著大連日新月異的建設,當年的“紅房子”已被扒掉,但卻留下了這座城市無法泯滅的苦難歷史。
“紅房子”位於大連市東部寺兒溝東山背面,是於1911年由日本牟福昌公司經理相生由太郎建造的,當時占地面積1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9萬平方米,共有平房38棟,二層樓房54棟,四周築有高大的圍牆,牆上架有鐵絲網。紅房子最多可容納勞工2.8萬人,繁忙時,這裡所居勞工3.5萬人。紅房子裡面全部是四層床鋪,每人只有一尺的位置,冬天無取暖設施,夏日蚊蠅成群,這裡的勞工均是日本人從全國各地騙招而來。
紅房子舊照紅房子舊照
紅房子裡設“華工事務所”和“工頭議事堂”,日本的工頭、特務成天在此監視、盤剝中國勞工。在這裡,每年凍死、餓死、病死的勞工不計其數,僅1943年3月至6月,僅因患病殘廢就達3520多人。為了麻醉、愚弄中國勞工,日本人在紅房子裡面修造了“天德寺”、“萬靈塔”等充滿迷信色彩的建築,並公然散布:“前世你欠如來債,今世貶你做牛馬”等胡言亂語,企圖將日本人壓迫剝削中國勞工的罪行合法化。
“萬靈塔”也是日本人修建的,每年陰曆七月十五,在該塔前便搭起經棚,搞上去所謂的“招魂祭塔“,日本的官員、漢奸、工頭等人便身著黑色服裝,紛紛前往該塔前獻花、祈禱,晚上他們便在此殘廢的中國勞工的名單裝在一隻紙船上,放在海上任其隨風飄去。
大連電視台城市紀錄片《崛起的海岸》採訪了曾經居住在的紅房子的老居民,據描述,紅房子常年死屍遍布,冬天沒有取暖設施,有的人半夜上茅廁的時候就凍死在裡面了,屍體遍布無人收拾。當年的海港工人描述了當年的殘酷壓迫:
大連港老照片大連港老照片
第一,一塊豆餅40斤,一個人一次必須肩扛5塊豆餅,也就是200斤。
第二,往船艙里裝,陸地和船連線的木板很窄,人走在上面不穩,又餓又累,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海里喪命。尤其是冬天,船板上結著冰,更危險。
第三,20多人住在一大間房子裡。衛生條件很差,經常爆發瘟疫。日本及中國工頭看到醫治無望,往往在工人還有氣的情況下就把人扔到亂葬崗。

回憶往昔

最早的城市建設者

紅房子、狼窩、窮漢嶺,這些早年的寺兒溝地標早已不存在,只有夾在高樓里的那座大連史上最早的電影院——東明電影院孑然獨立,似乎還在奮力挽留逝去的歷史,但那裡也是舊瓶新酒,已經成為出租房。
寺兒溝春園裡寺兒溝春園裡
站在寺兒溝一帶最高處寺兒溝有軌電車站,四下一望,寺兒溝的歷史遺蹟太難尋覓了,就連曾經的有軌電車終點站也向遠處順延。
雖然歷史遺蹟難覓,但是寺兒溝卻不乏歷史故事。從9歲起就住在紅房子裡的孫元香老人說,大連解放前,炮台山上有幾門日本高射炮,1944年冬,他親眼看見它們向著萬米高空的美軍轟炸機射擊。第二年,日軍排著隊向蘇軍投降。大連染料廠老職工王振華說,寺兒溝一帶最大的企業就是大染,它的前身就是日本的大和染料,大染污染挺厲害……
老寺兒溝快被人忘記了,但是有一些人不應該被忘記,他們曾經的名字是福昌洋行里的華工苦力,但是在城市歷史的坐標軸上他們的名字是最早的城市建設者。
寺兒溝苦力收容所寺兒溝苦力收容所
那個叫相生由太郎的日本人,一手建造紅房子,壓榨華工為他帶來滾滾財源。沒想到華工忍辱負重,積聚力量,成為吃苦耐勞、甘於奉獻的大連老碼頭精神的開創者。日本在狂掠中國東北大豆的同時,沒想到卻間接促進了大連油坊業的發展,到20世紀30年代,大連在中國享有"油都"之稱。
如今,寺兒溝一帶還住著海港工人,父輩、子輩和孫輩。
最早的城市建設者的後代們和父輩一樣為以港立市的大連盡力,書寫輝煌:大慶油田第一車原油經他們的手上船;新中國第一船出口原油經他們的手走向世界;海上原油也是經他們的手走向國際市場。
《大連掌故》一書的作者韓悅行說,沒有寺兒溝,就沒有大連。

那個叫相生由太郎的人

老一輩人都知道在寺兒溝一帶曾有個街道名為相生町。1945年以前,大連的200多條街,其名字日味十足,它們或以日本"名將"命名,如東鄉町、乃木町;或以"名艦"命名,如吉野町、三笠町;或以花草命名,如水仙町、白菊町,而以市民的名字作為街名的只有相生町這一例。
其實這裡所說的相生,遠不是一個普通的日本人,他全名是相生由太郎,他在寺兒溝一帶創辦了福昌華工公司,獨攬大連港裝卸業務,經營多種項目,他還擔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大連商工會議所所長。據稱,當時的日本天皇對這位在海外"打拚"的"能幹"的子民也是印象極佳,時常表彰他。
這位"能幹"的天皇子民都幹了些什麼呢?他在寺兒溝修建碧山莊,俗稱紅房子,讓萬餘華工蝸居於此;他強迫華工在沒有任何勞動保護用具和安全設施的惡劣條件下從事超強度的勞動,每年裝卸1000多萬噸的貨物;他瘋狂斂財,華工一年下來沒掙著錢,反而要倒貼……
20世紀80年代,在寺兒溝的居民區中發現一通碧山莊萬靈塔石碑,質地為花崗岩,碑身兩側有時任泰東日報社社長、漢學家金子平吉撰寫的萬靈塔記銘,共551字,銘文全是對立碑人相生由太郎的讚頌。金子平吉早年曾經同情和支持過中國的辛亥革命,與宋教仁、黃興等革命黨人為友,但是在日本殖民政策的浸淫下,也成為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刀筆掮客。
碧山莊碧山莊
靠壓榨華工而大發橫財的相生由太郎,晚年生活非常不順,竟然癱瘓在床。風燭殘年的相生由太郎在1926年把碧山莊和一萬多名華工全部轉讓給了"滿鐵",福昌公司從此易手。四年之後,相生由太郎死在大連,活了63歲。

寺兒溝一帶曾經油坊業發達

在保存至今、為數不多的反映寺兒溝福昌公司華工的照片中,有一張照片令人印象深刻,照片上一個中國勞工肩上扛了整整8塊豆餅,每一塊豆餅重達50斤。大連地方史學者韓悅行說,這是福昌公司規定每箇中國勞工一次搬運量的最低標準,人們把這種勞工叫"扛大扛兒"。
大豆和豆餅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連港最常見的運輸貨物,韓悅行說:"日本國內為了發展農業,把豆餅用作肥料,也用豆餅餵牲口,可是日本國內根本不種大豆,所以就到中國東北掠奪。"
在大量大豆被運到日本本土的同時,日本人在寺兒溝一帶開設油坊,把大豆加工成豆餅再運到日本。韓悅行說,為了刺激更多的人興辦油坊,加工大豆,他們還提出了優惠政策,比如三年不用納稅,先款後貨等等,這也吸引了許多外地人來連從事油坊業,一時間寺兒溝地區遍布油坊。從1914年到1930年,油坊業成為大連規模最大的行業,也讓大連有了"油坊之都"的稱號。
但是後來日本爆發經濟危機,農業不景氣,豆餅需求量減少,導致大連油坊業很快萎縮。"這就是殖民地工業的一個特點,日本需要什麼,大連就生產什麼,根本沒有自主性。但是一些工人開始有了反抗意識,紅房子裡的一些工人就組織了地下放火團,把寺兒溝好幾個日本人的油坊給點著了。"

寺兒溝地理位置

地理概況

寺兒溝地處大連市區最東端,東、北兩邊瀕臨黃海,北靠春華山,西邊與榮民街和春和街道為鄰,南邊連線轉山街道,面積5.2平方公里,以寺兒溝有軌電車站為中心,周邊有二七廣場溫州城,貿易大世界等交通便利。
寺兒溝早期全貌寺兒溝早期全貌

交通情況

有軌電車:201
寺兒溝地理位置
聯營:710
小公汽:526;529;501
公交:24;7;31;4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