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講寺

寶慶講寺

寶慶講寺,坐落於浙江省寧波市莊橋姚江邊青林渡的北岸。據天一閣書樓珍藏的地方志記載∶寶慶寺始建於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為僧人宗定所建,始名「青林庵」。後由僧宗本再建,更名「西資庵」。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寶慶講寺
  • 地理位置:浙江省寧波市莊橋姚江邊青林渡的北岸
  • 創建時間:南宋開禧年間
  • 相關書籍:《寶慶講寺記》
歷史,特色,《寶慶講寺記》王應麟,地圖信息,

歷史

南宋開禧年間(公元1205-1207年),寺僧廣清進行大規模擴建,並奏請朝庭。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宋寧宗賜名「寶慶講寺」,並請三朝元老、一代大儒、禮部尚書《三字經》作者王應麟撰《寶慶講寺記》。
兩年後(公元1225年),宋理宗繼位,改元「寶慶」,當地至今還流傳著“先有寶慶寺,後有「寶慶年」”的民諺。
在新建觀音殿落成時,又請另一大儒黃震撰《寶慶講寺觀音殿記》,均該石碑立於寺。
元朝延佑年間(公元1314-1319年)寺院名「寶慶教寺」,與洪塘驃騎山「保國寺」合稱為甲乙律院,人們常說「上有保國寺,下有寶慶寺」就是指這段歷史。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寺院遭大火焚毀,殿宇盡為瓦礫。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寺僧肱江募資重建,恢復原有規模。而以後寺院又「數複數圮日就衰落」。(圮:pi,第三聲,倒塌的意思)
明朝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寺僧真珂文學及徒如靜披戴辛勞,使百廢俱舉,寺院面貌為之一新,其時得到郡伯楊鐘英的盡力護持。
清朝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寺院又遭大火焚毀。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僧守靜主持,將興土木,重建殿宇而示寂。康熙三十年(公元1692年)僧崖輿徒慈定不辭辛勞,又重建古剎,並易名「普濟」。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僧一歸重建自在堂,修復殿宇,恢復土產,繼田七十畝,又得郡司馬周芝瑛大力護持。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僧普照改造大殿、山門,培植蔭木,鋪砌甬道,次年又重修觀音殿,以後「至虛庵、逸堂、祥雲漸漸寥落」。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大殿又遭火燒毀,加上逆匪沿江滋擾搶劫,使寺院「蕩然無存」。
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天童寺綱維慧修宏智主持寶慶寺,苦心經營十餘年,使寺內外面貌大變,地方名流具有題贈。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國史館編纂慈谿人楊泰亨為寺院重建殿宇,並重書「寶慶講寺」匾額,至今猶存。慧修圓寂後,安葬於寶慶寺左。後由德耕監理院事,德耕「謹守清規」,使寺院「免致失墜」。光緒末年,益舟主持,對殿宇及廂房進行整修。期間著名高僧諦賢法師多次來寺院講經。益舟圓寂後,寺院由其徒淨宗當家。民國年間,寺院逐漸破舊敗落。
解放後,寺院一度闢為學校,後又作倉庫及村民住宅之用。
「文革」期間,寺院破殘,佛佛無存,香火中斷。
一九九三年二月,朗宇法師發願重興寶慶古剎,在寧波佛教協會、政府各部門和十方信眾的大力支持和熱情關懷下,幾年來,克服重重困難,終於使千年古剎重放光輝。
二零零一年六月,在寺後又置地八畝。二零零二年初,大悲殿與藏經樓同時開工,經過一年建設,竣工在即。

特色

重建的大雄寶殿,重塔歇山,雄偉莊嚴;殿中置「鳴籠頂」藻井,為浙東佛殿中所罕見。大殿內有淨高達三.八米的玉佛,為目前寧波市各寺之最。

《寶慶講寺記》王應麟

浙河以東,浮圖氏之宮,鄞最盛。蓋(蓋)其民醇厚、好善,浮圖因以善入之。波糜而從者滋眾。剪茅之宇,俄為招提、蘭若,習使然也,然其徒用力亦勤矣。
鄞之北十里,曰“青林”,面江背阜,夷曠閎敞。苾蒭宗本,始披藜藿為精藍。三傳至廣清,辟而大之。開禧丙寅請於朝,遷舊院額,揭名“寶慶”。宣獻樓公,大書其額,蔚為林叢偉觀。廣淨繼之,輪換鼎新。祖穼嗣事,庚繼前緒,捐其私橐中資,峙其糧,像以尊教,樓以鳴鐘;“青林有亭,雨花有軒”二解脫有門,捃拾銖纍,日衍月益,黼繡岩澗,藻繢煙霞,一旦化庳陋為瑰麗。既成,穼猶子智恭來謁,曰“穼老矣,恐聲跡泯泯。願諗後之人,永無斁”。
余作而嘆曰“佛者,於倫紀空假也,而繼之不懈如是。由清暨穼,三葉相承,踵武堂構。搢紳世其家者弗逮焉。吾儒被服《詩》、《禮》,原道本論是習,思厥先祖父之文獻,若嘉於誼,謨於徵,若璠璵經緯之家,克對無羞,乃為儒其行。否則,群之於實超之於實,弗念厥紹,獨不愧乎佛者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余書其事,非曰崇異教,檄福利也。傳示里人,庶吾黨觀之。油然發其強學力行之志;余亦以自儆雲。雖然,佛學久而傳者,以心為法也,美宮室末矣。明此心之妙,桑下一宿,蓬纍而行可也。恭其語穼之徒,俾歸而求之。
註:
① 佛教建築通常被稱為“浮圖”
② 蓋(蓋)古文解釋“因為”的意思
③ “俄為招提、蘭若”即民間造的寺院
④ 阜念fu,第四聲,高山的意思
⑤ “夷”平坦的意思,“閎”宏達廣博的意思
⑥ 藜藿,植物名
⑦ 精藍,佛寺
⑧ 叢,叢的繁體
⑨ 繢,第四聲,色彩鮮明
⑩ 穼,shen,第二聲,姓。
⑪ 橐,tuo,第二聲,口袋的意思。
⑫ 黼,fu,第二聲,古意指代周朝天子的服裝花紋。
⑬ 庳陋,矮小簡陋
⑭ 斁,yi,第四聲,厭倦、懈怠、終止。
⑮ 踵武,這裡指繼承事業
⑯ 搢紳,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
⑰ 被服,蒙受,感化
⑱ 苾蒭宗本,苾bi第四聲,意思是芳香;蒭chu第二聲,同芻。
⑲ 王應麟,字伯厚,南宋著名學者、教育家、政治家。歷事南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位至吏部尚書。
一生著作豐富有六百多卷,以《三字經》最為知名。
在這篇記中,王公講述了寶慶講寺的由來和基本的經營概況,讚嘆將寶慶講寺作為事業的一代又一代,無論庶民還是地方官員還是文化學者都儘自己的力量來維護和繼承寶慶講寺這一份“事業”。“數複數圮”“數圮數復”,一心堅持。作此記並非崇尚佛教,也不是為自己謀福利,僅僅想把寶慶講寺的這份“事業”傳示里人,讓更多人知曉。遙想若無王公所寫的《寶慶講寺記》,一千多年前的那份質樸和堅守如今何人能知?
近六個小時的原文比對和資料修正,為“傳示里人”,為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寶慶講寺。八零末的我們,面對傳統文化,心底有一股雖然不洶湧的暖熱。我們喜好繁體字,因為字裡行間的節奏是真正中國人的氣度,我們喜好傳統文化,因為每一個符號的背後是值得每一個人思考和延續的人文精神。讓我們慢下來,剔除潛伏在筋骨內的急功近利和浮躁,面對這個混沌的社會做清醒的自己。記得明日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以清修法師為核心的新一代寶慶講寺“事業” 繼承者在為弘揚寶慶講寺的文化默默努力。感謝兄潘晨姣在文字校對和詞義上的支持,道行淺,不盡全面和準確,諸位海涵修正。

地圖信息

地址:寶慶寺47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