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哲學

中國佛教哲學

本書是《寶慶講寺叢書》系列之一的《中國佛教哲學(中國佛教學者文集)》,內中具體收錄了:《出世之教與治世之道——試論儒佛兩家的根本分際》、《玄高從學佛陀跋陀羅的一樁公案》、《彌勒形象的定型與中國人的民族性格》等研究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佛教哲學
  • 收錄:出世之教與治世之道等
  • 簡介:中國哲學的一部分
  • 類別:印度佛教與中國封建傳統哲學產物
  • ISBN:9787802540569 
簡介,傳播,創始人,教義,宣傳,分化,歷史地位,基本觀點,天台宗,律宗,淨土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密宗,三階教,《中國佛教哲學》,基本信息,內容介紹,作者簡介,目錄,書摘,

簡介

中國哲學的一部分,印度佛教與中國封建傳統哲學相結合的產物。

傳播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

創始人

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族姓為喬達摩,中國古譯為瞿曇。相傳為淨飯王太子,生於迦毗羅衛國(現為尼泊爾王國境內)。他一生傳教活動在印度次大陸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號。根據文獻史料推斷,他約生於公元前 565年,卒於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間,略早於中國的孔子。

教義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把現實斷定為“無常”、“無我”、“苦”,認為人類的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個人生活都充滿著苦。富貴者有富貴者的苦,貧賤者有貧賤者的苦,整個現實世界是一苦難的集合體(大苦聚)。造成苦難的原因不在客觀環境,與社會制度無關,完全在於人類自己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自身,即所謂“惑”、“業”所致“惑”指錯誤的認識、思想,主要是“貪”“嗔”“痴”,佛教稱這三者為根本性的煩惱。“業”指思想、言論和行為等一切身心活動。惑業為因,造成生生世世不得解脫的可怕後果,佛教稱為輪迴報應。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進行宗教訓練,徹底改變世界觀,才可以超出生死輪迴報應,得到徹底解脫。這種最後的精神解脫境界,叫做“涅”。這些道理包括在“五蘊”、“四諦”“十二因緣”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為以後佛教各派教義的基礎。

宣傳

佛教的宣傳方法多用理論思辨、邏輯推論、概念分析來論證其基本教義。從理論思維的方式開始,把信徒引向信仰主義、出世主義,以思辨的哲學為宗教目的服務。

分化

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葉,因對教義及戒律的認識產生分歧,佛教內部開始分化,出現了許多教團,稱為十八部(或二十部)。公元1世紀左右,出現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把以前的佛教稱為小乘佛教)。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本土趨於消失,19世紀末,又稍有恢復。佛教經典先是口頭傳誦,後來才有寫在貝葉上的寫本。經典繁多,浩如煙海,總稱為“經”、“律”、“論”三藏,這是佛教全書。“經”是以佛說教名義流傳下來的記錄;“律”是用來維繫出家僧眾及在家信徒的宗教生活規範;“論”是後世各教派闡發佛教原理的一些專著。
佛教開始傳播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以後南到斯里蘭卡、印度支那半島,北到中亞細亞。隨著中國與中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佛教於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 2年)傳入中國內地,在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得到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佛教初傳入時被看作是神仙方術。東漢末,漢譯大量佛教經典,佛教教義開始同中國傳統倫理和宗教觀念相結合,得到傳播。當時的主要譯作有安世高傳譯的小乘佛典,支婁迦讖傳譯的大乘佛典。魏晉時,佛教般若空觀受到門閥士族的歡迎。與魏晉玄學密切結合,形成風靡一時的般若學。至南北朝,佛教勢力在內地又有所擴大。南方的宋文帝、梁武帝為首的帝王貴族,大力提倡佛教,用國家的力量支持佛教的發展,修塔、建寺、度僧、譯經,把佛教作為“坐致太平”的思想工具,扶植寺院經濟及義學發展。北朝各代帝王貴族也以國家的力量資助譯經、建寺,開鑿石窟,雕造佛像,比南朝有過之而無不及。北朝佛教雖曾遭到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滅佛”的打擊,但很快就得到了恢復,並且得到更大的發展。
佛經的翻譯至西晉竺法護姚秦鳩摩羅什,達到了新的水平南朝陳帝國真諦活動時期,印度各種佛教流派以及與佛教發生爭論的其他一些宗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上譯為漢文但佛教思想在中國發生影響,並與中國傳統儒家經典互相發明、配合、補充,不是專靠翻譯,而是靠中國義學僧人的創作、傳播和推廣。如道安、慧遠的佛教論文,僧肇的般若論,道生的涅論,在中國思想界影響都很深遠。
隋唐時期,佛教與儒、道並稱三教。三教之間,進行長期爭論,互相鬥爭和滲透。上層統治集團採取三教並用方針,佛教進入鼎盛時期,寺院經濟得到高度發展,譯經的規模和水平高出於前代。代表人物有玄奘、義淨等。此時,佛教理論也由依附漢文譯經進而建立起多種獨立的宗派體系,適應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教儀式、教規基本完成。這時形成了天台宗、律宗、淨土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密宗及三階教等中國宗派,並傳到了朝鮮、日本和越南。佛教信仰深入民間,佛教思想影響到哲學、道德、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宋代以後,一些主要佛教宗派的基本觀點為儒學所吸收,佛教思想日益與儒、道相融合。在西藏地區,唐初的松贊乾布提倡佛教,以後逐漸形成藏傳佛教,俗稱嘛教;到了元初,忽必烈封嘛八思巴為帝師,逐步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體制。嘛教還流傳於中國藏族居住的其他地區。在中國雲南省傣族地區還流傳小乘佛教。

歷史地位

中國佛教由於經濟和政治的原因,以及地區和民族的差別,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支派,但總的看來,它是中國社會的產物,屬於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漢傳佛教是儒學的必要補充。藏傳佛教則為西藏曆代農奴主及蒙古王公貴族服務。傣族地區的小乘佛教則為當地頭人服務。中國佛教既有佛教的共同性,以人生為苦,宣傳五蘊、四諦、十二因緣等出世哲學,又有中國地域的特性,它結合了中國社會需要、民族文化的特點,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教義。廣大漢族地區的儒、佛、道三教融合思想構成了中國後期佛教的特殊內容和典型基調。
中國化的佛教哲學融合了中國的儒學、道學、玄學,對佛教宗教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進行了特有的論證、解釋和發揮。它繼承了佛教哲學的論證方法,利用非科學的抽象,在相對的現實的現象界背後設定一個絕對的超現實的“本體”,或說“真如”,或說“實相”、“佛性”。它運用“緣起論”等進行相對主義的論證,藉以歪曲和虛構事物現象界的關係和人類認識的矛盾,否定客觀世界的實在性和人的主觀認識能力的可靠性。在論證、解釋過程中,中國佛教哲學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點。特別是華嚴宗和禪宗的理論,在本體論、認識論、發展觀方面對中國哲學思維的前進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中國佛教哲學的發展,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無神論和唯物主義思想的深化,構成了中國哲學史的重要一環。

基本觀點

天台宗

中國佛教中影響很大、持續時間較長的派別,開創於南朝末、隋朝初。創始人智常住天台山,故名天台宗。其派主張定慧並重的原則。所著《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基本經典。天台宗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表現,並以“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為觀察世界和宗教修持的方法。認為物質世界及其多樣性,不過是人心一念的產物。事物皆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是空的,即“空諦”;“空”並非絕對的“無”,而是假有,即“假諦”;佛教把萬物看成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中諦”。認為三諦互相包容,互不妨礙。“一念三千”與“三諦圓融”之說集中地反映了天台宗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天台宗以《法華經》的教義為佛教的最高原理,主張以五時判八教。唐代的湛然,進一步闡明了天台宗的教義,提出“無情有性”的學說,認為草木瓦石也有佛性。北宋初,因爭論智《金光明玄義》廣本的真偽問題,天台宗內部分成山家、山外兩派。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從學於天台湛然弟子道邃,回國後,傳天台教義。13世紀日本僧人日蓮根據《法華經》創立“日蓮宗”。11世紀末,朝鮮僧人義天入宋學天台教義,從此天台宗傳入朝鮮。

律宗

全稱“南山律宗”,創立者為唐代終南山道宣。律宗主要在於約束僧眾的戒行,理論上闡發較少,社會影響不大。唐天寶十三年 (754),鑒真和尚傳律宗於日本。

淨土宗

唐代善導創立,主要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世親著《往生論》為經典依據。這派認為只要信佛,每日念佛萬聲以至十萬聲,死後便可往生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由於修行方法簡易,信徒頗多。9世紀時,日本僧人圓仁入唐,學天台、密宗,並學淨土宗。12世紀,源空在日本開創日本淨土宗。

法相宗

唐玄奘及弟子窺基創立。通過分析法相即事物的相狀、性質和名詞、概念的含義以表達“唯識真性”,因而又稱“法相唯識宗”、“唯識宗”。它繼承了古印度瑜伽行派的學說。窺基依據 《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等六經十一論等經典,糅合印度瑜伽行派著名“十師”對世親著《唯識三十論》的注釋,編為該宗的代表作《成唯識論》,又作《成唯識論述記》和《成唯識論掌中樞要》等加以發揮,主張外境非有,內識非無,建立“唯識無境”的基本理論。並用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之“三性說”概括全部學說,同時介紹和運用佛教邏輯(因明)。這一派主張八識,認為第八識即阿賴耶識(種子)是苦難的主要根源。7 世紀時,日本僧人道昭從玄奘學法相義。8 世紀時,日本僧人玄入唐,從智周學法相義。

華嚴宗

以《華嚴經》為主要經典,故名。創始人為法藏,因武則天賜號“賢首”,又稱“賢首宗”。華嚴宗判教,自稱為“一乘圓教”。重要經典著作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義海百門》、《華嚴金師子章》等。華嚴宗認為“一真法界”為世界的最高本原,用法界緣起說明現象間的關係,其中“四法界”說、六相圓融說、十玄門說都是華嚴宗說明本體和現象的關係,尤其是現象界各種關係的重要理論。“緣起”說本是佛教的一個根本觀念。華嚴宗對“緣起”的解釋有所發展,它把一多,大小,同異,善惡等相反的現象或者表面沒有聯繫的現象,都解釋為具有相互依存、和諧統一、不可相離的整體。這個包羅萬象的整體叫做“一真法界”。華嚴宗已接觸到哲學上的本質與現象的關係,提出了理事無礙的觀點,標誌著認識的深化。但它不是引導人們認識現實世界,而是教人脫離現實世界;不是改變世界的不合理,而是為這個不合理的世界尋求合理性的理論論證。華嚴宗的宗密著有《原人序》、《禪源諸詮集》,進一步調和儒、道、佛三家思想。唐初,新羅僧義湘傳華嚴宗於新羅(今朝鮮),稱為東海華嚴初祖。後來,華嚴宗又經新羅傳入日本。

禪宗

創始人傳說為菩提達摩。主張理入、行入的修行方法。禪宗從唐初弘忍以後,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以神秀為代表,南派以惠能為代表。中唐以後,北派不傳,惠能一派取得禪宗正統地位,影響遍及大江南北。惠能的《壇經》是禪宗的代表作,提倡佛性本有,佛性不假外求,不讀經,不禮佛,也不參禪,以無念為宗,即心即佛,自稱頓教法門。惠能以下,有行思、懷讓、慧忠、神會諸弟子,以後又分為五個支派(五家),即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溈仰宗、臨濟宗。其中以臨濟、曹洞兩家流行時間較長,影響也大。12世紀時,日本僧人多傳臨濟禪法。13世紀初,曹洞宗傳入日本。8世紀,新羅僧信行入唐從神秀受法,傳北宗禪到朝鮮。朝鮮僧人道義傳南宗禪。

密宗

亦稱“秘教”,自稱受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傳授,為真實言教。一般認為,系 7世紀以後,印度大乘教的部分派別與婆羅門教相結合的產物。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民俗信仰為其特徵。主要經典為《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密宗認為,世界萬物、佛和眾生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即“六大”所造。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識為心法,屬“金剛界”。色,心二法攝宇宙萬物,佛與眾生體性相同。眾生依法修行,手結印契,口誦真言,心觀佛尊,就能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相應,即身成佛。密宗儀式複雜,有嚴格的規範。必須由導師秘密親授。8世紀末,密宗傳入日本,稱“真言宗”。在這以前由不空弟子傳入新羅。

三階教

亦稱“三階宗”或“普法宗”,隋代信行創立。其代表作是35部、44卷的《三階佛法》。三階教把全部佛教按“時”、“處”、“機”(指人)分為三階:第一階是正法時期,“處”是“佛國”,只有佛、菩薩修持的是大乘一乘佛法。第二階是像法時期,“處”是“五濁諸惡世界”,人是凡聖混雜,流行大小乘(三乘)佛法;第三階是末法時期,“處”也是“五濁諸惡世界”,人都是“邪解邪行”,當信奉“三階教”,“普信”“一切佛乘及三乘法”。該宗強調苦行、忍辱、乏食、一日一餐,認為一切眾生皆是真佛。死後屍體置林間,供鳥獸食,稱以身布施。隋開皇二十年 (600),朝廷明令禁止,武則天聖歷二年 (699)、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又兩次申令禁止。至宋代,湮沒不傳。

《中國佛教哲學》

基本信息

作 者:徐文明| :朗宇法師//清修法師
出 版 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780254056
版 次:1
包 裝:平裝
開 本:32開
頁 數:353頁
字 數:240000千
印 張:1次

內容介紹

為佛弟子指明了修學的道路。但是,佛弟子因為自己的資質、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於是形成不同類型的佛法,有重義理、重實踐等區別。但是,作為佛弟子來說,義理的探討是為了將佛陀所要開示的真實事理,充分、完整地表達出來,如“阿毗達摩”雖然著重於論證“法”的自性、定義、關係等,但是其本意仍然在於“諦理的現觀”,最終歸於修證。那么,重修證的佛教,主要是從利益眾生的角度,重視佛法的適應性、實效性,所以對事相的分別比較少,如初期大乘經典以“般若”、“三昧”、“解脫門”、“陀羅尼”、“菩提心”等作為中心,來表達從發趣、修行到證入的歷程。雖然存在著種種不同的側重,但都是佛法的根本,都是以義理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為中心。中國佛教其實已經非常明顯地表明了這一點,如天台智者大師的教觀並重,這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 本書是《寶慶講寺叢書》系列之一的《中國佛教哲學(中國佛教學者文集)》,內中具體收錄了:《出世之教與治世之道——試論儒佛兩家的根本分際》、《玄高從學佛陀跋陀羅的一樁公案》、《彌勒形象的定型與中國人的民族性格》等研究文章。

作者簡介

姓名:徐文明著
作者簡介:
作品:《輪迴的流轉》 《短線點金(之二):破解股價的運行軌跡》 《中國佛教哲學》 《短線點金-揭開市場的底牌》 《頓悟心法-六祖壇經導讀》 《出入自在 - - 王安石與佛禪》 《六祖壇經》 《短線點金:三:道破股價漲跌之玄機》 《短線點金-股市實戰中的17招技巧-(之四)》 姓名:徐文明| :朗宇法師//清修法師著

目錄

總序
自序
出世之教與治世之道——試論儒佛兩家的根本分際
梁譯《大乘起信論》序考證
《金剛三昧經》作者辨
唐代詩僧皎然的宗系和思想
慈恩宗衰亡的原因探析
玄高從學佛陀跋陀羅的一樁公案
六家七宗與般若性空論
僧睿的生卒年代與思想
《涅檠無名論》真偽辨
彌勒形象的定型與中國人的民族性格
僧睿慧睿非一人辨
早期法華信仰與普賢感應
魚山梵唄與早期梵唄傳承的幾個問題
玄奘大師早期師承略考
簡論佛教的靈魂觀
輪迴的文化淵源與精神意蘊
佛教哲學簡論
中國佛教哲學
後記

書摘

梁譯《大乘起信論》序考證
《大乘起信論》的真偽問題是本世紀初以來中日佛教學者所關心的一個熱點問題,而所謂梁譯《起信論》的智愷《序》的真偽又與《起信論》的真偽息息相關。一般認為,此序為偽托之作,然陳寅恪《梁譯大乘起信論偽智愷序中之真史料》一文又指出其中包含真實史實,日本鐮田茂雄又進而認為此序中之一部分為智愷原作,並由此論斷《起信論》確為真諦譯著,是故有必要對此序及其中所含之真史料詳加考辨,明其真偽。
陳寅恪指出,偽序中“值京邑英賢慧顯、智寵、智愷、曇振、慧曼與假黃鉞大將軍蕭公勃以大梁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于衡州始興郡建興寺敬請法師敷演大乘,闡揚秘典,示導迷途,遂翻譯斯論一卷”一節為真史料,非後人所能偽造。陳氏從年月地理和官制掌故兩方面對此詳加考證,提出了非常有力的論據,證明梁承聖三年(554)九月蕭勃、真諦、智愷等人確在始興。又據《歷代三寶記》卷十一,“《彌勒下生經》一卷,梁承聖三年,於豫章寶田寺,第二譯,為沙門慧顯等名德十餘僧出”,是故梁承聖三年二月慧顯等人確實追隨真諦至豫章(江西南昌)譯經,因此也可能隨之至始興投奔蕭勃,而名不見經傳的智韶(或作智寵)、曇振、慧曼等或許即是與慧顯共同追隨真諦的“名德十餘僧”之輩。因此慧顯、智愷等人助真諦於始興譯經一事或非杜撰。
陳氏以為,序中稱蕭勃為“假黃鉞大將軍”,此當為蕭勃後來舉兵反抗時自立之名號,以此號令群下。而這一稱號是依晉武陵王遵承制故事,據《晉書》,東晉元興三年(404)安帝為桓玄所逼,不能處理朝政,便密令武陵王遵代攝朝政,總理百官,文稱制書,謂之“承制”。故承制實謂攝理朝政,代行皇帝職事,非同一般。梁武帝、元帝、敬帝未即位之前,皆稱承制,可見承制往往是登上帝王之位的準備。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