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姓

寵姓,中國姓氏之一,來源於孔子的弟子公孫寵(公孫龍),是以先祖名字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寵姓
  • 讀音:chǒng亦可讀作lóng
  • 遷徙分布:中國廣東省的佛山市等
  • 得姓始祖:公孫龍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淵源,得姓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歷史名人,寵玉貞,寵功臣,寵祖堯,

基本介紹

寵[寵,讀音作chǒng(ㄔㄨㄥˇ),亦可讀作lóng(ㄌㄨㄥˊ)]
寵姓

姓氏淵源

淵源

1、第一個淵源:源於姬姓,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出自春秋末期孔門弟子公孫寵,又名公孫礱(公元前498~前?年),字子石,是孔子門下七十二賢之一,位列前三十五大賢。關於公孫寵,司馬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稱其為衛國人,比孔子小五十三歲;王肅也在《孔子家語》中注稱其為衛國人;但鄭樵在《左傳·索隱》中則稱其為楚國人。春秋戰國時期,“寵”、“龍”二字可假借互用,孔子在整編《詩經》時就多將“寵”字化“龍”字,因此在一些史籍中亦稱公孫寵為“公孫龍”。在公孫寵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寵氏、龍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寵氏史稱正宗。姬姓寵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孫寵(公孫龍、公孫礱)為得姓始祖,正確的姓氏讀音作lóng。
2、第二個淵源:源於改姓,出自臣子受帝王君主之寵幸而為,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的記載,寵氏望出南昌、雁門。其先得幸於君,因以為姓。如寵氏、賞氏。在歷史上很早就有寵氏、賞氏、幸氏這一類姓氏,其起源於帝王君主之“寵、賞(黨)、幸”。在古代,臣子民眾多以受到國君的寵幸為榮,且歷朝歷代皆有因寵得爵之“寵號”、“寵祿”、“寵勢”等得人物,故而以為此氏,但這部分寵氏族人的姓氏起源之朝代與具體時間、人物都比較難以考證,因此有日本茨城基督教大學的上田武教授和廣西大學中文系的李寅生教授二人合文認為:“世上不可能有寵姓,可能是龐字的誤寫。”
除了上述第一個淵源之外,在典籍《正字通》和史籍《三國志》、《資治通鑑》中,皆明確記載有漢順帝執政時期的忠直太尉寵參、漢獻帝執政時期的益州牧劉璋(字季玉,公元?~220年待考)屬將巴西太守寵羲、以及曹魏時期的雍州刺史張既(字德容,公元?~223年待考)門生酒泉郡令寵淯等人,顯然,在漢朝三國時期就有這一類寵氏族人的存在,田武、李寅生二教授僅憑《集解·徐廣》中對“讎、龐二字作‘寵’”之釋而斷言“不可能有寵姓”,實屬考證、行文兩不慎。
在今天的日本,水俁病臨床醫學研究專家大野哲夫(公元1948~今)就提供了兩部《寵氏家譜》鐫本,分別為唐、宋兩朝時期的撰刻版,兩版皆記錄其第一世祖名叫寵良壁,他於東漢末年為避戰亂攜族人辛苦渡海遷徙至日本國九州本島,如今已是日本國的著姓家族之一。

得姓始祖

公孫寵(公孫龍、公孫礱)

郡望堂號

郡望

南昌郡:即今江西南昌市。春秋戰國時期屬吳楚。秦朝時期屬九江郡。舊史學家們稱之為“南蠻”之地。南昌政區獨立設定始於漢朝。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大將軍灌嬰率兵南下,進駐南昌;漢高祖劉邦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立豫章郡,領十八縣,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境大部,治所設於南昌縣中,希望以這一塊“南方昌盛”之地為根據地,進而平定南越,以“昌大南韁”。取“南方昌盛”和“昌大南韁”之意,“南昌”之名始此,從此這塊“南蠻”之地就有了“豫章”和“南昌”二名稱。據傳,灌嬰大將軍是南昌城的創築者,故俗稱南昌城為“灌嬰城”和“灌城”。自西漢以來,南昌一直是郡、州、道、路、府、縣的治所,故人們或以郡名,或以州道名,或以路府名,或以縣名,但都是指南昌這塊地方。王莽篡漢後的西漢朝始建國元年(己巳,公元9年),將豫章郡易名九江郡,南昌縣易名宜善,故南昌又有了“宜善”一名。東漢、三國、晉、南北朝,以郡名則為豫章,以郡治所名則為南昌。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罷豫章郡置洪州,治所在豫章(由南昌縣改),從此南昌又多了一個“洪州”之名。唐朝至德元年(丙申公元756年),豫章郡改名為章郡,“章郡”又成了一個名稱。唐朝寶應元年壬寅(公元762年),豫章縣改名鐘陵縣,南昌又稱“鐘陵”。南宋、元朝時期,洪州為隆興府、隆興路、龍興路,治所為南昌、新建,“隆興”、“龍興”、“新建”的新名稱又出現了。明朝初年,龍興路改江都府,所以南昌又稱“洪都”。此外,贛江,古亦稱章江,所以在古籍中,南昌城又被稱為“章江城”、“江城”。後來,又因中國共產黨的“八一南昌起義”在其地,而被人們稱之為“英雄城”、“八一城”。
雁門郡:戰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秦朝、漢朝沿用,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寧武、代縣一帶。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今山西代縣),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朝初期貞觀年間,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朝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以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故稱雁門關。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堂號

南昌堂:以望立堂,亦稱豫章堂。
雁門堂:以望立堂。
吳興堂:以望立堂。

家譜文獻

寵氏家譜三卷,著者待考,唐朝末年木刻雕版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國本島大野哲夫處。
寵氏家譜兩卷,著者待考,宋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日本國本島大野哲夫處。

歷史名人

寵玉貞

(公元?~1905年),女;上海人。著名上海唐鎮露德聖母堂建址提供者。中國著名的天主教露德聖母堂位於唐鎮老街、曹家溝東。早在一百五十餘年前,唐墓橋已有天主教教堂(會口)。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已有育嬰堂。到清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唐墓橋會口已成為天主教浦東北部的中心,內部中心為南匯的湯家巷。這座人口密集的堂口,方圓四平方公里,有眾多的虔誠的教徒,小堂口擁擠不堪,很有蓋造一座大聖堂的必要。

寵功臣

(公元1934~今),河南蘭考人。著名河南省蘭考縣中醫院名譽院長、中醫眼科主任醫師。1985年調至縣中醫院任名譽院長。曾任縣政協首屆副主席,縣中醫學會理事長,現任河南省中醫眼科學會副理事長,縣、市勞模,縣、市黨代表,省衛生模範,省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等稱號。自1954年臨床實踐中一直堅持眼科疹療工作,熟練地運用祖國醫學的鉤割外烙及金針拔障術,均按當代的無菌操作使大批盲人恢復了光明。中藥治療眼疾病,中西結合治療外眼病均收佳效。

寵祖堯

(公元?~2002年),廣東佛山禪城人。著名首例“非典”受害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的資料,世界商最早的“急性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重症急性呼吸道綜合症,非典,SARS)”病例首發於2002年11月16日中國廣東佛山一寵姓男子。截止到日內瓦時間2003年7月11日,全球共有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發現了SARS病例。WHO報告的累計病例數達8437例,死亡812例,全球範圍內各地的病死率約為5~15%。
在中國,內地發病5327例,死亡348例;香港發病1755例,死亡298例;澳門發病1例,無死亡;台灣發病671例,死亡84例。總計:發病7754例,占全球SARS發病的91.90%;死亡730例,占全球SARS死亡的89.79%。這個數據說明,在中國這個第三世界的最大國度里,人們面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還遠遠差於所有的已開發國家,然而事情過去了三年多了,仍未見有多大的預警財政、預警技術投入,因此當2006年的“禽流感”襲來時,舉國仍是一片慌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