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

審,漢語一級字,讀作pán或shěn,最早見於金文,其本義是詳究、考察,由此引申出檢查核對、知悉(即《說文解字》所謂的“悉也”)、周密、明白、不偏斜等含義。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審
  • 拼音:pán;shěn
  • 注音:ㄆㄢˊ;ㄕㄣˇ 
  • 舊字:審
  • 繁體:審
  • 古字:寀
  • 結構:上下結構
  • 部首:宀
  • 字碼1:U:5BA1;GBK:C9F3;鄭碼:WDKI
  • 字碼2:倉頡碼:JLWL;四角碼:30506
  • 五筆:PJHJ
  • 總筆畫:8畫
  • 筆順:丶丶フ丨フ一一丨
  • 字級:一級字(1279) 
  • 平水韻:上聲二十六寢 
漢字源流,詳細釋義,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演示,各體書法,音韻匯集,

漢字源流

“審”字的金文、戰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等“審”字的金文、戰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等
審,本是會意字,簡化字形則是新造形聲字,最早見於金文,尚未見於甲骨文。在字形上,早期金文中的“審”字(圖1)由上部的“宀”、中部的“米”和下部的“口”組成,之後有兩種寫法:一是“口”內加了飾點變為“曰”的春秋金文字形(圖2),一是承續早期金文字形的戰國文字字形(圖3)。二者都演變為承續春秋金文字形的戰國文字字形(圖4)後有兩種演變途徑:一是字形大體不變的隸書字形(圖5、圖6),一是早期金文字形中的“口”訛變為“田”的小篆字形(圖7)。據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陳英傑等學者研究,“審”字小篆字形的出現可能有兩個途徑:一是承續春秋金文字形的戰國文字字形中“曰”被改寫為“田”而來,一是《侯馬盟書》中由上部的“宷”和下部的“思”組成的古文字字形(圖8)省去“心”而來。小篆中的“審”字經歷由上部的“宀”和下部的“番”組成的隸書字形(圖9)後演變為楷書中的“審”字(圖10、圖11)。在字義上,“審”字的本義是“詳究,考察”,引申指“檢查核對”、“知道,知悉,察知”、“詳細,周密”、“明白,清楚”、“正,不偏斜”等。

詳細釋義

讀音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pán
名詞
通“潘”,水回流處;一說通“沈”,水深處。
莊子·應帝王》:鯢桓之審為淵,止水之審為淵,流水之審為淵。
shěn
動詞
知道,知悉,察知。
know
許慎說文解字》:宷,悉也。
審悉
明白,清楚。
be clear about
公孫龍公孫龍子·白馬論》: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詳究,考察。
study at large
呂氏春秋·察今》: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
審勢而行
辨別。
distinguish
韓非子·奸劫弒臣》:若以道化行正理,不趨富貴,事上而求安,是猶聾而欲審清濁之聲,愈不幾矣。
審聲
司法機關向訴訟雙方查問有關案件的事實。
try
劉鶚老殘遊記·第四回》:將於家父子帶回城去審聽。
審訊
檢查核對。
check
賈誼過秦論》:為人主計者,莫如先審取捨。
審查
詢問,打聽清楚。
inquire
蒲松齡聊齋志異·封三娘》:十一娘亦審里居。
名詞
姓。
陳彭年丘雍等《廣韻·寢韻》:審,姓。
形容詞
慎重,小心謹慎。
cautious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是故審則宜類,以制六志。
審練
正,不偏斜。
right
《呂氏春秋·處方》:本不審,雖堯舜不能以治。
確切。
definitive
王充論衡·氣壽》:「兵、燒、壓、溺,遭以所稟為命,未必有審期也。
審期
固定,安定。
fixed
莊子·徐無鬼》:故水之守土也審,影之守人也審,物之守物也審。
副詞
詳細,周密。
in detail;carefully
陳彭年、丘雍等《廣韻·寢韻》:審,詳審也。
審慮
真實,確實。
really;certainly
顧野王玉篇·采部》:審,信也。
量詞
古代計算羽毛的量詞,相當於“束”。
bunch
周禮·地官·羽人》:凡受羽,十羽為審,百羽為摶,十摶為縛。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第二上】【釆部】
宷,悉也。知宷諦也。從宀,從釆。(徐鍇曰:“宀,覆也;釆,別也。包覆而深別之。宷,悉也。”)式荏切。
審,篆文“宷”,從番。

說文解字注

【卷二】【釆部】
宷,悉也。知宷諦也。
註:諦,《廣韻》引作“諟”,古同部假借也。
從宀、釆。
註:徐鍇曰:“宀,覆也;釆,別也。能包覆而深別之也。”按:此與“覈”字從“襾”、“敫”同意。
式荏切。
註:七部。
審,篆文“宷”,從番。
註:然則“宷”古文、籒文也。不先篆文者,從部首也。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部】審
古文: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式荏切,音嬸。《說文》:悉也。本作“宷”,從宀,從釆。徐鉉曰:宀,覆也;釆,別也。能包覆而深別之也。今從篆作“審”。《增韻》:詳也,熟究也。《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於天下。《中庸》:審問之。《禮·樂記》: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
又《禮·月令》:審卦吉凶。註:謂省錄也。
又《莊子·徐無鬼》:水之守土也審,影之守人也審,物之守物也審。註:郭象曰:“無意,則止於分,所以為審。”循本曰:“言此理相守,未嘗相離,如水之守土,影之守人,物之守物,審定而不移也。”
又凡鞫事曰審。《書·呂𠛬》:其審克之。
又束也。《周禮·地官·羽人》:十羽為審。註:古人徵羽為旌旄之飾,弓箭之用。審,一束也。
又姓。漢審食其。《正字通》:漢郎中審忠,靈帝時上書論曹節等罪惡。
又《韻會》:與“盤”同,水盤旋也。《莊子·應帝王》:止水之審為淵。註:審音盤。簡文云:“蟠,聚也。”
《說文解字》中的“審”字《說文解字》中的“審”字
《說文解字注》中的“審”字
《康熙字典》中的“審”字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審”字的字形對比“審”字的字形對比
(參考資料:)

書寫演示

“審”字的書寫演示“審”字的書寫演示
(參考資料:)

各體書法

隸書(何紹基)隸書(何紹基)
楷書
隸書
楷書
行書
草書
行書
草書

音韻匯集

字頭小韻韻目韻部韻母反切聲調聲母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
式任
上聲
中原音韻
侵尋
侵尋齊
上聲
洪武正韻
九寒
蒲官
平聲
二十寢
式荏
上聲
分韻撮要
第十七金錦禁急
陰上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