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西村

寨里西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地處萊蕪市西北部,距萊城22.5公里,是寨里鎮政府駐地。東臨羊里鎮的西留村,西臨本鎮小下和宜山村,南有匯河,北接本鎮前裴王村。O九路(徐州至棗園)、方寨路、姚口路縱橫穿過。是寨里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共有840戶人家,2583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寨里西村
  • 外文名稱:ZhaiLi west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萊蕪市
  • 所屬地區:華北
  • 政府駐地:寨里鎮政府駐地
  • 面積:占地3600平方米
  • 人口:共有840戶人家,2583口人
據有關資料載:寨里街在明朝天順年間屬萊蕪縣轄西鄉舊寨保;民國初年屬第八區(即寨里區);1941年春,萊蕪劃為三縣後,屬萊北縣寨里區;1945年9月恢復萊蕪縣原建制,與水北合併稱水北區;1946年至1947年,土改複查期間,寨里街分為東、西、南、北四村,當時北村又名“棗園”。原水北區改稱第十四區;1955年仍稱水北區;1958年3月撤區並鄉,同年十月成立寨里人民公社;1960年至1961年分為東、西、南三個村。1964年5月至1984年3月屬寨里公社寨里管區;自1984年4月寨里公社改為寨里辦事處;1985年10月撤處並鄉,設寨里鎮。其公社、辦事處、鎮政府一直駐寨里西村至今。
全村姓氏繁多,高達30餘姓,解放前除有酒店,油坊、染坊、油果鋪、銀爐、錫雕和木工外,其他手藝人甚少。部分人依街開店經營火燒、饃頭、油條、鍋餅,個別農民在牛羊市當經紀人,掙得分文用以餬口。其餘90%均靠打長工、打短工維持生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李煥章、孟光水、李玉西、劉慶年4人因生活所迫,賣身作為華工去過法國。生活的煎熬迫使30多戶100多人闖關東下山西三四代人居住在外,全村能外出經商乾買賣者少如鳳毛麟角。當時只有村民韓庚東、曹文昌跑濟南,販姜麻,可謂有名氣的經濟之人。
1941年抗日戰爭爆發,寨里西村的熱血青年爭赴戰場,立下戰功。l941年正月二十八日,日本鬼子在寨里安下據點,至1945年農曆7月,占據長達四年半的時間。共產黨來了,窮苦的老百姓見到了光明。經過土改複查,農民“耕者有其田”,翻身做了主人的寨里西村人積極熱情地投身解放初期的合作化運動。1952年,以韓金成為代表的十戶農民建起了第一個互助組;繼而楊安秀、劉桂辰等二十三戶農民成立了“五一社”;李春生、李佃連組建了“和平社”;蘇孔玖、張承水組織了“建國社”。三社均系初級社,當時執行地四勞六,土地分紅”的分配政策,民眾人社的要求十分高漲。1955年秋,西、北兩村三個初級社合併為“五·一”高級社。楊安秀為黨支部書記,蘇孔玖為社長。同年糧食獲得豐收。1954年至1956年,蘇孔玖曾先後出席了萊蕪縣、山東省兩級召開的勞動模範代表大會。
1958年10月11日,寨里人民公社成立。隨後,寨里西村人民經歷了“大煉鋼鐵”、“四通八達”、吃食堂、學生進入“共產主義學校”等諸多事件。糧食豐產了,但並沒有豐收,都爛在了地里。伴之而來的,便是人們勒緊腰帶靠糠菜也難以接濟的三年生活困難時期。直到1963年農業獲得豐收,才算度過了災荒。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中,寨里西村人均做出了積極貢獻。戰爭年代蘇孔禮、蘇坤之等25位烈士為爭取民主和自由,壯烈殉國。他們的英名將永載史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年代,寨里西村人趙京法、蘇振之、蘇俊孔、蘇孔琪、張訓富五位青年離開自己的祖國援朝作戰,立下了戰功。在社會主義水利大會戰中,村主任張金業曾多次帶隊參加了大冶水庫和東平湖水庫及雪野水庫的修建。1954年農曆十一月初八,寨里西村周榮昌、陳田西、韓庚明、趙京生、劉貫三(原小下村人,暫住寨西)5名社員在修建寨南的“人造水庫”堤壩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976年,寨西人開始重視集體經濟的發展。先在蘇家林植樹造林20畝,又在張家林、韓家林建起了兩大蘋果園。占地20畝修了一座大型養豬場,並在場內建起了圓形糧倉兩座,戰備糧庫四間,總容量50萬斤。每年向國家交售肥豬200餘頭。
寨里西村,農田大部分處在毛家嶺、鳳凰嘴、大北窪之中。黃土高崗,荒嶺斜坡,穿插著l6個灣及數不清的深崖溝道,有1/3的土地靠天吃飯,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當時以張金業為書記的黨支部領導班子決定以大寨人為榜樣,徹底改變寨里西村這一舊的面貌。
為配合“農業學大寨”運動的開展,活躍在農村第一線的寨里西村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緊跟形勢,在原有“老藝人”、“子弟班”留傳下來的節目基礎上,自編自演民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戰鬥”在“農業學大寨”的土地上,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為“農業學大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1971年至1977年,寨西人男女老少齊上陣,艱苦奮鬥,整整奮戰了7個年頭,使村里全部荒嶺薄田變成了“地成方,路成線,渠道成網;澇能排,旱能灌,穩產高產”的大寨田。寨里西村人艱苦創業的精神,當時曾受到各級領導的讚許。泰安市及其他縣市紛紛組織人員前來參觀學習。昔日創舉為今天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人民將永遠銘記在心中。
寨里西村本來人多地少。1967年為擴大種植面積曾讓“老社員投資”,平墳頭增加“幫忙田”。20世紀70年代,O九國防公路的建設以及各社直機關30多個單位在寨里西村的相繼建成,占去了大片土地。惜土如金的寨西人,為了本村集貿市場的興建,仍毫不吝嗇,做出了巨大犧牲。
1974年,寨西人消除封建意識,率先推行火化,廢除土葬。為當年仙逝的蘇亦運、李佃儒、張立等三位老人舉行追悼會,解散了舊時的“轎社”與“白會”等民間組織,成立了新的“紅白理事會”,做到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精神文明建設在寨西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寨里西村在黨支部領導下,率先完成了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1980年以後對集體的旅館、飯店、窯廠、油坊、翻砂廠、紅爐、木工廠分別承包給村民。
1996年,寨西村民瞄準市場,集思廣義,對舊街“工農路”、“文明路”進行了徹底的改造。鼓勵有條件的村民蓋樓經商,蓋樓戶達130餘家,安排從事經營戶200餘家。集體也抓住商機,借地生財,蓋起商品樓5幢,平房30間,對外租賃出售,發展第三產業。
1993年,蘇之清承包了文明路以南占地3600平方米的“寨西農副產品加工廠”,其初以大蒜為原料加工蒜片、蒜粉。由於經營有方,短短几年規模逐漸擴大,形成烘乾車間、分撿車問、包裝車間“一條龍”作業。產品擴展到薑片、薑絲、牛蒡絲、蘿蔔絲、西芹等20多個花色品種。遠銷上海浙江安徽黑龍江、河北、臨沂等省市地區,成為寨西首屈一指的經濟大戶。
曾任村委委員的楊憲順,1987年在村北O九路東側占地20畝建起了果園,栽上了山楂樹、蘋果樹1200棵。進入結果期不久,由於市場疲軟,影響了發展。1998年按市場需求,大膽將果園調整為銀杏樹栽培,又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增加了對蘆薈的培育。並以此為原料加工成蘆薈茶、銀杏茶,其產品銷往各地。楊憲順把準市場,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培育了大量的冬青、法桐、龍爪槐、百日紅、桂花等20多種苗木花卉,生意十分紅火。成為本村百萬元大戶,固定資產達150萬元。他的致富經驗曾在山東電視台《鄉村季風》節目播出,《萊蕪日報》、《大眾日報》均多次報導過他的事跡。2001年被市委授予“調整農業結構的模範黨員”光榮稱號。
現已成為寨里第一家服裝大廈老闆的韓金泉,1984年底銷售服裝。由於他精打細算,生意越作越大,1996年投資20萬元蓋起服裝大廈,經營各類服裝多達二三百種,現流動資金達6萬元,固定資產15萬元。他的服裝大廈是寨里最大的服裝專賣店。
曹洪運祖輩就有經商的歷史。他父親曹文昌,在打擊投機倒把的年代也未間斷過經商生意。其二兄曹洪元在抗日戰爭時期曾冒險秘密為八路軍購買布匹、大麻等軍需品。改革開放以來,曹洪運先是給工商所承辦的批發部代賣茶葉,1990年開始給濟南茶葉批發公司代辦批發。因其重契約守信用,享受到公司不少優惠待遇。1995年投資50萬元蓋起了3幢商業樓,購買汽車1部,並親自到安徽茶山採購新茶,獨立經營批發項目,成立了小有名氣的“鴻運茶莊”,流動資金已達10萬餘元。
黨的富民政策,促進了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韓金堂、韓金同兄弟二人的化肥、塑膠製品批發;張建恆的家具專賣;王哲清的農機維修。另外,還有木器加工廠,家電維修部,酒樓、飲食、建築、美容、網咖、服裝等都已成為規模,一個商業化的寨西正在悄然興起。
2001年換屆選舉,新領導班子一組成就制定出了一套繁榮集體經濟的措施。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引導不硬派,指導不包攬”,讓村民放手大膽發展個休經濟。為有利於經濟發展,村集體更換了已經落後的變壓器;拓寬了由木器加工廠、稅務所之間向西延伸的生產路,打深水井10眼,修築了長達20000餘米的防滲渠,硬化道路1l條,使條條生產路能通農用車,片片農田能澆水。
2002年8月,在鎮政府門前工農路繁華地段建起了寨里鎮第一座能容納400多個攤位的全天候貿易大棚市場。內設水泥櫃檯,頂棚設有燈光設備,便於擺攤設點。同時開通了市場以南的公路,並鋪成了水泥地面。現在市場北側寫有“寨里府前市場”的龍門高高矗立,背面“二龍戲珠”格外引人注目。每逢三八集日,四面八方來客通過寬廣的水泥馬路雲集市場,極為熱鬧繁華。2002年10月31日在寨西村舉辦了建國以來第一次物資文化交流大會。會期11天,並定一、六為小集。2002年10月,在村北O九路東側,一座占地20畝的大型建築材料批發零售市場破土動工。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寨西集貿市場的組成部分展現在人們面前。寨西的宏偉藍圖將更加輝煌。
現在寨里西村有“東方紅”(75)、“鐵牛”(55)拖拉機兩部;變壓器6台,總容量1025千伏安。全村個體汽車已發展到120輛,機車212輛,電冰櫃316台。1996年,全村安上了閉路電視。2001年被評為“電話村”、“手機村”,人均年收入達3500元,多次被省、市、鎮授予“先進黨支部”“模範村委會”光榮稱號。
今天,寨里西村街道整齊,樓房林立,市場繁榮。村民們或務農,或經商,在祥和的氣氛中發展著自己的事業。
富裕起來的寨西人,展望未來,正以豪邁的步伐,向康莊大道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