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東村

寨里東村隸屬萊城區寨里鎮,依方位取名,因村址在寨里街的東部,故名寨里東村,簡稱寨東村。寨東村東面、北面與羊里鎮西留村、玄王石接壤。全村854口人,耕地13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寨里東村
建國後,寨東村屬十四區寨里鄉;1955年10月十四區改為水北區;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後屬寨里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人民公社建辦事處;1985年11月,辦事處改為鎮,寨東村屬寨里鎮至今。
早在1954年,寨東村就組織了生產互助組,在此基礎上,1955年建立了“同心生產合作社”和“喜心生產合作社”。1956年兩社合併為寨東“初級生產合作社”;1957年,寨東和寨南的初級生產合作社合併為“高級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後,寨里街為一個生產單位“寨里營”;1960年“寨里營”分成“寨里西村(含寨北)生產大隊”和“寨里東村(含寨南)生產大隊”;1961年,寨里東村生產大隊又分成了“寨里東村生產大隊”和“寨里南村生產大隊”。寨里東村生產大隊下設八個生產小隊,均“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產品分配形式以“人七勞三”。
寨東村以張、劉姓為主,人口占村人口的三分之二。另有房、王、蘇、胡、趙、孫、李、廉、楊,後又遷入傅、許、崔姓等。
寨東人以前以種糧食為主,為服務於生活又誕生了一些服務性的行業,如酒店、油坊、木匠、鐵匠、銀匠、錫壺匠、泥水匠、水食菜餚、屠宰、客棧等。因此,寨東村的原沿街戶多為前出廈的商業用房;三間門面、兩柱,一門兩窗、椽檁結構,小瓦、疊脊、帶小狗和張口獸,十分壯觀。因街道拓寬,原宅均已拆除。現在種植以經濟作物姜蒜為主。在主要街道姚口路、方寨路、商業街兩邊高樓整齊,各種批發業戶,購銷業戶一個接著一個。在這些民營企業戶中,建有大型洗姜機四台,長年收購姜蒜的十餘家。煙、酒、糖、茶、百貨、付食、五金、土雜、塑膠製品,鋁製品、竹條製品、玻璃、壁鏡畫製品批發業戶近20戶。電氣焊、電器修理、電器批發六家。另有飯店、小吃、水食、經銷、理髮、縫紉、車行、豆腐、豆腐腦、油條、脫雞、花卉、旅店、水果攤等服務門頭。為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以王學增為首,自發組織起一個裝卸隊,服務於各業戶。以蘇俊蘭為主組織起婦女裝袋隊,為姜蒜收購業戶服務,隊伍可大可小,按業務量確定。寨東人依據地利的優勢,將服務業務發展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寨東國小,始於解放前。解放後在原址(玉皇廟)建寨里完小。六年制,學生來源於寨里街、小下村等。五八年成立“共產主義國小”後,學生都到小下“共產主義國小”就讀。五九年撤銷“共產主義國小”,又回到寨里完小。1960年,因生活困難,在校年滿十五周歲的學生全部下放回家參加生產勞動。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師生納入斗,批、改運動,打破了正常的教學秩序。1969年,要求學生就近上學,寨西村、寨南村相繼建起國小。寨里完小改為寨東國小。1984年,寨東國小遷入現村委地址,建有5個班規模,教室、辦公室都是前出廈,其它設施齊全,全新木製課桌凳。90年以後,因學生數量逐年減少,於1996年撤銷寨東國小,併入寨里中心國小。寨東的學生,在各屆教師的辛勤培育下,出現了一大批優秀人材,僅恢復高考至今,全村走進大中專院校就讀的就有98名,取得大專學歷的37人,取得本科學歷的20人,房樂水、房玉龍、張曉進、劉藝均為碩士研究生。王京河一家,三個兒子均取得大專學歷。他們當中一些人已經工作在各個不同的崗位上。還有27名學生在大中專學校就讀,即將奔赴祖國的各條建設戰線。
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東村就購買了12馬力柴油機,並挖了大機井,以後陸續打機井十餘眼,都配有12馬力柴油機,使寨東的土地全部變成水澆田。70年代初,購置二十、二十四馬力拖拉機兩台,隨後又購置50拖拉機兩台,每個生產小隊配有脫粒機一部,基本上使農業上的耕耙、澆灌、脫粒實現了機械化。70年代初,“農業學大寨”,全村開始了平墳擴地”老社員投資”,大面積深翻整平土地,水、林、田、路綜合治理,使耕地便於機械化耕作。在作物種植上推行“玉米穿種”。1972年,羊里變電站建成,寨東率先購置變壓器接上了電,村民照明用上了電燈,結束了煤油燈照明的歷史。同時,田間的機井、脫粒機也換上了電動機,達到了澆灌、脫粒電器化。在以後的幾年裡,在電機上按了計時器,減少了看管電機的人員.現在管理實行微機化,人們澆地只要持卡到電機開關器上一插就行,既減少了看機人員,又免除了管理人員計算費用的麻煩。80年代初,電視機開始進入農家小院。為了鼓勵社員們購買電視機,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1982年秋,生產大隊採取補助的辦法,社員購買一台黑白電視機,隊里補助100元,激發了人們購買電視機的積極性。在以後的兩三年內,寨東村普遍買上了黑白電視機。現在人們已都換上了大彩電,並配備上VCD、音響等現代娛樂設施。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人們的收入逐年增多,機車開始進入老百姓家庭。同時,拖拉機、三輪車、大型汽車也逐步進入了農家院。在四五年的時間裡,12馬力拖拉機成了人們田間運輸的主要工具,現代化的運輸工具代替了小推車和腳踏車。寨東村於1997年建成電話村,現有電話211部,占總戶數的75%。現在,有的已經買上手機。2000年,國家投資進行電網改造。2001年,閉路電視在寨東村布網,大多數戶接上了閉路,使彩電接收的節目更多,圖像更清晰。
寨東窯場,是60年代由私營的張家窯場舊窯發展起來的。先由第三生產小隊經營,後移交給生產大隊經營。生產大隊從各生產小隊共抽調十餘名勞力,手工製作磚瓦,全是小黑窯燒制。70年代初增大型磚機一台,生產黑機磚。窯場盈利除發給工人適當的補助外,全部上繳生產大隊使用。80年代後期,為適應建設的需要,建大輪窯一座,增加了生產量。現在窯場已承包給個人,每年向村里交承包費。
現在,一個新的小城鎮建設規劃正在實施。富裕了的寨東人民,將依據文化路、方寨路、商業街、十字路、市場路的地理優勢,建起更加美好的家園,“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人們早先嚮往的美好景象,將在全體寨東人中變成現實,一個新的寨東村將矗立在人們面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