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兒令·次韻懷古

寨兒令·次韻懷古

《寨兒令·次韻懷古》是元代張可久寫的一篇散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寨兒令·次韻懷古
  • 創作年代:元
  • 文學體裁:散曲
  • 作者:張可久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寫舊遊,換新愁,玉簫寒酒醒江上樓。黃鶴磯頭①,白鷺汀洲②,煙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國春秋③,浪淘盡千古風流④。隋堤猶翠柳 ⑤,漢土自鴻溝⑥。休!來往愧沙鷗。

作品注釋

①黃鶴磯(ji):又名黃鵠磯,故址在今武漢市蛇山。《南齊書·州郡志》:“夏口城(今武昌)踞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鵠過此上也。”
②白鷺汀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門外,李白登金陵鳳凰台》詩:“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③七國春秋:戰國時齊、楚 、韓、魏、燕、趙、秦七國的歷史。言活動在這些歷史舞台上的風流人物面在哪裡去了。
④“浪淘盡”句:此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句意。
⑤隋堤:隋煬帝開通濟渠,沿渠築堤,道皆種柳,世稱“隋堤。”
⑥鴻溝:古代的運河,故道自今河南滎陽北引黃河水,東流經中牟、開封至淮陽東南入潁水。楚漢相爭時,曾經劃鴻溝為界。東面是楚,西面為漢。

作者簡介

張可久(1270—?)元散曲家。字小山。一作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慶元(今浙江鄞縣)人。先以路吏轉首領官,後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遷為崑山幕僚。因仕途不得意,晚歲久居西湖,以山水聲色自娛。他與馬致遠、盧摯、貫雲石等詞曲唱和,尊馬致遠為先輩。一生專力寫散曲,尤致力於小令,是元代後期最負盛名的散曲家之一。
今存小令855首,套曲9套,在元代散曲作家中數量之多首屈一指。所作多描寫自然景物,吟詠頹放生活,談禪送別,往來應酬,題材狹窄,缺乏現實生活感。只有少數作品在悲訴身世時嘆息“生民塗炭”,亦顯蒼白而無血肉。但如《紅繡鞋·天台山瀑布》、《醉太平·人皆嫌命窘》等,或揭露當時社會人心險惡,或諷刺崇拜金錢的醜惡風尚,尚具一定現實意義。
《賣花聲·懷古》寫戰爭帶給人民的苦維,表現同情人民的思想,實屬難能可貴。創作上重形式格律,講求鍊字琢句,對仗工整,且使用詩詞句法,常愛擷取前人詩詞名句,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到散曲質樸淺俗的本色。惟寫自然風景細緻清麗,很富美感。
《一枝花·湖上晚歸》是其代表作。所作散曲由於表現了閒適放逸的情趣和清麗典雅的風格,頗為明清以來的封建文人所推重。《太和正音譜》稱“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艷”。明李開先則稱“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社”。可見其影響之大。著有《今樂府》、《蘇堤漁唱》、《吳鹽》、《新樂府》4種,近人輯有《小山樂府》6卷行世。
寨兒令·次韻懷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