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早在2002年,由當時江西省畜牧獸醫局和寧都縣畜牧獸醫局共同承擔起草制定了江西省地方標準《寧都黃雞品種》(DB36/T 384),確實為當時的寧都黃雞資源保種和開發利用起到很好的保護和促進作用。截至2019年,經過近17年的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並不斷提純復壯選育提高,隨著市場的開放,原地方標準已不適應寧都黃雞的資源保護和推廣套用,迫切需要制定新的寧都黃雞標準,以適應遺傳資源保護的需要。
編制進程
根據江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18〕55號檔案及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的催辦函要求,同時,江西省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關於畜牧業地方標準修訂工作的催辦函。為此,由江西農業大學牽頭,聯合寧都縣畜牧獸醫局對《寧都黃雞品種》(DB36/T 384-2002)進行修訂。地方標準《寧都黃雞》(DB36/T 384-2019)修訂任務於2018年9月下達後。該標準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並歸口。
江西農業大學在標準修訂任務下達後,成立標準起草小組,負責標準的制訂和資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按照“實用性、普及性、可操作性、科學性、合理性”的原則,通過在對已有寧都黃雞的產地進行資料和實地考察,同時通過對保種核心群開展體重、體尺、屠宰、生長和繁殖性能的測定,對比原有標準各項指標的參考值進行分析,編制了該標準。
為使該標準更具科學性、客觀性和適用性,結合收集到的標準、檔案和技術研究資料,經編寫組討論、分析和修改,於2019年4月底形成了徵求意見稿,並編制了該標準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2019年12月27日,地方標準《《寧都黃雞》(DB36/T 384-2019)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0年6月1日,地方標準《《寧都黃雞》(DB36/T 384-2019)實施。
修訂依據
修訂情況
地方標準《《寧都黃雞》(DB36/T 384-2019)代替《寧都黃雞品種》(DB36/T 384-2002),與《寧都黃雞品種》(DB36/T 384-2002)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標準更名為寧都黃雞;
增加了規範性引用檔案、原產地要求、體尺性能和蛋品質性能及各項性能測定的方法要求;增加了成年公雞、成年母雞和群體的照片;
將“品種特徵特性”拆分為“體型外貌”、“體重和體尺”和“生產性能”三部分;其中“生產性能”又包括“生長性能”、“屠宰性能”和“繁殖性能”;
更新了各項性能指標值或範圍;
刪除了“種雞評級標準”和“種蛋、種雛出場標準”。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江西農業大學、寧都縣畜牧獸醫局、寧都縣麒麟禽業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劉三鳳、李文、毛輝榮、李興輝、郭小鴻、何清華、楊德茂、熊桂花、黃麟生、陳開豐,萬磊。
標準目次
前言 | |
---|
1 範圍 | |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
---|
3 品種來源及特性 | |
---|
4 體型外貌 | |
---|
5 體重和體尺 | |
---|
6 生產性能 | |
---|
7 測定方法 | |
---|
附錄A(規範性附錄)寧都黃雞圖片 | |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寧都黃雞》(DB36/T 384-2019)規定了寧都黃雞的品種來源和特性、體型外貌、體重和體尺、生產性能和測定方法。該標準適用於寧都黃雞品種。
引用檔案
NY/T 823 家禽生產性能名詞術語和度量統計方法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寧都黃雞》(DB36/T 384-2019)的制定,規範了寧都黃雞市場和產品質量標準,既有利於寧都黃雞品種資源的保護,也有利於寧都黃雞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產業化發展,以保證寧都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該標準頒布實施後可為寧都黃雞品種鑑定、保護和利用提供標準和規範,為寧都黃雞產業化生產提供依據,以便規範產品的生產和滿足市場需求,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