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濠之亂

寧王之亂一般指本詞條

宸濠之亂又稱寧王之亂寧王叛亂,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的叛亂,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僅過四十三天,最後由贛南巡撫王守仁(王陽明)平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宸濠之亂
  • 別名:寧王之亂
  • 性質:爭奪皇位的叛亂事件
  • 時間:1519
背景,過程,朱宸濠起兵,王守仁平叛,明武宗親征,影響,民間波動,地方混亂,推進改革,削弱宗族,軼事典故,藝術作品,

背景

寧王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孫,即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後裔。起初,封為上高王。弘治十年(1497年)襲封於南昌,弘治十二年(1499年)襲封寧王。正德二年(1507年),朱宸濠先後賄賂太監劉瑾及佞臣錢寧、伶人臧賢等,恢復已裁撤的護衛,蓄養亡命,隨意殺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員和無罪百姓,強奪官民田產動以萬計,並劫掠商賈,窩藏盜賊,密謀起兵。又企圖以己子入嗣明武宗,以取得皇位。太監張忠、御史蕭淮等先後告發朱宸濠之罪行,明武宗因下旨收其護衛,令其歸還所奪之田。

過程

朱宸濠起兵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帝朱厚照西巡歸來後,又欲下江南,並週遊天下,為了諫阻南巡,惹起一場朝臣大請願。於是,懷有野心的寧王朱宸濠藉口明武宗荒淫無道,是年六月十四日興兵,殺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革正德年號。以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以王綸為兵部尚書,集眾號稱十萬,並發檄各地,指斥朝廷。七月初,又以其部將守南昌,自率舟師蔽江東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帥舟師下江,攻安慶,欲取南京。
平定叛亂的王守仁平定叛亂的王守仁

王守仁平叛

汀贛巡撫僉都御史王守仁聞變,舉兵勤王,會齊各地軍兵,於七月二十日攻克南昌。朱宸濠聞訊,回救南昌,二十四日與王守仁軍相遇於南昌東北的黃家渡,叛軍敗退八字垴。二十六日 ,明軍以火攻,宸濠大敗 ,將士焚溺而死者3萬餘人 ,宸濠與其世子、郡王,及李士實、劉養正、王綸等皆被擒。

明武宗親征

八月,王守仁捷報尚未送達北京,明武宗自稱“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於八月二十二日率萬餘官兵南下“親征”。後到達涿州時,王守仁捷報傳至,但明武宗仍一意南征。明武宗身邊的嬖倖甚至建議將朱宸濠放回鄱陽湖裏,讓明武宗生擒,以展示皇帝威信,為了將平叛功勞延及到明武宗及其諸幸臣,正德十五年(1520年)閏八月,王守仁不得已將擒獲的朱宸濠押至南京,獻給明武宗,名曰“獻俘”,武宗與諸近侍身著戎服.擺開作戰的陣勢,將朱宸濠除去桎梏,釋放在軍隊的包圍圈中,然後伐鼓鳴金而擒之,重新給他戴上枷鎖,列於隊伍前面,作凱旋狀而歸。十二月,朱宸濠被押至南京。但明武宗直到次年十月方才班師。十二月,武宗在通州處死朱宸濠,除寧王之藩。
寧王失敗的原因,固然與其實力弱,孤立無援和不得民心有關,但也有軍事方面的失誤。顧祖禹在軍事地理巨著《讀史方輿紀要》中分析認為,軍事布置失當,先是沿江強攻安慶,後又回師救援南昌,前後都不進圖金陵,兩步錯棋是寧王失敗的主要原因。

影響

民間波動

寧王叛亂是統治階級內部所進行的一場皇權爭奪戰,它對明朝的政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首先,叛亂給江南尤其是南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社會的混亂,也導致了明武宗統治的結束。寧王叛亂雖然僅43天就宣告失敗,然而,朱宸濠在江西的聚斂刻薄及其叛亂的直接破壞,使江西人民深受其害,正如王守仁在杭州向提督軍務太監張永所陳述的江西兵亂後的困敝:“江西之民,久遭濠毒,今經大亂,繼以旱災,又供京邊軍餉,困苦既極,必逃聚山谷為亂。”而明武宗的南下巡遊,又使這種災難得到進一步的加深。在朱宸濠起兵之時,明武宗以親自率兵征討為由,開展了一場空前的南下出巡遊樂活動。一路上遊山玩水,捕魚打獵。每到一個地方,文武百官需戎裝步行迎送車駕,隨行的幸臣江彬還不時傳旨征索財物,稍不如意,則羞辱、毆打地方官吏。又派兵士四出至百姓家,矯傳上旨,索取鷹犬、珍寶、古玩,甚至夜半闖入民宅搶奪婦女,造成江南一帶民間洶洶不安,苦不堪言。
明武宗明武宗

地方混亂

王守仁等擒獲朱宸濠;也受到幸臣們的嫉妒,他們一面以搜捕宸濠餘黨為由,到江西大行株連誣陷,屠戮無辜,甚至連平叛有功的吉安知府伍文定也被抓來捆綁;一面製造流言,污衊王守仁“與宸濠通謀,慮事不成乃起兵”。當王守仁從南昌出發,準備將朱宸濠獻給明武宗時,他們又屢屢遣人進行阻止,要求王守仁把朱宸濠釋放在鄱陽湖地區,“待上自擒之”。明武宗一行的所作所為,造成了江西地方人人自危,社會極端混亂。

推進改革

此事件也促成了明朝統治者政治改革的進行。自明武宗逝世到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期間有37天是由內閣首輔楊廷和總攬朝政,面對叛亂初定及各地農民起義的嚴峻形勢,楊廷和用頒發明武宗遺詔、皇太后懿旨和明世宗登基詔書的辦法,進行了一些改革。如:停京師不急工務,裁汰錦衣衛、內監局旗校工役人數,減少漕糧,驅逐因恩幸得官者等,這些改革有一定的進步性。及至明世宗即位後,在楊廷和改革的基礎上繼續進行了一系列的善政,政治方面有:逮捕武宗年間作惡多端的宦官;革傳升官;盡罷“諸鎮守內官”;開放言路,命群臣陳民間利病。經濟方面有:罷除額外的徵收,以減輕百姓的負擔;對受災地方採取修義倉、置義田、行和糴代賑等辦法;清理莊田等。這些善政對革除明武宗時期的弊端,緩和各種社會矛盾產生了一定的作用。

削弱宗族

再次,徹底了結了歷代寧王與皇帝間的虬結。從高祖朱權開始,歷代寧王與朝廷之間的矛盾重重。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時,為謀得大寧諸軍的助戰,用計挾制寧王朱權,使大寧邊軍俱聽其指揮,朱棣還哄騙朱權:“事成,當中分天下。”燕王即皇帝位後,寧王要求改封蘇州、錢塘等南方地方,均遭朱棣拒絕,寧王與皇帝間的矛盾由此而生。朱權死後,其孫朱奠培嗣位,因“增造宮殿及派歲祿於進府縣,奏請南昌城內東、西二湖”,被時任左布政使的崔恭抵制而生怨恨,“遂劾奏(崔)恭不法,恭與按察使原傑亦奏奠培私獻惠二王宮人,逼內官熊璧自盡。按問皆實,遂奪護衛”。削去寧王護衛,改為南昌左衛,使自朱權以來與朝廷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朱宸濠反叛失敗後,正德十五年十二月,朱宸濠在通州被處死,並遭到了焚屍揚灰的下場,既而明政府廢除寧王封國。經過這次劇烈的變故,寧王府這支宗族終於歸於平靜,徹底安於眼前的地位和處境。

軼事典故

曾於《王陽明集》中見有江西九姓漁戶的記載,諗知這一種水上浮家的九姓漁戶,不僅存在於浙江,也存在於江西,此也和此次的叛亂有關。

藝術作品

2001年7月《機靈小不懂》(16集、23—29集),沈曉海飾朱宸濠,聶遠飾明武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