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概況
寧波明朝藏書樓,
中國古代供藏書和閱覽圖書用的建築,宋朝以後,民間開始建造藏書樓。寧波作為中國歷史名城之一,擁有包括天一閣在內自明代建築的多個藏書樓,也是現存最早藏書樓的所在城市。
各處藏書樓
童氏“石鏡精舍”
童氏“石鏡精舍” 寧海人,童伯禮兄弟為紀念已故父親而建造。石鏡精舍藏書千餘卷,使子弟講習其中。明建文年間(1399-1402)侍講學士方孝孺曾在此講學。永樂元年(1403),方孝孺因不肯為明成祖起草登極詔書而被誅滅十族(方之九族及方之學生),凡八百七十人,童伯禮兄弟也在其中。為此,“石鏡精舍”從此冷落。至童伯禮十七代孫從新修復。(《寧海私人藏書樓稿》)
胡萬陽“南國書院”
胡萬陽“南國書院”,胡萬陽,字功復,明寧海人。諸生。鼎革後,築“南國書院”於台屏山,藏書甚富,誦讀不出戶,自號龍南居士。(《寧海私人藏書樓稿》)
金華家藏書
金華家藏書,金華,字宗實,明初鄞縣人。日座狹小的屋子裡,寄情於詩經,一生校訂藏書萬餘卷。(《浙江通志》)
袁忠徹“瞻袞堂”
袁忠徹“瞻袞堂”,袁忠徹(1377-1459),字公達,又字靜思,明鄞縣人。家住今寧波市西門外,父子相術起家。其父袁琪曾因預言堅定燕朱棣奪取帝位決心之故,朱棣登極後,袁琪遂被拜為太常寺丞。故袁家乃故家舊族。袁忠徹好學,博涉多聞,明成祖時被封為“尚寶司少卿”,日與官宦文士磨礪諷詠,其瞻袞堂藏書甚富。(《鄞縣通志》)
豐坊“萬卷樓”
豐坊“萬卷樓”,豐坊,明
嘉靖二年(1523)進士,字存禮,後更名道生,又字人翁,別號南禺外史,鄞縣人,官至禮部主事。出身藏書世家,其家藏書起自北宋。宋南渡後,曆元迄明,代有聞人,收藏愈富。豐道生繼承祖業,曾出賣田地千餘畝,全用於購買法書名帖。其家“萬卷樓”處於馬園巷。累藏圖籍數萬卷,有唐賀秘監《千字文》、《孝經》、《龍瑞宮記》和許多宋元珍貴刻本、抄本、碑帖,乃海內墨寶。惜性怪僻,只知買書讀書,不理家業,加之治學欠嚴謹,景況日衰。晚年心疾多病,窮困潦倒,藏書管理鬆弛,所藏宋版書與珍貴抄本為其門生之輩及鄰里竊去者幾乎十之有六,餘存無幾。其後又遭火災,剩餘部分賣給范欽。其著作有《〈易〉辯》、《古書世學》、《〈魯詩〉世學》、《〈春秋〉世學》、《〈詩〉說》等。
張瑞“甬州書莊”
張瑞“甬州書莊”, 張瑞為元張文英之裔孫,鄞縣人。甬洲書莊藏書萬卷,張瑞隱居其中為子侄講學。(《鄞縣通志》)
范欽“天一閣”
范欽“天一閣”,范大澈“西園” 大澈系范欽侄子。字子宜,又字子靜。26歲跟范欽到京師,後留為塾師,補國子監生三年。37歲起七奉璽書,出使外國,進秩二品。生平酷嗜抄書,每見人有寫本未傳者,必苦求借之。居長安時,雇抄書人多至二三十人。尤嗜書法名畫,凡唐宋以來各家名畫,還有印章和外國作品,諸方蒐集,足跡幾遍及全國,一生網羅書法名畫、印章獨多。僅印章即收有四五千種。藏書之富幾與天一閣相埒。晚年歸鄉安居鄞城西,建西園於前莫家卷,內設“臥雲山房”、“寶墨齋”藏書,翻經閱史,品畫評書,歷二十年。當初,他常去天一閣借抄,然天一閣章法甚嚴,不順其意,拂袖而回,決意遍搜海內異書秘本,不惜重金購之,充其家藏。每逢得異書而知天一閣未備者,特備酒菜恭請叔父范欽到西園,並特地把所得異書置於案上,范欽見書詫異,知其用意,默然而去。西園藏書在清初尚有殘存,至乾隆年間已不可問。(《鄞縣通志》) 范汝梓家藏書 汝梓為范大澈侄子,從小由范大澈撫養。好藏書與大澈相同,家藏四部典籍之富,與天一閣、西園鼎足,然早湮滅。(《鄞縣通志》)
陳朝輔“四香居”
陳朝輔“四香居” 陳朝輔,鄞縣人,居鄞城竹湖(今帶河巷)。嗜藏書,築“四香居”、“雲在樓”、“桂松軒”、極林泉之勝,晚年隱退其中。藏書之富,僅次於天一閣。其子自舜精於國小,凡《字彙》、《古今韻略》諸書,有一字未經搜入者,一一為之補輯,亦喜購書,故收藏益富。(《鄞縣通志》)
陸寶“南軒”
陸寶“南軒”, 陸寶,字敬身,一字青霞,號中條。明末清初鄞縣人。建“辟塵居”於鄞城月湖畔(今桂井巷1~10號),內設南軒書屋,藏書甚富,多善本,僅亞於范氏天一閣與陳氏四香居。後為抗擊清軍入關,陸寶將全部家產捐輸軍餉,披髮遁入山林,藏書四散。全祖望在其飄零之後收拾,得其宋刻版開慶、寶慶四明二《志》及《草廬春秋纂言》,皆屬海內孤本。著有《霜鏡辟塵》、《悟香》等集。(《鄞縣通志》、全祖望《鮚埼亭集》)
周人龍家藏書
周人龍家藏書 周人龍,明鄞縣人,北宋理學中“濂溪學派"周敦頤之五世孫。生平鑽心研習字學,凡秦漢碑刻至唐書法,必探其精。為人博學能書,曾參與修《永樂大典》。性喜蓄異書。對珍藏版本,向其子交代說“寧薄吾木以易之"。(《鄞縣通志》)
余有丁“五柳莊”
余有丁“五柳莊” ,余有丁,明鄞縣人,官至宰相。告病辭官回鄉後於東湖一古洞外構築亭榭,門外種五棵柳樹,故名五柳莊。明神宗御書“名山洞府”賜之。其藏書處為“覺是齋”。覺是齋有房屋七楹,一楹藏書。余有丁生平校書嚴謹,南監本二十一史尚有其校刊之題識。(《鄞縣通志》)
董世登家藏書
董世登家藏書 董世登家居麗江之畔,富有藏書,園廬花竹,也極一時之勝。子守諭晚年困守書園,苦心《易》學,聚古今言《易》數十家,考其異同,抄積成帙。至孫道權家遭火災,三代藏書盡毀。(《鄞縣通志》)
朱勛“五嶽軒”
朱勛“五嶽軒” 朱氏是鄞縣世家舊族,朱勛與明文學家王世貞友好,素性嗜古。“五嶽軒"收藏先代彝順名物甚多。蘇州府《好事家簿目記》述:“是物藏甬上朱氏不可屈指"。全祖望《甬上耆舊傳》述:“五嶽軒圖書法物甲於天下”。其子陛,孫釴,曾孫泂都能繼承其業,尤其孫釴鑑別古玩,半面瞭然,特具神眼。惜所藏法物圖書迄清朝年間遭大火盡喪。(《鄞縣通志》、《江浙藏書家史略》)
朱獻臣“小五嶽軒”
朱獻臣“小五嶽軒” 朱獻臣為朱勛孫子釴之族人,原名廷釒龍,字餘古。明末清初值世亂而諸家法物多失散之際,朱獻臣一一收拾善藏,故所藏法物圖書一時有“小五嶽軒"之稱。(《鄞縣通志》)
諸來聘“昌古齋”
諸來聘“昌古齋” 諸來聘,字九徽,初名學聖,明末餘姚人。好學嗜古,建“昌古齋”藏書萬卷。著有《精思樓詩集》。(《餘姚六倉志》) 元明代藏書樓
謝三賓“博雅堂”
謝三賓“博雅堂” 謝三賓,鄞縣人,官至太僕寺卿。辭官歸來後在月湖濱(今寧波謝家巷)築“天賜園”,其書室稱“博雅堂”,收藏之富幾與其師錢謙益“絳雲樓”相等。清兵入關後,把書遷於密林山寨,將大冊圖書蘸上油,短小圖書用棉花包上,一炬了之。其所藏海內珍本如宋版前後兩《漢書》,雖傳其後代子孫,但終於輾轉流入清朝延藏書閣。(《鄞縣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