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椿生

寧椿生,又名春生,譜名懋行,化名大老寧、老黃,1898年2月11日生於江西上饒縣湖村一個農民家庭。有姐妹兄弟4人,他排行第二。13歲時入本村私塾讀書兩年,後因家境日益窮困,被迫輟學。父親把他送到霞坊村李家店當學徒。

1926年,寧椿生謝師離店回家,在湖村李家灘開設了雜貨店。不久,城裡傳來了“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聲,像春雷催人覺醒,給人希望。他非常激動,跑到廣信府(上饒城)去察看形勢,盼望自己也能加入打倒軍閥統治的行列。

基本介紹

  • 本名:寧椿生
  • 別稱:又名春生
  • 字號:譜名懋行
  • 所處時代:民國
  • 出生地:江西上饒
  • 出生時間:1898年
  • 去世時間:1935年04月21日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1927年春,參加農民協會。次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8月,當選中共上饒特區委委員,領導湖村、李家灘等地的“兄弟會”準備武裝暴動,並發展黨的組織。 1930年2月,任上饒縣蘇維埃政府主席。1931年3月6日,出席贛東北特區工農兵代表大會,當選為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常務委員兼人民委員會主席、消費合作總社主任。為粉碎敵人對蘇區實行的經濟封鎖,派出幹練人員赴國民黨統治區採購急需的藥品和食鹽等物資,並建立秘密貿易通道。 1934年8月,率紅軍遠殖挺進隊赴安微黟縣支援柯村暴動。10月,任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兼財政部長。紅軍北上抗日後,與寧月生留在當地堅持鬥爭,積極配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行動。 1935年4月21日,在安徽太平縣地理溪被敵包圍,被捕後在屯溪壯烈犧牲。

人物事跡

1930年初,方誌敏領導的信江紅軍迅速發展,第一次攻下了上饒城,極大地鼓舞了上饒縣人民的鬥志。湖村和相繼成立了蘇維埃政府的茗洋、羅橋、清水、高南峰等地連成了一塊縱橫80多里的紅色區域。不久,寧椿生、胡翠芳等便籌備成立縣蘇維埃政府。2月,經信江蘇維埃政府批准,上饒縣蘇維埃政府在松樹畈宣告成立,寧椿生被選為上饒縣首屆蘇維埃政府主席。
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後,為了發展蘇區經濟,寧椿生一方面帶領農民掀起了生產高潮,在湖村、清水等地還開辦了造紙廠、紡紗廠、熬硝廠等;另一方面又在楓嶺頭、大路口開設蘇區對外貿易局,把蘇區盛產的茶油、茶葉、土紙、木竹、山貨等賣給白區商人,白區商人又運來食鹽、布匹、電筒、煤油等蘇區軍民的必需品。這樣,不僅搞活了蘇區經濟,而且起到了向白區民眾宣傳蘇區政策的作用。後來白區的一些商人和手工業者也紛紛投奔到蘇區來。
1931年3月6日,贛東北特區工農兵代表大會在葛源召開,寧椿生率領上饒縣代表團出席了會議,並被選為贛東北特區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他還兼任了消費合作總社主任。國民黨反動派對蘇區實行經濟封鎖,蘇區的食鹽、醫藥一時非常緊缺。寧椿生想盡一切辦法,既派出堅定而又幹練的同志到邊區——浙江華埠等地建立秘密貿易路線,購進食鹽,又多次化裝成商人深入敵占區玉山、衢州、河口鎮、景德鎮等地採購藥品等急需物資。他機智勇敢,一心為革命工作的精神深得方誌敏的讚賞,親切地稱他為“椿生老闆”。
1934年初,為了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圍剿”,閩浙贛省委作出了“保衛基本蘇區,創造新的蘇區”、“開闢皖南300里游擊戰爭,變皖南為新蘇區”的戰略部署,省委決定派寧椿生帶領一批同志赴皖南開闢新區工作。他化裝成串鄉賣布的貨郎,改名“老黃”,到皖南視察地形道路,了解民情,掌握敵情,建立秘密聯絡點。
8月,皖南的劉毓標、寧月生已經與較早在皖南開展工作的韓錦候、儲高場、洪和尚、方再興等匯集在一起,建立太平中心縣委,他們以柯村為活動中心,準備舉行暴動。就在行將暴動的前夕,寧椿生帶領300餘人槍的紅軍游擊大隊,從江西的九里、興田出發,經過轉戰到柯村。游擊大隊與暴動農民連續作戰,乘勝追擊,擊潰盤踞在茅山嶺的國民黨大平縣自衛隊和雷湖、汪村等地的敵保全隊。
柯村暴動後,寧椿生即向參加柯村暴動的幹部傳達閩浙贛省委指示,研究暴動後黨組織的發展和蘇維埃政權建設問題。
10月,在柯村召開民眾大會,成立皖南蘇維埃政府,寧椿生擔任主席兼財政部長。接著,各縣、區相繼建立蘇維埃政府。
寧椿生夜以繼日地工作,在一個月時間裡,以柯村為中心的東西50里、南北30里範圍內,600多戶的貧苦農民先後分得了近5000畝田地。在此期間,他還主持舉辦了工會、農會、白區工作訓練班,為皖南蘇區培養了一大批革命的骨幹力量。
為了有力地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進攻,寧椿生逐村逐戶動員農民參加游擊隊,組織農民團、赤衛隊等武裝來保衛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他還主持成立了統一的皖南軍事鬥爭領導機構——中國工農紅軍江邊特區司令部。
10月,由紅七軍團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隊抵達皖贛邊,國民黨反動政府調集了5萬部隊來浙江、安徽邊界圍困阻截。形勢急劇變化,給剛剛成立的皖南蘇維埃政權以沉重的軍事壓力。寧椿生一面加緊籌糧工作,一面努力做好迎接和慰問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各項準備。
這年底,紅七軍團和紅十軍合併為紅十軍團,重新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到達皖南,在潭家橋戰役失利後匯集在柯村。寧椿生組織蘇區軍民熱烈歡迎紅軍,妥善安置了幾百名傷員。
方誌敏在柯村召集寧椿生等皖南負責同志開會,分析了鬥爭形勢,指出皖南蘇區軍民必須轉變鬥爭方式——堅持游擊戰爭。同時決定留下先遣隊一個偵察營加強皖南遊擊隊,牽制敵人,配合紅軍衝破敵人的包圍。
兩天后,國民黨第二十一師追至柯村,燒殺搶掠,使游擊隊遭受到嚴重損失。為了保護皖南這支革命武裝,寧椿生毅然決定,讓劉毓標帶領游擊隊跳出敵人包圍圈,去找閩浙贛省委,而他自己則與寧月生等留下堅持鬥爭,隱蔽在黟縣裡溪山林中。寧椿生與寧月生在這一時間的鬥爭生活非常艱苦,被皖南民眾贊為“餓不死的大小老寧。”
1935年1月,北上抗日先遣隊失敗,方誌敏被俘,閩浙皖贛根據地形勢急劇惡化。在嚴峻形勢下,江邊特委書記王弼叛變,向敵人供出皖南組織的全部情況,國民黨軍第二十一師再一次圍困柯村,進行殘酷“清剿”。
1935年4月21日早晨,敵人包圍了里溪,放火燒山,寧椿生在子彈打光、腿部負傷後被捕。同時被捕的通信員李常青暴露了寧椿生是原閩浙省委執委、皖南蘇維埃政府主席的真實身份,敵人欣喜若狂,在《徽州日報》上連日刊載寧椿生被捕訊息。
敵人把寧椿生押到屯溪監獄,使出各種伎倆,進行威逼誘降。屯溪保全司令汪漢臨監勸降,許以高官厚祿,遭寧椿生拒絕。敵人惱羞成怒,施酷刑。寧椿生毫不動搖,終被敵人秘密殺害,年僅37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