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陸相泥盆系及其生物群

《寧夏陸相泥盆系及其生物群》是由中國地質博物館、寧夏地質礦產局、寧夏地質礦產局區調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潘江、霍福臣、曹景軒、顧其昌、劉時雨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陸相泥盆系及其生物群
  • 成果登記號:19880104[02575]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博物館、寧夏地質礦產局、寧夏地質礦產局區調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880104[02575]
項目名稱
寧夏陸相泥盆系及其生物群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寧夏地質礦產局、寧夏地質礦產局區調隊
主要完成人
潘江、霍福臣、曹景軒、顧其昌、劉時雨
主題詞
寧夏;陸相泥盆系;生物群

成果摘要

寧夏中、上泥盆統出露廣泛,剖面層序完整,構造簡單,接觸關係清楚,生物化石研究並建立了石峽溝等寧夏陸相泥盆系的代表剖面。1.對研究區內泥盆特別是新發現和新命名的中泥盆世末期地殼運動--“寧夏運動”作了充析了該區泥盆紀沉積建造的特徵;對於祁連褶皺帶與華北地台界線的劃。2.該區的盔甲魚類為我國西北地區及晚泥盆世的首次發現;所獲擬瓣其地理分布,同時也表明石峽溝組與海口組相當,時代屬吉維特期;發化石屬種豐富(計三科三屬),第一次找到和描述了漿鱗魚科中寧漿鱗魚、小頭漿鱗魚、西夏漿鱗魚、中衛漿鱗魚、香山漿鱗魚等。漿鱗魚屬在屬首次發現。因此,石峽溝剖面將成為世界已知的漿鱗魚屬種較多、保之一。此外,牛首山溝鱗魚也是在西北地區的首次發現;斯氏中華魚在組與植物化石同層產出,不但是該屬在西北地區的新產地,同時也揭示國以及其它地區將被進一步發現的可能。3.古植物的研究進展亦較突出種和眾多未定種,其中新屬Ningxiaphyllum為首次採獲。4.泥盆紀小孢子屬首次發現,但尚未發現標誌性屬種,目前還較確切作出時代結論。研究表明,中泥盆世採樣地點的古緯度為7.9度,晚泥盆世約為-4.3度。物地層研究成果基本吻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