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通志社會科學卷(十八)》是寧夏通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寧夏通志社會科學卷(十八)
- 作者:寧夏通志編纂委員會
- ISBN:978-7-80238-270-1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方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02月
- 編纂人員:張萬濤、吳海鷹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卷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按照《寧夏通志》編纂總體要求,在編纂內容上堅持存真存實,力求融思想性、時代性和資料性的統一。
作品目錄
封面
寧夏通志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志編審委員會(2006年7月調整)
寧夏通志編審委員會(2006年9月調整)
《寧夏通志·社會科學卷》編纂領導小組(2003年3月成立)
《寧夏通志·社會科學卷》編纂領導小組(2008年4月調整)
題詞
2004年8月,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為寧夏社會科學院題詞。
2001年1月15日,自治區黨委書記毛如柏為寧夏社會科學院題詞。
2005年10月,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朱佳木為自治區地方志辦公室題詞。
2004年8月31日,自治區主席馬啟智題詞。
1998年,自治區政協主席任啟興為寧夏社科院題詞。
1998年10月8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正偉題詞。
圖片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區劃圖
2004年2月13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左三)、自治區副主席馮炯華(左四)出席在寧夏社會科學院召開的學習《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座談會。
自治區主席馬啟智(中)聽取寧夏社會科學院工作匯報。
2001年1月15日,自治區黨委書記毛如柏(左四)在寧夏社會科學院檢查指導工作。
2002年4月23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東東(左四)在寧夏社會科學院考察調研。
2007年6月23日,自治區領導陳建國(右三)、楊春光(左三)、劉曉濱(右一)在寧夏社會科學院考察調研。
2007年4月3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春光(中)在寧夏社會科學院考察調研。
2008年5月22日,自治區副主席李堂堂(左三)在寧夏社會科學院檢查指導工作。
2008年5月,寧夏社會科學院領導布青滬、張進海、陳通明、張少明、郭正禮、朱鵬雲、劉天明研討方誌工作。
1984年,法學家吳家麟在寧夏大學舉行《憲法學》學術講座。
2007年6月2 3日,西夏學專家李範文、回族學專家楊懷中、史志專家吳忠禮參加全區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
2005年3月13日,西北第二民族學院與寧夏社會科學院科研合作協定書籤字儀式在銀川舉行。
2007年6月23日,全區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在銀川召開。
1998年10月13日~17日,首屆回族歷史與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在銀川舉行。
2003年9月9日~12日,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學術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2004年5月,《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回族卷》第一次編纂工作會議在銀川舉行。
2005年7月1日~3日,鄭和下西洋與文明對話國際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2005年9月5日,第二次回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2005年10月8日,首屆中國穆斯林旅遊暨經濟貿易協作研討會在銀川舉行。
2008年9月8日,首屆中國(寧夏)回商文化論壇在銀川舉行。
1995年8月22日~26日,首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討論會在銀川舉行。
2001年6月,寧夏社會科學院舉行《西夏語比較研究》、《党項與西夏資料彙編》首發式暨韓蔭晟先生從事學術研究60周年討論會。
2002年8月18日~22日,第六屆中國少數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國際會議在銀川召開。
2005年4月5日,西夏的歷史與文化報告會在銀川舉行。
2005年8月17日,第二屆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銀川舉行。
2008年11月8日,第三屆西夏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銀川舉行。
1988年1月25日,全區第一次地方志工作會議在銀川召開。
2001年7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召開全區地方志工作動員大會,部署通志、續修、年鑑編纂工作。
2002年8月16日,第十屆全國地縣級年鑑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2002年4月26日,首屆東西部合作(銀川)論壇座談會在銀川舉行,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出席。
2002年8月9日,中國西部經濟發展國際研討會在銀川舉行,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作學術報告。
2005年6月21日~23日,中國西部農村經濟與地區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在銀川舉行。
2006年9月19日~20日,2006寧夏社會發展論壇在銀川舉行。
2006年12月19日~20日,寧夏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2007年8月15日,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財政政策研究課題論證會在銀川舉行。
社會調查。
1999年6月16日,紀念浙江兒女支寧40周年暨東西部合作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1999年8月23日,西部大開發理論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2001年8月30日,中國法學會西部開發法律研究會2001年年會在銀川召開。
2002年7月11日,賀蘭山岩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研討會在西北第二民族學院舉行。
2003年8月27日~28日,寧夏社會科學院舉辦的首屆中國西部十二省區(市)社會科學院院長聯席會議在銀川召開。
2004年11月9日,寧夏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理論研討會在銀川召開。
2006年9月19日,首屆西部法治論壇在銀川舉行。
2006年9月27日,語言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寧夏大學舉行。
2007年8月21日,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寧夏專場報告會在銀川舉行。
著名汝窯專家趙青雲教授學術報告會在銀川舉行。
1983年11月,銀川地區理論討論會在銀川召開。
1992年9月,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第五次社科期刊工作交流會在銀川召開。
1998年12月14日,寧夏社會科學界第三次代表大會在銀川召開。
1980年12月,寧夏歷史學會成立。
1985年1月24日,自治區地方志編審委員會成立。
1992年7月10日,自治區地方志協會成立。
2003年4月10日,寧夏國史學會成立。
寧夏經濟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理事會成立大會在銀川舉行。
2003年6月25日,寧夏年鑑協會成立。
2006年5月23日,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北方語言研究院成立。
1999年9月14日,寧夏社會科學院在開展建院2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舉行慶祝寧夏解放50周年暨邁向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2001年2月12日,寧夏社會科學院舉行《回族研究》創刊10周年座談會。
2004年9月23日,寧夏社會科學院建院25周年慶祝大會在銀川舉行。
2005年3月18日,寧夏大學舉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匯報座談會。
2005年11月18日,寧夏大學舉行寧夏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綱要意見徵集暨進一步繁榮寧夏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座談會。
2007年10月29日,黨的十七大精神與寧夏跨越式發展理論開討會在銀川召開。
2008年5月18日,全區首次地方志宣傳日活動在銀川舉行。
2006年8月8日,寧夏人口學會舉行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
2006年12月11日,寧夏檔案學會舉行學術研討會。
2007年4月6日,寧夏金融學會舉行常務理事會工作會議。
2001年11月17日,寧夏語言學會舉行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
2001年12月24日,《寧夏年鑑》(2001)創刊號首發式在銀川舉行。
2005年10月14日,由自治區人民政府舉行的全區地方志工作表彰大會在銀川召開。
2001年11月1日,寧夏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銀川召開。
2001年12月18日,寧夏社會科學院與聖雪絨國際企業集團合作創辦的聖雪絨西夏研究院成立大會在銀川舉行。
寧夏高校圖書館學術研討會。
2004年12月22日,寧夏法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在銀川召開。
2006年8月27日,中國稅務學會舉行“工業反哺農業的稅收政策研究”課題研討會。
2002年12月,寧夏社會科學院舉行《2001—2002寧夏經濟社會藍皮書》首發式。
2007年7月10日,《2007年寧夏文化藍皮書》首發式在銀川舉行。
2008年9月5日,《回族典藏全書》首發式在銀川舉行。
回族、伊斯蘭教研究成果。
西夏學研究成果,其中《夏漢字典》於2002年獲吳玉章人文科學優秀獎。
寧夏社會科學院資助出版的部分文庫叢書。
現買問題研究成果。
哲學、書法理論研究成果。
整理出版的歷代地方志書。
地方歷史研究成果。
20世紀80年代以來,寧夏公開出版的部分新編志書。
照片附圖
1992年~1999年,余振貴、張永慶、陳育寧等社科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分別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2006年12月,寧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尹旭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理論獎”二等獎。
2003年1月,《寧夏社會科學》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
1997年6月,牛達生獲中華藝術協會畢升獎。
2005年4月15日,伊朗駐華大使館文化處與寧夏社會科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2005年7月3日,伊朗穆拉·薩德拉伊斯蘭哲學研究基金會、中國寧夏社會科學院合作意向簽署儀式在銀川舉行。
2006年8月18日,中日專家學者農村生態經濟研究座談會在銀川舉行。
2008年2月23日,寧夏社會科學院學術代表團赴日本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2008年11月8日,寧夏社會科學院學術專家與俄羅斯專家進行學術交流。
2006年1月13日,《寧夏通志》編纂情況通報會在銀川召開。
2006年3月24日,自治區地方志編審委員會、寧夏通志編纂委員會舉行《寧夏通志·社會科學卷》評審會。
2003年1月,《寧夏社會科學》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社科期刊頒獎儀式在銀川舉行。
總序一
總序二
序
《寧夏通志》凡例
《寧夏通志·社會科學卷》編輯說明
目錄
概述
紀事
第一篇 哲學研究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研究
第二節 毛澤東鄧小平哲學思想研究
第三節 其他研究
第二章 哲學史研究
第一節 中國哲學史研究
第二節 外國哲學史研究
第三章 邏輯學倫理學美學研究
第一節 邏輯學研究
第二節 倫理學研究
第三節 美學研究
第四章 心理學研究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研究
第二節 普通心理學研究
第三節 實用心理學研究
第五章 伊斯蘭哲學研究
第一節 外國伊斯蘭哲學研究
第二節 回族伊斯蘭哲學研究
第二篇 科學社會主義研究
第一章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國際共運史研究
第一節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研究
第二節 國際共運史研究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建設研究
第一節 綜合研究
第二節 思想建設研究
第三節 組織建設研究
第四節 作風建設研究
第三章 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研究
第一節 毛澤東思想研究
第二節 鄧小平理論研究
第三篇 經濟學研究
第一章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
第一節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研究
第二節 社會主義經濟成長方式研究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分配關係研究
第四節 社會主義消費研究
第二章 部門經濟學研究
第一節 工業經濟學研究
第二節 農業經濟學研究
第三節 第三產業經濟學研究
第四節 畜牧業經濟學研究
第三章 專業經濟學研究
第一節 發展戰略學研究
第二節 民族經濟學研究
第三節 經濟地理學研究
第四節 社會經濟統計學研究
第五節 資源經濟學研究
第六節 數量經濟學研究
第七節 人口經濟學研究
第八節 會計與審計學研究
第九節 財政與稅收學研究
第十節 金融學研究
第十一節 價格學研究
第四章 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研究
第一節 中國經濟史研究
第二節 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史研究
第四篇 歷史研究
第一章 中國古代史研究
第一節 統一王朝歷史研究
第二節 分裂時期歷史及其他研究
第二章 中國近代史研究
第一節 綜合研究
第二節 辛亥革命研究
第三節 董福祥研究
第三章 回民反清鬥爭與西北回族軍閥研究
第一節 回民反清鬥爭研究
第二節 西北回族軍閥研究
第四章 中國現代史研究
第一節 紅軍長征與西征巨觀研究
第二節 抗日戰爭史研究
第三節 西北開發與社會問題研究
第四節 陝甘寧邊區與寧夏建省研究
第五章 世界史研究
第一節 世界古代史研究
第二節 世界近現代史研究
第五篇 西夏學研究
第一章 西夏學綜合研究
第一節 學科建設與綜合研究
第二節 史料整理與文獻研究
第三節 西夏語言文字研究
第二章 西夏社會歷史研究
第一節 党項民族與社會研究
第二節 西夏政治史研究
第三節 西夏經濟史研究
第四節 西夏軍事與地理研究
第五節 西夏文化研究
第三章 西夏文物考古研究
第一節 西夏王陵考古研究
第二節 西夏其他文物考古研究
第六篇 回族學伊斯蘭教及其他
第一章 回族學研究
第一節 回族歷史研究
第二節 回族社會政治研究
第三節 回族經濟生活研究
第四節 回族教育研究
第五節 回族文化研究
第六節 回族人物研究
第七節 回族古籍整理及研究
第二章 伊斯蘭教研究
第一節 伊斯蘭教史研究
第二節 伊斯蘭教派與門宦研究
第三節 伊斯蘭教經典研究
第四節 伊斯蘭教經濟研究
第五節 伊斯蘭文化研究
第三章 民族理論及其他民族宗教研究
第一節 民族理論研究
第二節 其他民族宗教研究
第七篇 地方史志編纂與研究
第一章 地方史研究
第一節 資料整理研究
第二節 綜合類研究
第三節 政治史研究
第四節 經濟史研究
第五節 文化教育史研究
第六節 軍事史研究
第七節 民族史研究
第八節 陝甘寧邊區史研究
第九節 歷史人物研究
第二章 方誌年鑑編纂與研究
第二節 機構與修志隊伍
第二節 舊方誌編纂與整理
第三節 新方誌編纂
第四節 方誌資料蒐集與整理
第五節 方誌研究與利用
第六節 志稿評審與志書評獎
第七節 年鑑編輯
第三章 寧夏中共黨史研究
第一節 資料徵集及研究
第二節 綜合研究
第三節 黨組織創建及早期革命活動研究
第四節 紅軍長征會師寧夏和西征寧夏研究
第五節 寧夏地區抗日鬥爭研究
第六節 解放寧夏問題研究
第七節 社會主義時期研究
第八節 革命英烈與中共黨史人物研究
第八篇 法學和社會學研究
第一章 法治與法制建設研究
第一節 法制建設思想與依法治國方略研究
第二節 地方法制建設研究
第三節 社會保障法制研究
第四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問題研究
第二章 法學研究
第一節 法學基礎理論研究
第二節 憲法學研究
第三節 民法婚姻家庭法學研究
第四節 經濟法學研究
第五節 刑法學研究
第六節 訴訟法學研究
第七節 監獄法學與勞動教養法學研究
第八節 民族法學研究
第九節 伊斯蘭法研究
第三章 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人口問題研究
第二節 社會問題研究
第三節 社會組織與社會群體研究
第四節 社會發展研究
第五節 扶貧開發問題研究
第六節 老齡婦女問題研究
第七節 青少年犯罪問題研究
第九篇 考古學研究
第一章 史前考古與研究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考古研究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
第二章 歷史時期考古研究
第一節 先秦時期考古研究
第二節 秦漢時期考古研究
第三節 北魏北朝隋唐時期考古研究
第四節 宋代以後的考古研究
第三章 岩畫發現和研究
第一節 岩畫發現
第二節 岩畫研究
第十篇 語言文學藝術研究
第一章 語言研究
第一節 語言學理論研究
第二節 古漢語研究
第三節 現代漢語研究
第四節 方言研究
第五節 套用語言學研究
第六節 外國語研究
第二章 文學研究
第一節 文學理論研究
第二節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第三節 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
第四節 地方文學研究
第五節 民間文學研究
第六節 回族文學研究
第七節 外國文學及比較文學研究
第三章 藝術研究
第一節 藝術理論研究
第二節 民間藝術研究
第三節 回族“花兒”研究
第十一篇 教育和人才學研究
第一章 教育理論研究
第一節 基礎教育研究
第二節 職業技術教育研究
第三節 高等教育研究
第四節 教育學基本理論研究
第五節 其他教育研究
第二章 人才學研究
第一節 人力資源開發研究
第二節 專門人才培養研究
第十二篇 圖書館學文獻情報學檔案學研究
第一章 圖書館學研究
第一節 圖書館建設研究
第二節 圖書館服務與教育研究
第二章 文獻學情報學研究
第一節 文獻學研究
第二節 情報學信息學研究
第三節 圖書學與版本學研究
第四節 目錄學研究
第三章 檔案學研究
第一節 檔案建設研究
第二節 檔案業務研究
第三節 專業檔案研究
第十三篇 其他學科研究
第一章 政治學研究
第一節 政黨理論與政治體制改革研究
第二節 多黨合作與統一戰線研究
第三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研究
第四節 社會主義民主與新時期階級鬥爭問題研究
第五節 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問題研究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設研究
第一節 精神文明建設戰略研究
第二節 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設研究
第三節 文化建設研究
第三章 新聞學研究
第一節 新聞輿論研究
第二節 報刊研究
第三節 廣播電視新聞研究
第十四篇 研究機構
第一章 專門研究機構——寧夏社會科學院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科研機構
第三節 其他機構及團體
第二章 黨政部門研究機構
第一節 政策研究機構
第二節 黨史文史研究機構
第三節 部門研究機構
第三章 高等院校研究機構
第一節 寧夏大學
第二節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
第三節 自治區黨校
第十五篇 學術團體學術活動
第一章 學術團體
第一節 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第二節 基層學會協會研究會
第二章 學術活動
第一節 全區性學術交流
第二節 全國和跨地區性學術活動
第三節 國際學術活動
第四節 社科評獎
第三章 學術期刊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前的期刊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的期刊
第十六篇 科研管理
第一章 科研隊伍管理
第一節 科研隊伍及職能
第二節 人才培訓及享受待遇
第二章 科研組織管理
第一節 科研規劃管理
第二節 科研課題管理
第三節 課題經費管理
第四節 科研成果管理
第五節 檔案管理與科研管理研究
文獻選編
限外輯要
參考文獻
修志始末
索引
《寧夏通志》總目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