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女教師口述實錄

寧夏回族女教師口述實錄

《寧夏回族女教師口述實錄》是寧夏人民出版社於2013年10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宇林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歷時5個春秋,《寧夏回族女教師口述實錄》在各方的支持下,在全體課題組成員的辛勤努力下,終將與讀者見面了,作為項目負責人,也作為本書主編感到由衷的欣慰。該書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規劃課題(FHB080486)《寧夏回族女教師發展現狀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該課題於2008年6月立項,2011年6月如期結項。2012年2月,通過了全國教育規劃領導小組的課題鑑定,鑑定等級為“良好”。該項目主要參加人為:北方民族大學呂穎教授、寧夏教育科學研究所解光穆教授、北方民族大學金華老師、馬建民老師、北方民族大學研究生丁雪鵬、王強利和朱秋雲。
關於該課題立項的初衷,與日本早稻田大學的女教授小林敦子有關。她是一位教育學博士,20世紀80年代曾在北京師範大學留學,對中國教育一往情深,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關注寧夏回族女童教育及回族女教師的培養,曾10多次來到寧夏調研,也曾組織宋慶齡日本基金會、東京佐佐木萊昂斯俱樂部等民間慈善機構,多次捐助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女師範生及回族女性教育事業,2006年曾邀請寧夏回族女教師代表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參加國際研討會等。我曾在日本留學,很早就認識小林敦子教授。數年前,曾陪同她一起到寧夏南部山區訪談回族女教師,也曾應她邀請帶領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女教師海金琴和白寧一道赴日本參加研討會。從而,引發了我關注和研究寧夏回族女教師、為家鄉的民族教育事業做貢獻的願望,於2008年申報了全國教育科學課題《寧夏回族女教師發展現狀研究》,並有幸得以立項。
通過該研究,就寧夏回族女教師的現狀得出了如下結論: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寧夏政府針對回族女教師奇缺實行的預科教育、速成教育等政策成效顯著,促使回族女教師數量明顯增長,有效地改變了以前回族女童入學難、輟學嚴重的局面;回族女教師的婚姻觀、生育觀等發生了較大變化,能夠遵守國家婚姻法,極少出現早婚現象。回族女教師家庭幸福指數較高。由於她們擁有良好的職業,其配偶大多為公務員、教師和醫生等工薪階層,文化層次也較高,增進了夫婦間的相互理解和家庭和睦;回族女教師有著較高的穩定收入,其平均工資與寧夏職工平均工資基本持平;回族女教師生活質量較高,家庭住房情況良好。在對253名回族女教師住房情況統計中,約90%的回族女教師有私人住房,未婚女教師一般住集體宿舍。很多回族女教師擁有電腦、數位相機、攝像機等現代電子產品。約15%的回族女教師家庭擁有私家汽車,高於同年(2009年)寧夏城鎮居民擁有私家車的平均數;約5.5%的回族女教師持有駕照,會開車。寧夏回族女教師在學歷方面,一部分為當年的速成師範畢業,起點較低,但她們善於學習,堅持接受繼續教育,通過參加寧夏大學等成人教育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學歷水平。調查還顯示,絕大多數回族女教師喜歡教師職業。她們中很多人的人生夢想是:做一名好教師,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好學生 ——因為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還有不少鄉村國小教師希望實現“大學夢”,進一步提升教育水平。總之,調查結果表明,近些年來成長起來的寧夏廣大回族女教師,總體呈現出積極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她們對促進寧夏地區的回族女童入學、鞏固其在校率方面至今仍然發揮著重要的表率作用。
《寧夏回族女教師口述實錄》作為該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其內容由“女教師來稿”“口述實錄”“採訪稿件”三部分組成。“女教師來稿”,大多出自課題組深入基層座談或訪談時認識的一線回族女教師。通過和她們的交談與溝通,曉明她們課題研究的宗旨及意義,得到了很多回族女教師的理解和信任。她們撥冗參與到項目實施中來。很多人啟封了珍藏心底多年的人生記憶,傾吐其心聲,撰寫了自己乃至一代回族女教師的鮮為人知而曲折不凡的成長經歷。“口述實錄”和“採訪稿件”,則是課題組成員有重點地採訪各方面有代表性的回族女教師的結果,在她們的口述基礎上,由我們記錄整理而成。在所記錄的人物中,包括寧夏固原地區、吳忠地區、石嘴山地區和銀川地區的中國小回族女教師、女校長,也有寧夏高等院校的回族女教師,還有在成人繼續教育及特殊教育等領域做出貢獻的城鄉回族女教師。她們之中,不僅有土生土長的寧夏山川各地回族,還有在不同時代來自北京、上海、山東、內蒙古等全國各地支援寧夏的外地回族及其後代。書中每一個人的自述或講述,都是鮮活的一首歌、生動的一首詩,真實地記錄著她們的用心用情、春風化雨、師愛無疆,為寧夏教育事業鞠躬盡瘁的點點滴滴,記載著她們自強不息、孜孜追求的年年月月,催人淚下、感人肺腑。此書不僅鮮活地記錄了寧夏回族女教師的成長經歷,也展現了新中國半個多世紀的民族教育及回族女性教育發展的前進步履和驕人碩果。

作者簡介

武宇林:北方民族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教授、文學博士(日本廣島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一級美術師。兼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回族學會理事、寧夏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多年來,潛心民俗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主要箸作有《中國花兒通論》《寧夏回族剪紙》《寧夏固原回族民俗》《寧夏回族刺繡》《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文集》《中國回族用品研究》《“花兒”綜藝》以及日文專箸《絲綢之路的口傳民歌“花兒”研究》(日本信山社)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