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古塔將軍轄區
- 外文名:ningguta i jergi babe tuwakiyara jiyanggiyūn
- 含義: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
- 簡稱:寧古塔將軍
寧古塔將軍轄區即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簡稱寧古塔將軍。滿語作ningguta i jergi babe tuwakiyara jiyanggiyūn)管轄的行政區域。寧古塔,實無塔,乃“寧公特”...
清代,吉林將軍轄區下設的二級政區。副都統駐寧古塔城。寧古塔,為滿語,漢譯“六居址”,“是指當時寧古塔地面上的六個大部落而言”。寧古塔城向為東北重鎮。...
順治十年(1653) 置, 初名寧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 更名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康熙十五年移駐吉林,稱吉林將軍,寧古塔改置副都統一人 [1] 。...
同年12月決定,將寧古塔將軍所轄西北部地區劃出,設定黑龍江將軍,原寧古塔副都...黑龍江將軍轄區初期,廣袤數千里。東至畢占河、南至松花江,與吉林將軍轄區接壤;北...
因寧古塔將軍轄區(康熙十五年府邸遷至吉林烏拉,之後稱吉林將軍)包括今日之吉林黑龍江兩省,故吉黑兩省寧古塔氏多為鑲黃旗,遼寧省寧古塔氏(清朝盛京將軍轄區)多為...
寧古塔(滿語:ᠨᡳᠩᡤᡠᡨᠠ,轉寫:ningguta)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古城村,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
清初,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清廷以寧古塔將軍轄區的西北部,設定黑龍江將軍,同時設定副都統等官員。黑龍江副都統與將軍同駐黑龍江左岸的璦琿舊城(今俄羅斯維謝...
清代,吉林將軍轄區下設的二級政區。副都統駐阿勒楚喀城。阿勒楚喀城,以阿勒楚喀河(今阿什河)得名。阿勒楚喀,金作“按出虎”,女真語意為“金子”。清初,屬寧...
黑龍江下游、庫頁島及烏蘇里江流域的絕大部分地區,東到海和約色河以北地區,西隔畢占河與黑龍江將軍轄區接壤,北至烏梯河以南,南至蜂蜜山與寧古塔副都統轄區毗連...
清代,吉林將軍轄區下設的二級政區。副都統駐拉林城。... 1744年(清乾隆九年),寧古塔將軍奏準設定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統,駐拉林城(今五常市拉林鎮)。副都統...
元代中期改歸合蘭府水達達路管轄,明代歸屬於奴兒乾都司弗提衛,清代時先後歸盛京昂邦章京、寧古塔昂邦章京、寧古塔將軍、寧古塔副都統、三姓副都統、臨江州、...
寧古塔(滿語:ᠨᡳᠩᡤᡠᡨᠠ,轉寫:ningguta)是中國清代統治東北邊疆地區的重鎮,是清代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是清政府設在盛京(瀋陽)以北統轄黑龍江,...
今黑龍江地區位於寧古塔將軍轄區之內。將軍既是地方最高軍政長官,又是地方最高民政長官。1683年12月,清廷決定,劃出寧古塔將軍所轄之西北地區,在黑龍江中游東岸的...
至松花江,南到圖們江,北抵黑龍江入海口(包括庫頁島),歸寧古塔將軍管轄;東與寧古塔境相連,西至喀爾喀(今蒙古國),南至東流松花江,北達外興安嶺,為黑龍江將軍轄區...
清朝, 吉林將軍轄區 為吉林將軍三姓和寧古塔副都統轄區。清朝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12月,清廷決定,劃出寧古塔將軍(吉林將軍)所轄之西北地區,增設鎮守黑龍江等處地方將軍,簡稱黑龍江將軍,管轄黑龍江將軍轄區。康熙三十年(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