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實踐理論:阿倫特與馬克思的思想對話
- 作者:馬驍毅
- 首版時間:2018年12月
- 字數:242千字
- 類別: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聚焦於實踐理論,展開阿倫特與馬克思的比較研究,在馬克思的思想視野中回應阿倫特對馬克思實踐理論的批評,比較分析阿倫特與馬克思的實踐理論,批判地吸收阿倫特的合理創見,探討馬克思政治實踐理論的相關問題,諸如政治實踐的結構性與多元性、主體性與主體間性、工具性與價值性等,深化馬克思實踐理論研究。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阿倫特實踐理論的問題意識與理論定位 第二章 阿倫特實踐理論的主要觀點與基本內容 第三章 阿倫特對馬克思實踐理論的批評及當代回應 第四章 馬克思與阿倫特實踐理論的比較 第五章 阿倫特實踐理論與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建構 |
創作背景
阿倫特是20世紀頗具影響力的思想家、政治理論家,她對極權主義起源的思考、對現代性危機帶來的人的境況的關注、對公共領域中自由和平等的探討、對馬克思與西方政治思想傳統的分析、對精神生活的思考等,都對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阿倫特對馬克思思想的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推進當代馬克思哲學研究,更應該關注阿倫特其人其思想,特別是她對馬克思提出的批評。阿倫特對現代性困境的思考、對公共領域的探討、對政治實踐的工具性與價值性問題的分析中有不少合理創見,人們有必要深入發掘並批判地借鑑,在當代語境中深化馬克思政治哲學研究。她對馬克思的思想提出的批評影響甚廣,人們有必要深入研究並予以回應。基於此,《實踐理論:阿倫特與馬克思的思想對話》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阿倫特的人生經歷對她的學術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法西斯主義帶來的災難促使她關注當代人的生存困境、思考現代社會危機。在她看來,現代性危機的實質是政治危機,表現為人的自由和平等無從實現,原因是公共領域被遮蔽導致“行動”無法開展。因而,她重新審視人類活動,將其區分為勞動、工作和行動三種獨立類型,分別對應私人領域、社會領域和公共領域。她強調回歸古希臘城邦政治生活,復興公共領域,拯救“行動”。她將史達林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並稱為極權主義,在對史達林主義的分析中追溯到了馬克思的思想。阿倫特對馬克思實踐理論的態度是雙重的,既肯定馬克思將實踐生活置於沉思生活之上,實現了對柏拉圖形上學的倒轉,也對馬克思的實踐理論提出了批評。她對馬克思的以下三個命題提出了批評,即“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支配他者的人不能獲得自由”,她批評馬克思用勞動涵蓋了工作和行動,將勞動和工作中的暴力因素帶入了公共領域,導致純粹的政治實踐無法開展。
該書指出,阿倫特對馬克思實踐理論的批評存在缺失、誤讀,其誤解主要在於她狹隘地、片面地理解了馬克思的實踐概念,把它僅僅理解為滿足需要的工具性活動和謀生活動,遮蔽了其總體性內涵和價值性維度。而史達林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理論內涵有著本質差別,阿倫特將其混為一談的錯誤做法是她所採用的現象學方法導致的。馬克思也進行了現代性批判,然而與阿倫特存在本質性差異。在馬克思看來,現代國家的矛盾、分裂,是領域分化導致的,其超越之道是社會領域的整合,即通過總體性的實踐促進政治實踐與勞動實踐、國家與市民社會的整合與統一。現代性矛盾的根源是現代私有制,超越之道是揚棄資本邏輯。
該書認為,雖然阿倫特對馬克思的批評有失偏頗,但她提出的問題具有時代價值。基於實踐理論展開阿倫特與馬克思的比較研究,批判地吸收阿倫特提出的當代人與社會發展中的問題,探討勞動實踐、經濟實踐與政治實踐的關係,分析現代性困境的根源與解決途徑,探求國家與市民社會的整合、自由與平等的實現,有助於人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性”的構建中,人們要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進一步推動政治實踐與經濟實踐的有機統一,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實踐理論:阿倫特與馬克思的思想對話》 | 2018年12月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978-7-5203-1309-4 |
作者簡介
馬驍毅,山西晉中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研究方向為歷史唯物主義、政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