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爾病

簡介,連志浩與察布查爾病,

簡介

新疆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多年來在錫伯族人中發生一種疾病,稱察布查爾病,主要臨床表現是精神不振、頭暈、上眼瞼下垂、復視、眼球運動不良、吞咽困難、失語,但不發熱,意識清楚,病死率高達43.2%,原因不明,發病多在春耕季節,嚴重影響當地農牧業生產,以致該病在當地民族幹部和民眾中引起恐慌。

連志浩與察布查爾病

眾所周知的“察布查爾病”和連志浩的名字一起載入流行病學史冊。那是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新疆察布查爾縣流行著一種類似神經毒性的怪病,由於病因不明,故無有效的治療方法,病死率很高,引起當地居民的恐慌。為此,1958年衛生部組織專家組赴察布查爾縣調查。作為專家組中一名年輕的成員,連志浩同志深入民眾進行調查,靈活運用流行病學分布論的原理,通過描述“察布查爾病”的時間、地區、人群的“三間分布”,成功地尋找到錫伯族人群,特別是兒童、婦女喜愛的特殊食物——曬乾的發酵饅頭“米送乎乎”中存在的肉毒桿菌是“察布查爾病”的元兇,即肉毒毒素中毒。這一發現衝破了當時認為只有食用醃製的肉食才能肉毒中毒的理論,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研究開闊了新領域。在該病病因完全明確後,通過衛生知識的宣傳和教育,當地居民改變了不良的飲食習慣,從此杜絕了中毒的發生;連志浩同志亦由於在“察布查爾病”的調查中對衛生防疫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而一舉成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