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爾大渠

察布查爾大渠

1766年初,錫伯軍民被伊犁將軍明瑞調駐伊犁河南岸,組成錫伯營八個牛錄(滿語箭之意,是清朝八旗制度下軍政合一的基層組織)。那時伊犁河南岸還是一片荒野,只有海努克等地有準噶爾時代的廟宇宮殿廢墟和少部分塔蘭奇墾種的田畝遺蹟,錫伯族選擇可耕之地定居下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察布查爾大渠
  • 時間:1766年
  • 地區伊犁河南岸
  • 建造者:錫伯軍民
歷史沿革,命名,

歷史沿革

經過三十多年的歲月,錫伯營人口已繁衍至7000餘人,僅靠萬餘畝土地已經不能滿足口糧的需要了。只有另行開渠,擴大耕地面積,發展農業生產,才能維持全營的生計。錫伯營總管47歲的圖伯特踏遍伊犁河以南所有地方,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經過深思熟慮,提出開渠引伊犁河水的主張。在與各牛錄佐領及耆老商議時,不少人提出反對意見,圖伯特又召集開會論證,取得大多數人的支持後,果斷作出開渠的決定,上報伊犁將軍松筠,以渠不成則滅吾九族來表示決心,以赤誠勤勉獲得批准。

命名

1802年(嘉慶七年)9月1日,大渠正式開工。首先在察布查爾山口開鑿,南引伊犁河水。工程艱巨,勞動力不足,圖伯特將有關渠工、資費、工具、用工方式等均做了周密安排。決定每牛錄抽100青壯年,八牛錄共800勞動力,分編成兩個大隊,春秋兩季分期換工,輪班勞作,採取邊挖渠放水、邊開荒種地的辦法,力求當年動工,當年受益。這樣不但解決了渠道的試水問題,而且解決了勞動力的口糧問題。圖伯特在開工前帶頭捐款,募集款項作為勞工資費;開工後親臨工地,起早貪黑地忙碌,及時解決出現的各種難題。這種公而忘私、不辭辛勞的精神,極大地激勵了廣大軍民的士氣。經過6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在1808年春天大渠勝利竣工,全渠總長100公里,渠深3、3米,寬約4米,最初稱錫伯渠,後來因大渠龍口之山崖名曰察布查爾,與錫伯語糧倉一音相近,故名察布查爾大渠。
大渠一經建成,錫伯營軍民歡欣鼓舞,生產積極性十分高漲,很快就開墾出78704畝土地,以後耕地逐年有所增加,乃至今日已開墾了二十餘萬畝農田。在大渠兩岸荒無人煙的原野上,出現了村落相望、阡陌相連的欣欣向榮的景象。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莊稼年年豐收,使錫伯軍民的生活大為改善。
錫伯營駐地在民國年間曾稱河南縣、寧西縣,1954年3月17日成立錫伯族自治縣時,按照錫伯人民的意見,以他們最喜愛、最引以自豪的察布查爾大渠的名字作為自治縣的縣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