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錫伯人後裔守住了故土卻將文字遺失,伊犁河畔的錫伯族軍隊後裔不但將祖先的語言文字完整地保留下來,還辦起了錫伯文報紙《察布查爾報》。在許多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逐漸消亡的今天,它的意義已遠不止作為察布查爾縣委機關報那么簡單,它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更是錫伯人紙上的精神家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察布查爾報
- 主管單位:中共察布查爾縣委
- 主辦單位:中共察布查爾縣委
- 創刊時間:1946年7月1日
報紙簡介,地區簡介,人口面積,地理,歷史,民族,文化,經濟,報紙發展,文化淵源,現實意義,
報紙簡介
《察布查爾報》(錫伯文)是中共察布查爾縣委機關報,由中共察布查爾縣委主管主辦,創刊於1946年7月1日,周2報,是一份錫伯文綜合性民族報紙。辦報宗旨: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圍繞全縣的中心工作,結合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傳播信息,交流經驗,抓好典型,開展表揚批評,反映錫伯族人民的呼聲、要求和願望。《察布查 爾報》創刊以來,默默地做好黨和人民的喉舌,始終保持高度的政治性,模範地遵守新聞出版規律,處處體現了民族報的黨性原則。
《察布查爾報》地址:新疆察布查爾縣城鎮查魯蓋東街58號 , 國內統一刊號:CN65-0039/X,國內郵發代號:57-23
地區簡介
人口面積
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
地理
境內有國家一級口岸-都拉塔口岸。西與哈薩克斯坦接壤。
察布查爾屬大陸性氣候,比較溫和濕潤,是年降水量比較多的地區之一。
歷史
伊犁河流域自古以來烏孫,突厥,突騎施,蒙古人等遊牧民族統治。清朝1762年設立了總統伊犁等處將軍後,調遣錫伯族官兵攜眷移駐到伊犁地區。實際到達伊犁的人數為4030人。
民族
這裡居住著錫伯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回族、蒙古族等25個民族,人口15.9萬。全國錫伯族人口有8.6萬餘人,其中5.6萬餘人分布在遼寧省、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等地;近3萬人在新疆,其中近1.9萬人聚居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內。
文化
自治縣錫伯族中仍通用屬於滿語的錫伯語和滿文。
察布查爾素有射箭之鄉美譽,1996年被國家命名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射箭和摔跤是錫伯族人民傳統的體育項目,幾十年來向國家和自治區輸送了大批的運動員。縣上設有專業射箭隊。
經濟
礦產主要有煤、鐵、銅、鈾、石灰石、芒銷、冰洲石、石英砂等,石油資源也在進一步勘探中。
自治縣經濟以農業為主,農牧結合。
報紙發展
《察布查爾報》的昨日與今昔
初夏一個艷陽當空的日子,天藍得沒有一絲雲彩,記者驅車來到伊犁河南岸這片錫伯人居住了240多年的土地——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慕名到察布查爾報社採訪。
伊克坦老人曾任《察布查爾報》社長,如今雖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鑠,步履矯健。談起《察布查爾報》,老人十分激動:“三區革命後不久,當時我還是個孩子,就喜歡看油印的《蘇爾凡吉兒乾》(《察布查爾報》前身),這激發了我學習語言的興趣。大學時代,我用錫伯文寫了大量詩歌。1958年,我的作品被當時的《伊車班津》(《察布查爾報》前身)刊用,令我非常激動,終生難忘。大學畢業後,我被留校工作,但出於對家鄉的眷戀和對這份報紙的仰慕,我向組織請求到報社工作,並如願以償。”但造化弄人,伊克坦回到察布查爾縣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報紙因莫須有的罪名於1966年6月1日被勒令停刊。1974年10月1日,這張報紙終於洗去罪名重新復刊,並將報名改為《察布查爾報》。1985年,伊克坦擔任報社領導職務。“當時最大的困難是稿源和經費問題……”他曾為了報社的發展,為了解決經費問題多方奔走,並且在全國各地有錫伯人聚居的地方組建通訊員隊伍。
在報社印刷廠,廠長帶記者參觀了已被淘汰的鉛印設備。“2000年10月之前,我們的報紙就是通過這些機器印刷的。”他指著車間裡一些滿是油污和銹跡的老式機器說。“由於過去報紙是鉛印的,鉛字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會產生損耗,印刷品就會不清晰,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要把鉛字熔化成液態,然後重新鑄造出新的字。也正因為如此,工作效率非常低,印一期報紙需要三天時間。”他又指著現代印刷設備說:“現在好了,要不了一天,報紙就能與讀者見面。”
在一台老式機器上,記者看到一塊已排好的鉛字版,掂了一下,沉甸甸的。廠長打趣說:“這是我們報社歷史上最後一塊鉛字版,現在已經成為古董了……”
在報社工作多年的編輯、記者化岩明說,雖然現在辦報條件比過去好多了,效率也大大提高,但困難依然存在。由於報社目前使用的電腦軟體不適合報紙排版,因此只好將編排好的文章從小紙張上剪裁下來,一塊一塊拼成報紙版樣進行印刷;而且,該軟體只有三種字型和少量花線,無法滿足辦報需要。好在目前自治區語委已積極組織專家開發錫伯文排版軟體,這些困難有望在年內得到解決。
據了解,創刊50多年的《察布查爾報》目前已經成為一份對開四版、每周兩期的錫伯文綜合性民族報紙,內容涵蓋要聞、地方訊息、科技知識、文體新聞、國際國內訊息等,全年發行量穩固保持在17萬份左右,發行範圍並未局限於察布查爾縣,它已走出新疆甚至走向全國,形成了穩定的閱讀群體。
文化淵源
滿文與錫伯族的歷史淵源
錫伯族語言文字與滿文相通,由於現在絕大部分滿族人不懂滿文而要請察布查爾縣的錫伯人翻譯滿清史書,這成為錫伯人引以為豪的文化現象。《察布查爾報》作為這種獨特語言文字的紙上呈現,尤為惹人關注,遠在東北的錫伯族父老鄉親及北京、上海一些研究滿文及清代史的學者,都長期訂閱該報。
清朝統治中國數百年,為什麼滿族人沒能夠保留住自己的語言文字,而恰恰是人口不多的錫伯人將滿文保留下來呢?帶著這個疑惑,記者經過採訪及查找史料得知:
清政府統治中國的數百年間,滿族成為統治民族,清政府將滿語滿文法定為代表國家的語言文字加以推廣,但實際奏效不大,就連使用滿語滿文的主體民族——滿族,在清代也未能始終充分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等其入主中原後,在汪洋大海般的漢文化的包圍與滲透之下,逐步失去自己的語言文字。然而,歷史似乎未曾注意到,有一個民族完全繼承滿語滿文,而且二百多年來一直將其作為自己的語言文字並加以弘揚和發展,使其成為中華語言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就是伊犁的錫伯族。
二百多年來,伊犁的錫伯族在屯墾戍邊的歷史條件下,始終保持自己使用的語言文字,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自然條件的因素。簡言之,西遷新疆的錫伯族軍民始終處於森嚴的八旗制度之下,在政治和軍事上絕對受清政府的嚴厲控制,使其始終表現為封閉的政治、軍事組織,加上封閉的自然條件,使錫伯族使用的語言文字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
1764年對錫伯族及其文化來說,是歷史性的分界線。徙遷伊犁的錫伯族軍民由於處於自成體系的文化區域,步入完全保持自已的語言文字及文化的發展之路;而留守東北的多數錫伯族軍民則與滿族一起,開始走上逐步失去自己語言文字及文化的過程。
現實意義
了解滿文與錫伯族的歷史淵源之後,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那么多專家學者要千里迢迢來到察布查爾縣請錫伯人翻譯滿清史書,也不難理解在經歷過多次報刊治理整頓後,《察布查爾報》作為一份縣級報紙依然被保留至今,這無疑說明了它的意義已不僅僅是一份報紙這么簡單。
“雖然已經步入21世紀,但我們民族的文化之根不能丟,不能讓錫伯語從母語變成外語,不能讓錫伯人變成只會說卻看不懂的‘半文盲’。挽救處於消失邊緣的錫伯文,意義深遠;辦好《察布查爾報》,責任重大啊!現在一些有遠見的家長堅持讓孩子學錫伯族語言文字,這很好……”伊克坦老人還說:“要掌握錫伯族語言文字並非易事,因為錫伯族的語言區分為明顯的口語和書面語兩種形態。口語簡潔明快,易發音,在本民族聚居區生活的人都能掌握。而書面語則不同,它是傳統滿語的繼承,如果不積累一定數量的書面語辭彙,要聽懂和讀通書面語及其文章,或用書面語創作是不可能的。錫伯族使用的語言,其口語和書面語的關係,與漢文白話文和文言文的性質有一定相同。現在許多錫伯族年輕人都不懂書面語,而《察布查爾報》使用的是規範的書面語,因此能夠讀懂它的人越來越少,這也是報紙發行量始終不能跨上一個新台階的原因……如今,也有一部分錫伯人不重視錫伯文了,他們積極學習漢語、英語,這是好事,但從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出發,我們必須首先保留好自己的語言文字。學習錫伯族語言文字不是錫伯族一己之需,這事關中華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及其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