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察哈爾[察哈爾、察哈喇、多羅特,讀音作chá hā ěr(ㄔㄚˊ ㄏㄚ ㄦˇ),
突厥語為“Chara”,
滿語為“Cahar”]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
蒙古族,出自
元朝時期蒙古
察哈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
史籍《
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
察哈爾氏,亦稱察哈喇氏、多羅特氏,以部為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
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
烏蘭察布盟、
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布爾噶蘇台(今河北承德)、阿爾達額爾蘇(今黑龍江勃力)、
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
通遼地區、以及吉林西部一帶)、薩喇穆魯(今河北圍場)等地。後有滿族通過聯姻方式引為姓氏者,
滿語為Cahar Hala、Duolot Mokun、Cahala Mokun。“察哈爾”,是古
突厥語“汗之宮殿侍衛”之意。有近代法國學者伯希和(Paul Pelliot,公元1878~1945年)認為,“
察哈爾”一詞來源於
古波斯語,意為“家長”或者“
臣僕”,隋、唐時期
突厥汗國軍隊中的精兵被稱作“柘羯”,而“柘羯”就是“察哈爾”一詞最早的漢譯形式,傳入蒙古後音變為“Jaqar”。國內曾有幾位學者利用古漢語音韻學試讀柘羯古音,肯定了伯希和的觀點。古代蒙古
察哈爾部,原駐牧於
阿爾泰山地區,強盛於明朝時期,遂成為蒙古各部的中心。成吉思汗的第十五世孫、阿寨
台吉次子阿葛巴爾濟濟農之子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公元1474~ 1517年),蒙古察哈爾部人,在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由寡母
滿都海福晉扶立即
汗位,成為著名明朝時期蒙古
大元可汗,亦稱
察哈爾蒙古
達延可汗,為蒙古各部的“共主”,
世襲蒙古汗位,成為察哈爾氏的鼻祖。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分八個分部(愛馬克),其中稱嶺南四察哈爾的有
敖漢部、
奈曼部、
蘇尼特部、
烏珠穆沁部,稱嶺北四察哈爾的有鄂托克部、主固特部、布里雅特部、阿刺齊特部。統稱為察哈爾八部。清朝時期,滿清
康熙、
雍正、
乾隆三代皇帝又將蒙古
察哈爾部以分散駐防等形式,遷居於全蒙古各地,因此蒙古九部以及興安嶺至天山的三十八旗中,都有察哈爾部蒙古族人的分布。
蒙古族、滿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維吾爾族、錫伯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的察哈爾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
漢姓為察氏、插氏、查氏、多氏、哈氏、朱氏、平氏、安氏、伊氏、明氏、賀氏、肖氏、金氏、赫氏、武氏、吳氏、梅氏、袁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察哈爾氏是蒙古族、滿族、
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維吾爾族、錫伯族、哈薩克族、
柯爾克孜族共有姓氏,歷史悠久,至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察氏、插氏、查氏、多氏、哈氏、朱氏、平氏、安氏、伊氏、明氏、賀氏、肖氏、金氏、赫氏、武氏、吳氏、梅氏、袁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族人編布全國年各地,多以察哈爾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察哈爾:中國舊省級行政區,簡稱“察”,以察哈爾蒙古族命名,宋、元兩朝時期稱察哈爾路,歸屬察哈爾萬戶所轄,其時地域包括河北、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和
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等地部分地區。察哈爾建省於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治所在
張家口(時稱
張家口廳,原名張垣)。
張自忠將軍曾任
察哈爾省主席。在清朝時期,察哈爾不是一個省,而是叫“
張垣特區”。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察哈爾改為
察哈爾特別區,有六個旗和十一個縣,即張北、多倫、
沽源、商都、寶昌、
康保、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 察哈爾成為一個省,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劃入
綏遠省,並自河北省口北道
宣化府劃入以下十縣:
宣化、赤城、萬全、懷來、
蔚縣、
陽原、龍關、延慶、懷安、涿鹿,全部的旗隸屬於
錫林郭勒盟。
察哈爾省自民國二十六~三十四年(公元1937~1945年)被
日寇占領並成為
德穆楚克棟魯普領導的日控制區蒙疆的一部分。
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由馮玉祥將軍和
吉鴻昌將軍在
張家口成立於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行政區劃重新進行了調整。1952年,察哈爾省廢設,現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也有部分地區劃入北京市和河北省。
堂號
張垣堂:以望立堂,亦稱
察哈爾堂、多羅特堂、口北堂。
歷史名人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
(公元1474~ 1517年),蒙古族,又稱察哈爾·巴圖
蒙克,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孫,阿寨
台吉次子阿葛巴爾濟濟農之子;蒙古
察哈爾部人。著名明朝時期蒙古
大元可汗,亦稱
察哈爾蒙古
達延可汗,察哈爾氏鼻祖。據清朝康熙內府
蒙古文抄本的史籍《
蒙古源流》記載,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六歲即
汗位,稱大元可汗。一說他在位七十四年,終年八十歲。孛兒只斤·巴圖孟克的父親孛兒只斤·巴延蒙克和其叔孛兒只斤·滿都魯結成聯盟,本來要擁立孛兒只斤·巴延蒙克為大汗,但孛兒只斤·巴延蒙克主張擁立孛兒只斤·滿都魯為大汗。不久,孛兒只斤·滿都魯即大汗位,孛兒只斤·巴延蒙克為濟農(輔政、副汗)。後來,因部族之間的紛爭,二人同敗,相繼而死。孛兒只斤·滿都魯可汗逝世後,他的遺孀滿都海福晉執掌汗廷大權,統轄著蒙古各部。她在寡居期間,拒絕非
黃金家族貴族的求婚,精心撫育孛兒只斤·巴延蒙克之子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兩部聯合,加強實力。在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六歲時,
滿都海福晉扶立他即汗位,尊稱
察哈爾蒙古
達延汗,並同他結婚。她輔佐年幼的達延汗,執掌政事,發誓報仇,維護黃金家族統治。
在
明朝時期的蒙古史上,有兩位
傑出的
女性:一位是滿都海福晉,另一位是
三娘子(忠順夫人)。滿都海福晉曾率軍
出征,
馳騁大漠,打敗梟雄,消滅仇敵,鞏固了蒙古
察哈爾部的統治地位。在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年長後,親自執政,厲行改革,廢除太師制度,恢復濟農,強化汗權,重分領地。據史籍《李朝成宗大王實錄》記載,當時
孛兒只斤·巴圖孟克為人“賢智卓越”,控弦十萬騎。在穩固了同志權以後,孛兒只斤·巴圖孟克分封諸子,建左右兩翼六個萬戶——左翼三萬戶為察哈爾部萬戶、
兀良哈部萬戶和喀爾喀部萬戶;右翼三萬戶為
鄂爾多斯部萬戶、
土默特部萬戶和永謝布部(哈喇慎、阿蘇特)萬戶。左翼三萬戶由孛兒只斤·巴圖孟克自己直接統轄,大汗駐帳於
察哈爾部萬戶;右翼三個萬戶由濟農代表大汗行使管轄權,濟農駐帳於鄂爾多斯部萬戶。孛兒只斤·巴圖孟克的這些舉措,為後世蒙古各部落形成的起源,重新劃定蒙古各部的行政版圖等,均影響極為深遠。此後,
察哈爾成為蒙古重要的部落姓氏。
察哈爾·巴爾斯博羅特
(公元?~1519年),蒙古族,
達延可汗的三子;蒙古
察哈爾部人。著名明、清之際蒙古塞音阿拉克可汗。察哈爾·圖魯博羅特繼達延可汗之後,統領蒙古察哈爾部。
察哈爾·博迪
(公元?~1547年),蒙古族,又稱卜赤,圖魯博羅特可汗長子;蒙古
察哈爾部人。著名明、清之際蒙古
博迪阿拉克汗。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博迪
台吉帶領左翼三萬戶官臣到鄂爾多斯
成吉思汗八白室祭祀,並威脅其叔叔。巴爾斯博羅特看局勢不妙,給博迪讓位。十七歲的
察哈爾·博迪在成吉思汗八白室前即
汗位。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察哈爾·博迪去世,終年四十四歲,在位二十八年。
察哈爾·阿剌克
察哈爾·達賚遜
(公元?~1557年),蒙古族,又稱達萊遜,
阿剌克可汗之長子;蒙古
察哈爾部人。著名明、清之際蒙古
庫登汗。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二十九歲的
察哈爾·達賚遜即
汗位,統領蒙古察哈爾部。察哈爾·達賚遜繼可汗位後,舉部東遷,駐牧於薊、遼地域(今遼寧、內蒙古東部和河北北部地區)。他的遷徙之舉產生了重大歷史影響:馮瑗在《開原圖說》中
記述:“
遼左始有虜患”。日本學者
和田清在《明代蒙古史論集》一文中認為:“率領所部十萬東遷,移牧於興安嶺東南半部,不僅是
歷史上
無與倫比的罕有事件;由於移動的結果,在蒙古內部引起了重大變化,並使明廷遼東大為疲敝,不久便形成了
清朝興起的基礎。”蒙古
察哈爾部東遷後,與明朝長期
反覆、
激烈地
廝殺,損失慘重,兩敗俱傷。明軍大將
李成梁守遼,重點就是針對著蒙古的察哈爾部。而當時滿洲
後金的佟·努爾哈赤則隱藏於赫圖阿拉地區,暗自發展,形成氣候。所以,遼東地區明朝與蒙古的廝殺,為滿洲崛起提供了歷史機遇。
察哈爾·圖們
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 察哈爾·圖們在二十九歲時即汗位。
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察哈爾·圖們五十四歲時去世,在位三十五年。
察哈爾·布延
(公元?~1603年),
蒙古族,
札薩克圖汗長子;蒙古
察哈爾部人。著名明、清之際蒙古薛禪汗。明
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察哈爾·布延即大汗位。明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去世。
察哈爾·林丹
(公元1592~1634年),蒙古族,又稱陵丹、靈丹,打來孫可汗的四世孫;蒙古
察哈爾部人。著名明、清之際蒙古呼圖克圖汗,簡稱林丹可汗。在史籍《
明史·靼韃傳》中,記載
察哈爾·林丹則取諧音為“虎墩兔憨”,是滿族對他帶有輕蔑的意思。據清朝康熙內府蒙古文抄本的史籍《
蒙古源流》
記載,
林丹汗是蒙古察哈爾部首領,也是蒙古最後一位大汗,出身於蒙古
黃金家族,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二世孫。黃金家族指的是大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的
後裔。
察哈爾·林丹於明朝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即
察哈爾蒙古大汗位,時年十三歲,後駐帳廣寧(今遼寧北寧)以北。十二年後,比察哈爾·林丹年長三十三歲的佟·努爾哈赤登上
後金政權的可汗位。後來繼承
汗位的後金天聰汗
愛新覺羅·皇太極與
察哈爾·林丹同歲,他成了蒙古察哈爾·林丹的致命剋星。其時,蒙古
察哈爾部實力雄厚,其勢力範圍東起遼東,西至洮河,擁有八大部、二十四營,號稱四十萬蒙古。在史籍《明神宗實錄》中記載,林丹汗有“帳房千餘”,牧地遼闊,部眾繁衍,牧畜孳盛,兵強馬壯,自稱全蒙古大汗。察哈爾·林丹自稱:“南朝止一大明皇帝,北邊止我一人!”因而,察哈爾·林丹冀圖繼承
大元可汗的事業,南討明朝撫賞,東與後金爭雄,號令
漠南蒙古。察哈爾·林丹即位後,進行全面的政策調整。察哈爾·林丹極力爭取黃教僧侶封建主的支持,接受沙爾巴呼圖克圖的灌頂戒教,稱“林丹呼圖克圖汗”。又下令將一百零八函的《甘珠爾》經典譯成蒙古文,用金字抄寫在藍紙上。繼而編纂蒙古文《大藏經》,並興建了著名的寺院“察乾召”(白寺)。在
察哈爾·林丹的積極倡導下,
黃教在蒙古左翼諸部傳播開來,寺宇林立,僧眾遍地,每個家庭都派一子出家為僧,
喇嘛教迅速為蒙古貴族和民眾所接受。喇嘛們用千金鑄造嘛哈噶喇金佛。傳國玉璽、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爾》經被視為三大法寶。不過,在察哈爾·林丹改奉紅教後,信奉黃教的
漠北喀爾喀和右翼三萬戶的各部汗、濟農、諾延、
台吉,與
林丹汗逐漸有所疏遠。由於
漠南蒙古東介於明朝與
後金之間,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而成為後金與明朝的爭奪對象。在明朝、後金與
察哈爾部之間鼎立的矛盾中,明廷與後金的矛盾是主要的。明朝主要採取“以西虜制東夷”的策略,聯合林丹汗,共同抵禦後金。林丹汗向明廷提出“助明朝、邀封賞”。明朝政府則每年給林丹汗的賞銀先為四千兩,後增至四萬兩,再增至四萬兩,爾後增至十四萬兩。
明
崇禎二年(後金天聰三年,公元1629年)
崇禎皇帝朱由檢命大臣
王象乾與
袁崇煥共商對策。在《明史·韃靼傳》中記載:“象乾至邊,與崇煥議合,皆言西靖而東自寧,虎不款,而東西並急。因定歲予插(
察哈爾林丹汗)金八萬一千兩,以示羈糜。”就是明朝政府以牛羊、茶果、米谷、布匹、金銀為撫金,換取察哈爾林丹汗不犯邊,而求得西邊安靖,明廷得以集中力量對付
後金政權。
察哈爾·林丹接受了明朝的撫賞,顯然妨礙了後金攻明的大政方針,後金天聰汗
愛新覺羅·皇太極決定首先征撫察哈爾·林丹。因此,後金天聰汗與林丹汗之間的爭戰根本就不可避免。結果,愛新覺羅·皇太極先後三次出兵進攻蒙古,察哈爾·林丹勢窮力竭,最終死在青海。察哈爾·林丹對明朝索要撫賞,忽即忽離。而對待後金政權則由輕慢而迅速轉為畏懼。
明萬曆四十七年(
後金天命四年,公元1619年)農曆10月,
察哈爾·林丹遣使至後金,狂稱“統四十萬眾
蒙古國主
巴圖魯成吉思汗,問水濱三萬人滿洲國主”云云。後金的諸
貝勒大臣見了察哈爾·林丹來書,皆勃然大怒,要將其來使一半斬殺、另一半劓鼻馘耳放歸。當時佟·努爾哈赤說:“使者無罪,暫加扣留,待派使臣返回後再做處理。”隨後,後金天命汗佟·努爾哈赤遣使齎書報察哈爾·林丹。察哈爾·林丹把後金使臣也關了起來,並對佟·努爾哈赤的國書做出了傲慢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