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姓

在孫吳政權覆亡以後,有插鐸衛的後裔子孫在四散逃匿中,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分稱插氏、挺氏、鈹氏、鐸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插姓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淵源:源於官位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插[插、揷、挿、扱、鍤、搢,讀音作jiàn(ㄐㄧㄢˋ),不可讀作chā(ㄔㄚ)]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三國時期宮廷侍衛插鐸衛,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插鐸衛,亦稱𢸰鐸衛、搢鐸衛,是東漢末期孫吳政權所設定的內軍制,其職“執挺鈹𢸰鐸,環護主公”,其建制一直延續到三國末期孫吳政權滅亡。典籍《集韻》中註解:“𢸰,子賤切,音箭。義同。”在典籍《周禮·儀禮·鄉射禮》中記載:“三耦皆執弓,𢸰三而挾一個。”在典籍《韻會》、《正韻》中皆注釋為“𢸰,作甸切,音薦。亦插也。”“挺”,即無纓的長槍,或稱為矛。“鈹”,即大劍,重而無穗,或稱巨劍,形仿巨闕,即“搢”,就是古文“插”,也就是箭。“鐸”,即木鐸,金殼木舌的大鈴。古代東漢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倆,兩倆一司馬,由司馬執鐸,以木鐸聲響指揮。在插鐸衛中,以每五十名侍衛為一個基本單元,屬步兵組合。四伍即二十人執挺,四伍執鈹,兩伍即十人執弓箭,由執鐸司馬統領。東吳政權至盛時,疆域東抵夷洲(今台灣)、釣魚台列嶼(今釣魚島),西至鳳台(今河南台前)、柳江(今廣西柳州),南達扶南(今高棉王國)、曾姆灘(今曾母暗沙),北沿懷遠(今安徽蚌埠)、昭關(今安徽巢湖),其時孫吳朝廷僅“環護主公”的“插鐸司馬衛”就擁有“四十餘五”,即兩千二百五十名內衛。
西晉泰始二年(公元266年),曹魏國大司馬、晉王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即位為帝,國號晉,是為晉武帝。晉武帝在西晉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頒布著名的“泰始律令”,並於西晉鹹寧二年(公元279年)命大將賈充、楊濟、杜預、王濬等率兵伐吳,西晉太康元年(東吳天紀四年,公元280年)農曆3月,吳王孫皓投降,被晉武帝降賜為烏程候,孫吳政權滅亡,結束了自“黃巾之亂”以來中國分裂九十六年的局勢。

第二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清之際蒙古察哈爾部林丹可汗,屬於以先祖稱號漢化稱謂為。該支插氏,是明末清初滿族人對蒙古察哈爾部大汗察哈爾·林丹一族的蔑稱。察哈爾·林丹:公元1592~1634年,蒙古族,又稱察哈爾·陵丹、察哈爾·靈丹,孛兒只斤姓,是蒙古察哈爾部大汗察哈爾·達賚遜可汗的四世孫,蒙古察哈爾部人。著名明、清之際蒙古察哈爾部呼圖克圖汗,簡稱林丹汗。在史籍《明史·靼韃傳》中,所記載的察哈爾·林丹被取滿語諧音為“虎墩兔憨”(Huduntuhan),漢義“插”,實際上是滿清王朝對其帶有輕蔑的稱呼。據清朝康熙年間內府蒙古文抄本的史籍《蒙古源流》記載,林丹汗是蒙古察哈爾部首領,也是蒙古最後一位大汗,出身於蒙古黃金家族,算得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十二世孫。察哈爾·林丹,這位成吉思汗以降的最後一位蒙古大汗,成為了滿清王朝愛新覺羅氏家族立朝統世的最大奠基石,也是一代偉人成吉思汗所創立之大蒙古汗國在其故土上最終覆滅的標誌。
在察哈爾·林丹逝世後,有庶支後裔子孫在清朝時期以先祖名號的滿稱為虎墩兔憨氏者,後漢化為插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插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列入當局“內政部”民政總署在公元2005年2月28日對台閩地區姓氏進行的統計,多以丹陽、江陵、遼東、察哈爾為郡望。
今安徽省的巢湖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柳州市、欽州市,貴州省的貴陽市貴定區,台灣省的台中縣,香港特別行政區,高棉王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等地,均有插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我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陳後廢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朝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一帶,唐朝時期併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位於江蘇溧陽旁邊,緊靠長江。
江陵郡:原為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郡,漢朝時期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北朝時期齊國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地區。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公元937年)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朝與清朝時期亦為江寧府。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朝時期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民國時期廢府及上元縣,先以江寧縣為江蘇省省會,民國政府建都南京後,又移江寧縣於南京市郊區一帶。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察哈爾:古稱“多羅特”,清朝初期稱“張垣特區”,後以察哈爾蒙古部落命名。是民國時期的舊省級行政區,簡稱“察”,宋、元兩朝時期,該地區稱察哈爾路,歸屬蒙古察哈爾萬戶所轄,其時地域包括河北、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和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等地部分地區,主體地域為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在清朝時期,察哈爾只是一個特區,治所在張垣(今河北張家口)。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公元1761年)農曆11月,滿清朝廷設定了察哈爾都統署,轄察哈爾蒙古部下的十二旗群,總領旗兵,不理政事;翌年建察哈爾都統署。察哈爾都統由歷代滿清皇帝特簡(選拔),皆由滿族人擔任,為獨當一面的封疆大臣,是清廷在全國僅設的三處都統署之一。察哈爾地區正式建立省制於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治所在張家口(時稱張家口廳)。著名的張自忠將軍曾任察哈爾省主席。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察哈爾改為察哈爾特別區,有六個旗和十一個縣,即張北、多倫、沽源、商都、寶昌、康保、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察哈爾成為一個省,興和、陶林、集寧、豐鎮和涼城劃入綏遠省,並自河北省口北道宣化府劃入以下十縣:宣化、赤城、萬全、懷來、蔚縣、陽原、龍關、延慶、懷安、涿鹿,各旗隸屬於錫林郭勒盟。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3月26日,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由馮玉祥將軍和吉鴻昌將軍在張家口成立,但自民國二十六~三十四年(公元1937~1945年)被日寇占領,期間成為大蒙奸、蒙古蘇尼特右旗親王察哈爾·德穆楚克棟魯普(德王)統治的偽蒙疆之一部分,其王庥(德王府)設在張家口城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行政區劃重新進行了調整。1952年,察哈爾省廢設,現主要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也有部分地區劃入北京市和河北省。

堂號

丹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潤州堂、丹楊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張垣堂:以望立堂,亦稱察哈爾堂、多羅特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