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姓(富(姓氏))

富姓(姓氏)

富(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富姓,中國過來的姓氏。根據不同記載,有八種起源。有姬姓說、滿族說、蒙古族說等等。部分始祖是富辰,史稱他為春秋第一忠臣。富辰本為周宗室,因其封地在富,所以人稱富辰,其子孫就以封地為姓,奉富辰為富姓的始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姓
  • 部分源於:姬姓
  • 周王室:大夫名姬辰
  • 在朝中:身居高位
起源,源於姬姓,源於姜姓,源於蒙古族,源於滿族,源於錫伯族,源於赫哲族,源於達斡爾族,源於僳僳族,始祖,遷徙,字輩,名人,郡望,堂號,祠聯,四言,六言,七言,十言,家譜,

起源

源於姬姓

出自周襄王時期姬姓大夫富辰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期,周王室有個大夫名姬辰,是周天子的親戚,在朝中身居高位,很有權勢,直言敢諫,不避貴胄,為人稱道。姬辰是周王朝宗室貴族,因其封地在富邑,所以世人稱其為富辰。周襄王姬鄭執政時期,為了籠絡翟人,周襄王打算娶翟人之女為妃。富辰又反對,周襄王不聽,堅持娶翟女叔隗為妃。周襄王八年,翟人聯合諸戎攻周,周王室打不過翟人,富辰為了保護周襄王血戰至死,同宗族的數百人與他一起皆戰死於沙場,無一退卻。後來周襄王反敗為勝,經歷了此次事件,悔恨不已,隆重斂葬了富辰及其子弟兵。史稱富辰為春秋第一忠臣。在富辰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奉富辰為富氏的得姓始祖,是為齊郡富氏。

源於姜姓

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公族大夫富父終甥,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公族大夫,複姓富父,名終甥,為炎帝之後。富父終甥為魯國大將,驍勇善戰,曾在周頃王姬壬臣四年農曆10月率軍在鹹邑擊敗侵擾的北狄民族,並捕獲其首領僑如,“富父終甥樁其喉,以戈殺之,埋其首於子駒之門,以命宣伯。”這個“宣伯”就是魯國大夫公孫僑如,為魯桓公姬允(姬軌,公元前711~前694年在位)的五世孫,因與北狄首領僑如同名,因此富父終甥覺得有趣,要告之公孫僑如。在富父終甥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分衍有許多姓氏:富父姓、富姓、終姓鐘姓、甥姓等,皆世代相傳,其富氏是濟陰富氏。

源於蒙古族

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1)蒙古族巴顏氏,亦稱巴雅氏,源出遼國時期的五國部,以部為氏。遼國在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被金國、北宋聯手滅亡之時,部分五國部族人歸入金國女真完顏部。金國在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三年,被蒙古、南宋聯手滅亡之時,這部分五國部族人被強入蒙古部落,稱巴顏氏,分居於松花江流域、虎爾哈、木倫、齊齊哈爾、敖漢等地。後金政權建立之後,大部分巴顏氏回歸滿族,滿語為Bayan Hala,漢義“富裕”,統一編入鑲黃旗,成為後金政權的中堅力量,在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四十七年,鑲黃旗巴顏氏部族在攻克撫順、清河的戰役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著名的“撫順戰役”在滿清史冊中稱“薩爾滸之戰”,是後金政權正式向沒落的明王朝宣戰的開端。蒙古族、滿族巴顏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富姓、白姓于姓等。
富姓姓氏用字富姓姓氏用字
(2)蒙古族卓特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卓陀部,金國滅亡後被虜入蒙古族,世居錫喇塔拉、義州、巴林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uwete Hala。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多為富氏、趙氏等。

源於滿族

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
(1)滿族富察氏,亦稱傅察氏、富爾察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蒲察氏,金國時期為女真蒲察部,以部為氏,滿語為Fuca 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人改漢姓為富氏。
(2)滿族富義氏,滿語為Fugi Hala,世居地待考,多冠漢姓為富氏。
(3)滿族多錦氏,亦稱多金氏,源出唐朝末年女真族“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獨斤氏,金國時期稱獨吉氏,以姓為氏,世居黑龍江索多理村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多冠漢姓為富氏。
(4)滿族富爾庫魯氏,亦稱富勒庫嚕氏,滿語為Fulkuru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後有人改漢姓為富氏。
(5)滿族富色哷氏,滿語為Fusere Hala,漢義“花椒”,源出金國時期女真蒲速烈部,以部為氏,世居屯昂阿,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多冠漢姓為富氏。
(6)滿族富森氏,亦稱敷臣氏,滿語為Fuse Hala,漢義“孿生的”,世居開原,多冠漢姓為富氏。
(7)滿族富蘇瑚氏,滿語為Fusuhu Hala,世居吉林烏喇,多冠漢姓為富氏。
(8)滿族富思庫氏,滿語為Fusuku Hala,漢義“噴壺”,世居墨洛古,後多冠漢姓為富姓、馮姓等。

源於錫伯族

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黑龍江志稿·人物誌》記載:錫伯族額爾庫勒氏,亦稱額爾克勒氏,世居黑龍江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Erkule Hala。清朝中葉以後,錫伯族、滿族額爾庫勒氏多冠漢姓為富姓、鄂姓、額姓等。

源於赫哲族

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赫哲族富勒哈氏,亦稱富爾哈氏、付特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伏爾哈氏,世居佛阿拉。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Fulha Hala,漢義“布施”。清朝中葉以後,赫哲族、滿族富勒哈氏多冠漢姓為富姓、楊姓付姓傅姓等。

源於達斡爾族

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達斡爾族鄂濟氏,世居葉赫、烏喇、輝發、哈達松花江以及黑龍江沿岸。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Wegi Hala,漢義“森林”。清朝中葉以後,達斡爾族、滿族鄂濟氏多冠漢字漢姓為富氏。

源於僳僳族

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清末民初,有加拿大傳教士 James Ostram Fraser 來華,他到中國後,向滿清政府請改漢字姓為富能仁,富氏是滿清貴族的姓氏,以富為姓,說明滿清政府當時對他的尊重。之後,富能仁深入到西南地區傳教。富能仁,公元1886~1949年,祖籍蘇格蘭,是一位傑出的鋼琴家,二十歲即在倫敦舉行第一次鋼琴演奏會,那時他正在倫敦皇家學院選修工程科系,他的數學很好,加上對音樂的造詣,真是才華洋溢,前途無限。然而,他卻選擇在畢業後到遙遠的中國雲南傳福音給僳僳族人。剛開始,富能仁一點僳僳族語都不懂,他就把僳僳族語用英文符號標示在紙上。富能仁看見那時僳僳族人落後的生活,覺得唯有從信仰與教育著手,才能提升他們的生活。於是,他花費許多時間為他們創造僳僳族文字,到1915年,僳僳族文字創造完成,被稱為富氏文字,文字的組合像大寫拉丁文字母,其中有些字母是反寫或倒置,並附以標記以示聲調,以表達僳僳族語言特別的音調。從此,僳僳族人的後代可以接受教育,文化生活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富能仁在僳僳族人中工作了三十年之久,於1949年逝世在他所熱愛的僳僳族人中間,終年六十三歲,葬在中國雲南。僳僳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傳教士,有許多人以其漢姓為自己的家族姓氏,皆稱富氏,世代相傳。
富姓淵源富姓淵源

始祖

部分得姓始祖:富辰。春秋後期,周王室日漸羸弱,諸侯已不大聽命。周襄王時,因鄭國與楚相通,就想攻伐鄭國,於是周襄王準備向西戎族翟人借兵。大夫富辰反對這種借外族兵力的做法,他對周襄王說:“鄭國雖有不對,畢竟與周同宗,是兄弟關係,而翟人兇狠殘暴,若向他們借兵,無異於引狼入室。”襄王不聽勸阻,向翟人借兵,奪了鄭國櫟城等地。為了籠絡翟人,襄王又打算娶翟人之女為妃,富辰又反對。他對襄王說:“翟人有功,表彰慰勞一番就可以了,怎么能以天子之尊娶外族之女呢?翟人本來就貪婪,如果聯姻,翟人就會覬覦中原了。”襄王又不聽,娶翟女叔隗為妃,寵愛無比。後來叔隗與襄王的弟弟太叔私通,被襄王發覺,太叔就逃到翟人那裡挑撥離間。翟人早就想入侵中原,就乘此機會發兵進攻周室。周王室兵打不過翟人,富辰就勸襄王逃到鄭國娶。襄王因借翟兵打過鄭國,擔心鄭國不肯收留,富辰就說:“鄭伯先世曾有功於周,現在大王去鄭,給鄭以立功的機會,鄭伯一定高興。”待襄王出奔後,富辰又率宗族數百人為襄王斷後,與翟人血戰,多處受傷。有人勸他說:“你多次向大王進諫,你的忠心天下都知道,現在危急,你快走吧。”富辰說:“我多次進諫,大王卻不聽,才落到這個地步。我若不死,大王將不好意思見我。”於是血戰至死,同宗族數百人與他一起戰死。史稱他為春秋第一忠臣。富辰本為周宗室,因其封地在富,所以人稱富辰,其子孫就以封地為姓,奉富辰為富姓的始祖。
圖騰圖騰

遷徙

富氏人口總數到2009年1月為止,在中國大姓氏排名里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二百十九位門閥。富氏最早發祥於今山東中西部地區,早期主要在山東、河南一帶居住繁衍。漢、唐時期,富氏族人在齊郡形成郡姓望族。宋朝以後,因戰亂、仕宦等原因,逐步擴散到浙江江蘇等江南廣大地區以及陝西、遼寧等地。滿族富氏是當今富氏家族中最為龐大的一支。遼東地區滿族中的富氏與傅氏,為同一原始滿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後裔。富與傅二者之間,只是在冠用漢字時所出現的同音異字。滿族富察氏是清朝道光末年,仿效漢族文化習俗,取其滿族多音節姓氏中的第一個音節富、傅,而冠用的漢字姓。早在明朝中期以前,今日富氏的先人在遷徙中,曾經居住在今日吉林省伊通縣境內的阿什河、斡泯河流域。富察氏是以地命名的姓氏。《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有: “富察,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其氏族甚繁,散處於沙濟、葉赫,長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滿洲鑲黃旗人,世居沙濟地方,後金初年率族眾投歸,清太祖努爾哈赤將族眾編為半個佐領,由其統領。”族眾在女真各部的統一戰爭中,多有業績,史料中立傳之人達十數人之多。富察氏宗族在明朝以前的遷徙足跡,他們氏族的原始居住地在黑龍江中下游地區。氏族在隨著歷史上女真人的數次大規模遷徙而逐步南遷。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遷徙途中遺留下多處氏族居住過的遺址,在《宗族譜》書中所記注的蜚悠城即是其中的一處。
富氏最早發祥於今山東中西部地區,早期主要在山東、河南一帶居住繁衍。
漢、唐時期,富氏族人在齊郡形成郡姓望族。
宋朝以後,因戰亂、仕宦等原因,逐步擴散到浙江、江蘇等江南廣大地區以及陝西、遼寧等地。滿族富氏是當今富氏家族中最為龐大的一支。遼東地區滿族中的富氏與傅氏,為同一原始滿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後裔。富與傅二者之間,只是在冠用漢字時所出現的同音異字。滿族富察氏是清朝道光末年,仿效漢族文化習俗,取其滿族多音節姓氏中的第一個音節富、傅,而冠用的漢字姓。
早在明朝中期以前,今日富氏的先人在遷徙中,曾經居住在今日吉林省伊通縣境內的阿什河、斡泯河流域。富察氏是以地命名的姓氏。《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有:“富察,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其氏族甚繁,散處於沙濟、葉赫,長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滿洲鑲黃旗人,世居沙濟地方,後金初年率族眾投歸,清太祖努爾哈赤將族眾編為半個佐領,由其統領。”族眾在女真各部的統一戰爭中,多有業績,史料中立傳之人達十數人之多。
富察氏宗族在明朝以前的遷徙足跡,他們氏族的原始居住地在黑龍江中下游地區。氏族在隨著歷史上女真人的數次大規模遷徙而逐步南遷。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遷徙途中遺留下多處氏族居住過的遺址,在《宗族譜》書中所記注的蜚悠城即是其中的一處。

字輩

遼寧本溪富滿族(傅)氏字輩
毓、麟、廣、成、慶、恩、德、永、父、明。
吉林九台滿族富(傅)氏字輩
希、文、恩、忠、勇、榮、任、秉、存、成、宏、雲、興、顯、瑞、景、廣、慶、祥、增。

名人

富玖:五代畫家,工畫佛道,有《彌勒內院圖》、《白衣觀音》、《文殊地藏》、《慈恩法師》等像傳於世。
富弼:北宋大臣。字彥國。洛陽(今河南省洛陽東)人。慶曆二年(1042年)為知制誥。遼重兵壓境,富弼奉命出使遼,拒絕割地要求,以增加歲幣而還。三年,任樞密副使,上當世之務10餘條及安邊13策,大略以進賢退不肖;止僥倖、除積弊為本。與范仲淹等共同推行慶曆新政。不久被排擠,出知鄆州、青州(今山東省益都)。時河北大水,流民南至京東。富弼動員所轄地方出粟救災;山林河泊之利,任流民取以為生;募數萬饑民為兵。至和二年(1055年),與文彥博同時被任為宰相,曾勸神宗“二十年口不言兵”。嘉祐六年(1061年),以母喪罷相。英宗即位,召為樞密使,因足疾解職,進封鄭國公。熙寧二年(1069年),復相,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稱疾求退,出判亳州(今安徽省亳州市)。青苗法出,他拒不執行。後退居洛陽,仍繼續請求廢止新法。
富恕:元代著名詩人,畫家。字子徵,吳江人。自號林屋山人。元季世亂,棄農業照靈觀道士。好學,工詩,善畫。嘗繪《仙山訪隱圖》一卷,遂昌鄭元祐為之記。
富嘉謨:唐代雍州武功人。舉進士。長安中,累官晉陽尉,文章典雅厚實,預修《三教珠英》。中興初,歷左台監察御史,與吳少微友善。屬詞並以經典為本,文體一變,號為“富吳體”。張說稱其文如孤峰絕岸,壁立萬仞,濃雲郁興,震雷俱發,誠可畏也。若施於廊廟,則駭矣。集十卷,今存詩一首。
富元衡:字公權,宋代進士,書法家。初任隨縣主簿,紹興年間(1131-1162年)官至工部郎中。做官守節清慎(保持節氣,清廉而謹慎),始終不渝。
富占魁:字星橋。吉林 永吉人。 畢業於北京陸軍大學,歷任第二十七旅參謀長,安徽第三混成旅 第三團團長,第四十五旅參謀長,第八十一團團長,第十三師師長,預備軍軍長,東北陸軍第十一軍軍長,東北陸軍步兵第二十旅旅長。後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軍事參議官。民國24年冬任冀察綏靖公署 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吉林省政協副主席。

郡望

齊 郡:西漢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隋唐為青州北海郡。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大夫富辰之後”。望出齊郡,陳留。
富姓郡望齊郡富姓郡望齊郡
濟陰郡: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置濟陰國;漢元帝初元年(公元48年)改為濟陰郡。治所在今山東省定陶縣一帶。
陳留郡:秦始皇置陳留縣,漢代改置陳留郡。在今天河南省開封地區。

堂號

富姓的主要堂號有:“知止堂”等。

祠聯

四言

名列三傑;
相歷二朝。
——李文鄭撰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武功人富嘉謨,進士出身;長安年間官晉陽尉,後經韋嗣立推薦,任左台監察御史。文章雅致豐厚,與吳少微同以文辭知名,當時稱"吳富體",他二人和魏谷倚同稱“北京三傑”。下聯典指北宋大臣富弼,字彥國,洛陽人,天聖年間舉茂才異等。仁宗慶曆年間出使契丹,以增加歲幣為條件,拒絕割地的要求,回朝後任樞密副使,與范仲淹建議改革朝政,上河北守御卡二策,至和年間與文彥博同時任宰相。神宗即位後,他勸諫“二十年口不言兵”,王安石變法時,他在亳州抵制青苗法,因此被彈劾降職。晚年退居洛陽,封鄭國公。有《富鄭公詩集》。
力持國體;
清慎公權。
——佚名撰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富弼,少篤學有大度,仁宗複製科,舉茂材異等,慶曆中知制誥,出使契丹,使南北之民不見兵革者數十年,至和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文彥博並相,天下稱“富文”。下聯典指宋·富元衡,紹興中官至工部郎中。富元衡守節清慎,始終不渝,名所居曰“知止堂”。
傑士馳譽;
使相申和。
——佚名撰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富嘉謨文辭雄健,為京都三傑之一。下聯典指宋·富弼出使契丹辯和戰之利害,南北息兵數十年,時稱“使相”。

六言

蔭襲公爵一等;
榮列北京三傑。
——佚名撰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清代太子保富善,滿州正黃旗人。康熙間襲一等公。下聯典指唐代左台監察御史富嘉謨,武功人。他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為文雅厚,與整天 少徵齊名,成一家文體,時稱“吳富體”。又與魏谷、倚同稱“北京三傑”。

七言

興學課士德澤厚;
除暴安良恩惠長。
——佚名撰富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元代慈谿宰富德庸,濟南人。除暴安良,興學課士,民謳歌之。
富玫善繪白衣像;
子徵妙成訪隱圖。
——佚名撰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五代時畫家富玫,工畫道釋,有《彌勒內院圖》、《白衣觀音像》等傳於代。下聯典指元代畫家富恕,字子徵,吳江人。自號林屋山人。元季世亂,棄農業照靈觀道士。好學,工詩,善畫。嘗繪《仙山訪隱圖》一卷,遂昌鄭元佑為之記。
彤庭赫赫九儀備;
素彩峨峨明月升。
——唐·富嘉漠撰富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唐代左台監察御史富嘉漠《明冰篇》詩集句聯。

十言

經學夙優。大變時文舊體;
忠義天予,允稱王佐奇才。
——佚名撰富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左台監察御史富嘉謨事典。下聯典指宋代名相富弼,字彥國,河南人。他出使契丹,力拒割地,並說明和戰利害,保持了邊境數十年的和平。後與文彥博並相,時稱“富文”。他為政周悉,忠直敢言,後拜司空,被封為韓國公。

家譜

遼寧沙濟富察氏族譜不分卷 (清)富察公春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 木刻活字印本 遼寧省桓仁縣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滿族研究會、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北江陵富察氏支譜,附錄二卷,首一卷、附二卷 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 木刻活字印本四冊 遼寧省桓仁縣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滿族研究會、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沙濟富察氏宗譜(族譜) 清朝末年 木刻活字印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遼寧省遼陽市博物館。
遼寧海林正黃旗富察氏(富、傅氏)族譜 民國四十六年(公元1935年)油印本 遼寧省海林市長汀鎮哈達村傅國庫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