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富順十景
- 主要景點:“古井鹹泉”“泮宮丹桂”“北岩石洞”等
富順十景,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境內 ,是富順縣境內的景點。富順十景,源於500多年前的明正統年間,因時任知縣李真始創“富順十景詩”而得名,即“古井鹹泉”“泮宮丹桂”“北岩石洞”“東津舟梁”“勸農仙境”“瀾崖漁歌”“萬壽...
月崖甘泉 月崖甘泉,富順十景之一。 拔貢、知州銜、雲南候補知縣、同治《富順縣誌》協修張芝(號瑞圃)題圖詩曰:“幽岩如月照人清,月下時聞鐘磬聲。安得聖泉傾一勺,灑為霖雨潤蒼生。”
其特有的“橫亘盤礴”為富順十景之一。清朝時,知縣葉體仁、官德、姚燦、裘允緒、李明心、王銓、張利貞等先後對城身、垛口、城樓及城門進行修繕。至鹹豐九年(1859),李藍起義軍進攻敘州府城,知縣胡汝開新開小西城門,並在馬腦山...
青山,位於富順縣東南二十餘公里,與縣南兜子山、縣西高峰、縣北牛口為邑中四名山。因林木深秀、天際浮青、四時一色,故以“青”名。青山中有一峽口,兩岸高峰聳立,對峙如門,仰天一線。沱江過縣城南流於此,瀅洄三折,水色碧深...
北洞,即大北門外的羅漢洞。據縣人萬鈞《重鐫羅漢記》載,該洞由一名叫普智的和尚於宋開寶七年(974)修建。洞深五丈、寬四丈、高二丈有餘,“蓋天造地設,非人力可為,幽致爽闓,清涼可愛”。洞內有羅漢像,大的18尊,小的...
鹽都十景圖 《鹽都十景圖》是沈成林的剪紙作品。是創作鹽都有代表性的井鹽文化遺產或本土文化地標,包含燊海井、王爺廟、西秦會館、榮縣大佛、恐龍博物館、彩燈博物館、平橋瀑布、仙市古鎮、富順文廟、桓侯宮。
鐘秀山,富順縣境內的一座山峰。“鐘靈毓秀第一山”,是富順鐘秀山的贊語。鐘秀山坐落於西湖西岸,遠望林木蓊鬱,因其有明朝縣人、大理寺正卿韋藩拓印宋朝書法家米芾手跡的第一山石碑而得名。鐘秀山是富順老縣委大院所在地,後有富順縣...
神龜山是環繞西湖的“三山”之一(另外兩座分別是五府山、鐘秀山),是古代縣署所在。山上有神龜山古縣衙景點,曾是縣公安局所在地,後縣公安局搬遷到了沱江對岸的南環路,神龜山閒置,拆舊建新,復建了老縣衙,成了富順文廟·西湖...
東津,即東關渡,位於縣城東門外,舊時是沱江邊的一個渡口,是通往東山寺和同心塔(又名文光塔)的必經之路。在渡口上游的沱江河中,有一個高高凸起的沙洲,因曾在此設縣試“考棚”而得名“奪錦洲”。這個江心小島將河水一分為二...
富順鐘鼓樓位於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文廟社區神龜山上,坐東北向西南。修建於民國十八年(1930),建築占地面積64.5平方米。建築結構為磚石結構,共六層,通高28餘米,樓體呈正方形,每邊長5.27米,台基邊長7.9米,高1.2米。台基...
富順千佛寺,又名千佛岩,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城馬腦山中岩,坐西向東。1998年10月,富順縣人民政府重新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2018年1月15日自貢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自貢市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寺是川南佛教及旅遊勝地。被評為省“文明宗教...
奎星樓,古建築,建於清代位於自貢市富順縣東湖街道菊家橋社區沙灣街。2019年5月6日富順縣人民政府公布為富順縣文物保護單位。據乾隆丙午舉人、道光《富順縣誌》主筆黃靖圖記述,因“讀書台”山水奇勝,有文運興旺之兆,貢生唐德言於...
富順后街位於自貢市富順縣富世街道后街社區老縣城北端,富順后街道宅屬於建築與設施主類實用建築與核心設施亞類中的特色街區。建於清代,南北走向,總占地面積1484平方米,街寬約5-5.5米不均,長280米。街面青石鋪築,街道兩邊基本為...
富順文廟博物館位於富順文廟背後神龜山之上,毗鄰神龜山古縣衙,亦是老公安局舊址(當地人俗稱老縣衙)所在地, 主要為文創產品售賣、富順介紹、科舉制度展示、才子文化、治縣歷覽、臨時展廳板塊。分為文創產品及非遺文化展廳、歷史文化名人...
讀易硐(讀易洞), 富順縣境內古蹟,位於縣城和平街,宋代邑人隱士李見讀《易經》於硐中並撰寫《易樞》十卷,故得此名。為明代“富順十景”之一。現為縣級文保單位。讀易洞,是富順西湖邊上的一處古蹟,相傳為宋代薛翁研習易學的...
富順西湖始建於宋代,原是鐘秀、神龜、五府山、瑪瑙山雨水匯流的自然窪地。後砌石為堤,隧成湖泊。2017年4月,富順縣發布了徵集《文廟-西湖創建國家AAAA景區規劃方案》的第二次公告。2017年9月18日,富順縣政政府規劃打造景區。2018年...
中岩寺 中岩寺,自貢市境內古蹟,位於富順縣中岩。據縣誌記載,唐時在此建有一寺院,宋代淳熙年間御賜有“中岩”二字額,故名“中岩寺”。
兼指今金堂以下的沱江;唐宋諸地誌或作“雒”,或作“洛”,仍專指金堂以上。發源於川西北九頂山南麓的沱江古稱雒水,由北向南流經富順縣城東門後突然拐彎向西,再經神龜山、聖燈山後轉而向南,一路過青山峽直奔瀘州入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