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富辰
- 所處時代:春秋
- 出生地:中國
- 出生時間:未知
- 去世時間:前636(僖公二十四年)
- 主要成就:子帶之亂的見證/犧牲者
- 歷史身份:周襄王的大夫
相關史實,史記,左傳,相關演義小說,簡要評價,
相關史實
史記
(白話翻譯)
周襄王十三年(前639),鄭國攻打滑國。周襄王派游孫、伯服為滑說情,鄭國拘禁了這兩個人。鄭文公怨恨惠王被護送回朝廷之後,送給虢公酒器玉爵而不送給鄭厲公,又怨恨襄王把滑國送給衛國做藩屬,所以拘禁了伯服。襄王很生氣,打算借翟國軍隊去攻打鄭國。富辰勸諫襄王說:“周東遷的時候,靠的是晉國和鄭國的力量。子頹叛亂,又是依靠鄭國得以平定,如今能因為一點小小的怨恨就拋棄它嗎?”襄王不聽勸阻。
十五年(前637),襄王派翟國的軍隊前去攻打了鄭國。襄王感激翟人,準備把翟王的女兒立為王后。富辰又勸諫說:“平王、桓王、莊王、惠王都曾受到鄭國的好處,君王您拋開同姓之親的鄭國而去親近翟國,這樣做實在不可取。”襄王仍是不聽。
十六年(前636),襄王廢黜了翟後,翟人前來誅討,殺死了周大夫譚伯。富辰說:“我屢次勸諫君王,君王都不聽,如今到了這個局面,我若不出去迎戰,君王可能會以為我在怨恨他吧!”於是就帶領著他的屬眾出去與狄子作戰,結果戰死。
(原文)
《周本紀》:“十三年,鄭伐滑,王使游孫、伯服請滑,鄭人囚之。鄭文公怨惠王之入不與厲公爵,又怨襄王之與衛滑,故囚伯服。王怒,將以翟伐鄭。富辰諫曰:“凡我周之東徙,晉、鄭焉依。子頹之亂,又鄭之由定,今以小怨棄之!”王不聽。十五年,王降翟師以伐鄭。王德翟人,將以其女為後。富辰諫曰:“平、桓、莊、惠皆受鄭勞,王棄親親翟,不可從。”王不聽。十六年,王絀翟後,翟人來誅,殺譚伯。富辰曰:“吾數諫不從。如是不出,王以我為懟乎?”乃以其屬死之。”
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富辰言於王曰:「請召大叔。《詩》曰:『協比其鄰,昏姻孔雲。』吾兄弟之不協,焉能怨諸侯之不睦?」王說。王子帶自齊復歸於京師,王召之也。
《僖公二十四年》:
鄭之入滑也,滑人聽命。師還,又即衛。鄭公子士、泄堵俞彌帥師伐滑。王使伯服、游孫伯如鄭請滑。鄭伯怨惠王之入而不與厲公爵也,又怨襄王之與衛、滑也,故不聽王命而執二子。王怒,將以狄伐鄭。富辰諫曰:“不可。臣聞之,大上以德撫民,其次親親以相及也。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晉應韓,武之穆也。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召穆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糾合宗族於成周而作詩,曰:‘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今天子不忍小忿以棄鄭親,其若之何?庸勛親親,暱近尊賢,德之大者也。即聾從昧,與頑用嚚,奸之大者也。棄德崇奸,禍之大者也。鄭有平、惠之勛,又有厲、宣之親,棄嬖寵而用三良,於諸姬為近,四德具矣。耳不聽五聲之和為聾,目不別五色之章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狄皆則之,四奸具矣。周之有懿德也,猶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懷柔天下也,猶懼有外侮,扞禦侮者莫如親親,故以親屏周。召穆公亦云。今周德既衰,於是乎又渝周、召以從諸奸,無乃不可乎?民未忘禍,王又興之,其若文、武何?”王弗聽,使頹叔、桃子出狄師。夏,狄伐鄭,取櫟。
王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富辰諫曰:“不可。臣聞之曰:‘報者倦矣,施者未厭。’狄固貪惏,王又啟之,女德無極,婦怨無終,狄必為患。”王又弗聽。
初,甘昭公有寵於惠後,惠後將立之,未及而卒。昭公奔齊,王復之,又通於隗氏。王替隗氏。頹叔、桃子曰:“我實使狄,狄其怨我。”遂奉大叔,以狄師攻王。王御士將御之。王曰:“先後其謂我何?寧使諸侯圖之。王遂出。及坎欿,國人納之。
秋,頹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師伐周,大敗周師,獲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出適鄭,處於汜。大叔以隗氏居於溫。
相關演義小說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七回:是時鄭文公臣服於楚,不通中國,恃強凌弱,怪滑伯事衛不事鄭,乃興師伐之。滑伯懼而請成。鄭師方退,滑仍舊事衛,不肯服鄭。鄭文公大怒,命公子士泄為將,堵俞彌副之,再起大軍伐滑。衛文公與周方睦,訴鄭於周。周襄王使大夫游孫伯服至鄭,為滑求解。未至,鄭文公聞之,怒曰:“鄭衛一體也,王何厚於衛,而薄於鄭耶?”命拘游孫伯服於境上,俟破滑凱旋,方可釋之。孫伯被拘,其左右奔回,訴知周襄王。襄王罵曰:“鄭捷欺朕太甚,朕必報之!”問群臣:“誰能為朕問罪於鄭者?”大夫頹叔桃子二人進曰:“鄭自先王兵敗,益無忌憚。今又挾荊蠻為重,虐執王臣。若興兵問罪,難保必勝。以臣之愚,必借兵於翟,方可伸威。”大夫富辰連聲曰:“不可,不可!古人云:‘疏不間親。’鄭雖無道,乃子友之後,於天子兄弟也。武公著東遷之勞,厲公平子頹之亂,其德均不可忘。翟乃戎狄豺狼,非我同類。用異類而蔑同姓,修小怨而置大德,臣見其害,未見其利也。”頹叔桃子曰:“昔武王伐商,九夷俱來助戰,何必同姓?東山之徵,實因管蔡。鄭之橫逆,猶管蔡也。翟之事周,未嘗失禮。以順誅逆,不亦可乎?”襄王曰:“二卿之言是也。”乃使頹叔桃子如翟,諭以伐鄭之事。翟君欣然奉命,假以出獵為名,突入鄭地,攻破櫟城,以兵戍之。遣使同二大夫告捷於周。周襄王曰:“翟有功於朕,朕今中宮新喪,欲以翟為婚姻何如?”頹叔桃子曰:“臣聞翟人之歌曰:‘前叔隗,後叔隗,如珠比玉生光輝。’言翟有二女,皆名叔隗,並有殊色。前叔隗乃咎如國之女,已嫁晉侯。後叔隗乃翟君所生,今尚未聘,王可求之。”襄王大喜,復命頹叔桃子往翟求婚。翟人送叔隗至周,襄王欲立為繼後。富辰又諫曰:“王以翟為有功,勞之可也。今以天子之尊,下配夷女。翟恃其功,加以姻親,必有窺伺之患矣。”襄王不聽,遂以叔隗主中宮之政。
……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八回:周襄王聞二將被擒,謂富辰曰:“早不從卿言,致有此禍。”富辰曰:“翟勢甚狂,吾王暫爾出巡,諸侯必有倡議納王者。”周公孔奏曰:“王師雖敗,若悉起百官家屬,尚可背城一戰。奈何輕棄社稷,委命於諸侯乎?”召公過奏曰:“言戰者,乃危計也。以臣愚見,此禍皆本於叔隗,吾王先正其誅,然後堅守以待諸侯之救,可以萬全。”襄王嘆曰:“朕之不明,自取其禍!今太后病危,朕暫當避位,以慰其意。若人心不忘朕,聽諸侯自圖之可也。”因謂周召二公曰:“太叔此來,為隗後耳。若取隗氏,必懼國人之謗,不敢居於王城。二卿為朕繕兵固守,以待朕之歸可也。”周召二公頓首受命。襄王問於富辰曰:“周之接壤,惟鄭、衛、陳三國,朕將安適?”富辰對曰:“陳衛弱,不如適鄭。”襄王曰:“朕曾用翟伐鄭,鄭得無怨乎?”富辰曰:“臣之勸王適鄭者,正為此也。鄭之先世,有功於周,其嗣必不忘。王以翟伐鄭,鄭心不平,固日夜望翟之背周,以自明其順也。今王適鄭,彼必喜於奉迎,又何怨焉?”襄王意乃決。富辰又請曰:“王犯翟鋒而出,恐翟人悉眾與王為難,奈何?臣願率家屬與翟決戰,王乘機出避可也。”乃盡召子弟親黨,約數百人,勉以忠義,開門直犯翟營,牽住翟兵。襄王同簡師父左鄢父等十餘人,出城望鄭國而去。富辰與赤丁大戰,所殺傷翟兵甚眾,辰亦身被重傷,遇頹叔桃子,慰之曰:“子之忠諫,天下所知也,今日可以無死。”富辰曰:“昔吾屢諫王,王不聽,以及此。若我不死戰,王必以我為懟矣。”復力戰多時,力盡而死。子弟親黨,同死者三百餘人。史官有詩讚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