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鎮

富國鎮

富國鎮在霑化縣境中部偏地,徒駭河南北穿鎮境。鎮政府駐富國村南側,因以得名,向東6公里鄰利國鄉,西7公里接下窪鎮,南3公里連泊頭鎮,北10公里連濱海鄉,總面積259.9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名稱由來,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經濟發展,交通運輸,主要景點,文化藝術,地圖信息,

名稱由來

富國鎮在霑化縣境中部偏地,徒駭河南北穿鎮境。鎮政府駐富國村南側,因以得名。

歷史沿革

富國鎮境域原系渤海海域,經自然變遷逐漸退海為陸。相傳在未形成陸地之時,有一巨龜浮游至此,駐足露背,久久不肯離去,遂成陸地,始名“浮龜”。元末明初,遠方移民棲息於此,煮海、捕撈、建莊立業,人煙日趨稠密,改稱“富國”,以寓富國強民之意。元代曾在此設鹽場,名曰“富國場”,置鹽課司,派駐官員署理鹽務。明代村莊密集,鹽業尤盛。清代裁撤鹽場置鎮。
富國鎮於1944年解放(當時縣人民政府機關曾駐富國村),1945年稱西五區;1952年稱五區;1946年稱西五區,1957年建鎮;1958年9月改為富國人民公社;1963年改為富國區;1968年復稱富國人民公社;1982年改建富國鎮,1984年改建為富國鎮。自1957年本縣黨政機關由舊城遷此。2001年3月,齊瞿阝鄉併入富國鎮。2003年齊圈鄉歸屬富國鎮行政區。

行政區劃

現轄59個自然村,72個村民委員會,90000人,除蒙族、回族、滿族、白族外,全系漢族。以農業、建築、冬棗、運輸、經商為主。

地理環境

富國鎮向東6公里鄰利國鄉,西7公里接下窪鎮,南3公里連泊頭鎮,北10公里連濱海鄉,總面積259.9平方公里。富國鎮土地平坦,淺平地,肥力較高;地下水質甜。

經濟發展

富國鎮京博紙業、皮革城在建設發展中。有線電視進入千家萬戶。

交通運輸

省道S312濱孤路、省道S315永館路交會於此。班車往來於北京青島威海瀋陽、內蒙、哈爾濱天津濟南。水上交通,建有富國港,船隻可達青島、天津、大連煙臺威海韓國等地。鎮政府東北4公里處南東周時期古窯址,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景點

楊家古窯址位於東楊村西北2.5公里處,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發掘,總面積15.6萬平方米,為東周遺址。出土物有古代煮鹽、濾鹽用器灰陶濾器、灰陶罐、灰陶盔及兵器青銅劍、青銅矛等。

文化藝術

漁鼓戲
霑化縣是著名的漁鼓戲之鄉,胡家營村是漁鼓戲的發源地,也以漁鼓戲而聞名。漁鼓戲是霑化縣的特有劇種,起源於漁鼓道情。道情,是以演唱為主的一種曲藝,以漁鼓和簡板伴奏,原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後來用一般民間故事作題材,所以道情也叫漁鼓(魚鼓)或漁鼓道情。清雍正元年(1723年)胡家營村修建寺院,雲遊道士前來說唱漁鼓,村民學會其腔調,民間藝人加以演化,搬上舞台,化妝演出。後來,演唱內容與人物行當不斷完善、擴大,發展成為大型戲曲形式——漁鼓戲。漁鼓戲唱腔曲調幽雅,尾聲有幫腔,委婉動聽。20世紀初民間漁鼓戲興盛,1957年後逐漸衰落。21世紀初縣文化部門開始集結部分專業人員和老藝人,重新對漁鼓戲進行挖掘、整理,排演新劇目。2006年5月,在第四屆中國濱州?博興小戲藝術節上,霑化縣選送的漁鼓戲《審衙役》獲“最佳推薦劇目”獎和最佳演出獎。10月28日,漁鼓戲《審衙役》應國家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邀請赴京匯報演出,大獲成功。
漁鼓戲漁鼓戲

地圖信息

地址:濱州市霑化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