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清代席佩蘭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寄衣曲》是清代女詩人席佩蘭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為遠別的夫君縫製禦寒的衣衫,卻不知夫君別後在外到底胖了還是瘦了,原來的尺度是否管用;白天睽違兩地自難相問,那就夜晚入夢時尋到他剪個樣作依據。全詩鍊字精審而又出自天然,形象鮮明,意境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寄衣曲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席佩蘭
  • 作品出處:《長真閣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寄衣曲
欲制寒衣下剪難,幾回冰淚灑霜紈1
去時寬窄難憑準2,夢裡尋君作樣看3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霜紈:白色的細絹。
2.憑:靠著。
3.君: 此處為作者指自己的丈夫。

白話譯文

想縫製過冬的衣裳下剪卻很為難,多少次淚灑雪白的手帕淚漬斑斑。
你離家時衣裳的寬窄已難作憑準,只好在夢魂中尋找你量體相看。

創作背景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未知,大概是作於孫原湘北上入都後。她的丈夫孫原湘自從嘉慶年間中進士後,官至武英殿協修,常常在外。席佩蘭獨處深閨,難免魂牽夢縈,日思夜想,詩人為其剪裁棉衣時,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寄衣曲》是一首表現思念的詩。
“欲制寒衣下剪難,幾回冰淚灑霜紈“,詩入把對丈夫的想念寄託於“寒衣”之上。丈夫出門已經很長時間了,所帶的衣服不多,天氣轉涼,自己想要為丈夫縫製過冬的衣服,但是卻不知怎樣裁剪,幾次三番地想要下剪子卻沒敢下,白色的細絹卻早已被淚水濕透了幾回。詩人傷心的理由,詩中雖未點明,卻是顯而易見的。詩人在這兩句中多次運用冷色調的詞語“寒”、 “冰”、“霜”,既是實寫也是虛寫,所謂“實寫”即寫出天氣的變化。寫出了絹綢的顏色,所謂“虛寫”,即用以烘托出詩人與丈夫遠離後的孤寂淒清。“幾回” 兩字也使這種思念之情表現得更為濃厚深重。
第三句“去時寬窄難憑準”是對第一句的補充解釋,“下剪難”的原因是無以為準,以丈夫走時的身材為憑證是不準確的,誰知他現在的變化,表面上詩人在這裡只是為剪衣的寬窄難以定奪而犯愁,實質它是詩人對丈夫身體狀況的掛念。緊接著第四句“夢裡尋君作樣看”只有在夢裡尋找丈夫的蹤影,作為裁衣的標準了,同樣,這裡也隱含著更深一層的意味,即深切的思念,盼望相見而不得,只有把這種解不開的愁思寄託於夢境了。
全詩以製衣為線索,表現了妻子思夫的真摯情感。詩的字面沒有寫“思君”,而每句又都是在“思君”,這就是詩人手筆的高超之處。這首詩,文字不多,但所反映的婦女思夫的心理活動的容量卻很大,真情藏於字里,含蓄之至。

名家點評

現代詩歌評論家李元洛《歷代文人愛情詩詞曲三百首》:同是寫縫衣寄遠,此詩不僅句句扣緊題目,一絲不走,而且在第三句的轉折之後,第四句翻出新境,給人以新穎之感。藝術,永遠厭棄重複而崇尚創新。讀這首詩,可和前引數首不同作者所寫的同一題材之詩參看,從中可見詩的變化之妙。

作者簡介

席佩蘭(1760—?),女,字韻芬,一字道華,號渙雲,洞庭山(今屬江蘇吳縣)人,孫原湘妻。夫婦皆工詩,為一時佳偶。袁枚題其集,譽為“字字出於性靈,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機清妙,音節琮琤,不獨閨閣中罕有其儷也”。又編《隨園女弟子詩選》,即以席佩蘭為冠。其卒在孫原湘之後,具體未詳。有《長真閣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