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寄名
- 拼音:jì míng
- 解釋:猶掛名
- 出自:《唐國史補》卷中
拼音,引證解釋,最早的寄名出家,寄名儀式,其他相關,
拼音
寄名:jì míng
引證解釋
- 舊時迷信,為求孩子長命而認他人為義父母,用其姓氏命名;或拜僧尼為師而不出家,謂之寄名。
清 黃生 《義府·寄名》:“今俗有生子不利,而寄名於他人者。其事已起 漢 世。
按《後漢·何後紀》:後生 辯 ,養於 史道人 家,號曰 史侯 。注云:‘ 靈帝 數失子,不敢正名,寄養道人 史子眇 家’,即其事也。按‘道人’二字亦如此,注謂‘道術之人’。今俗亦有寄名於僧道者。” - 猶掛名,列名。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熊執易 為補闕,上疏極諫,竊示僚友 歸登 。 登 慘然曰:‘願寄一名。雷霆之怒,恐足下不足以獨當也。’”
《明史·程啟充傳》:“身不出門閭,而名隸行伍,是謂寄名。”
清 陳夢雷 《東行口占》之一:“籍削寄名歸卒伍,魂銷憑夢返家園。” - 引申為託名,假名。
《雲笈七籤》卷六:“太玄者, 孟法師 雲是 太玄都 也。今為 老君 既隱 太平之鄉 ,亦未詳此是何所。必非攝跡還本,遣之又遣,玄之又玄,寄名‘太玄’耶?”
最早的寄名出家
唐高宗與玄奘法師關係很好,曾指著武則天說:“皇后若生男子,聽其出家,拜你為師”。永徽六年,則天皇后難產,在佛前上香,不久神光滿宮,生下皇子李弘,取號名佛光王。紹隆3年,當玄奘法師要高宗兒子佛光王出家時,高宗及則天皇后都捨不得了,於是採取了為佛光王度增7人,代表佛光王(即以後的唐中宗)出家。
寄名儀式
寄名有一定的儀式,不外乎焚香禱祝一類。寄名時,出家人要給孩子一些東西,比如僧農、道衣等等。最突出的是寄名符和寄名鎖(索)。《金瓶梅》里的吳道官除給西門慶的兒子許多東西外,還給了一付銀項圈,上寫“金玉滿堂,長命富貴”,還有一道朱書黃綾符,上寫“太乙司命,桃延合康”,銀項圈和黃線符就是寄名鎖和寄名符了。
孩子寄名以後,有的要打扮成道士、和尚,以示出家。不過,並不是寄名神佛、仙道以後永不還俗,永遠保持這種關係的。因為始作俑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無意讓孩子遁人空門、為僧為道,他們只不過想借神佛仙道的保佑躲避一時的災厄。在他們認為孩子已經度過靈與肉的災厄期,能夠獨立抵禦外來侵害的時候,這種關係便終止了。終止關係的儀式叫“還俗”、 “拔袋”,也就是把寄名時交給寺廟的寄名袋取回來,回到世俗的生活中來。在北京順義縣,過去的這種禮儀叫“跳板凳”,也就是在孩子長大的時候,選擇吉日,備禮到廟上進貢,廟主找碴兒責罰小孩,小孩便乘機跳過板凳,回家留髮。在天津,禮儀行為是12歲跳牆還俗,還頗繁瑣:“跳牆事前,必須擇一吉日,買簸箕一隻,毛帚一把,預備老銅錢八枚。及期,為父母者帶領小兒,又向神像前焚香禱祝,一面使小兒持簸箕及毛帚,拂拭香案,灑掃地下。事畢,即令理髮匠為小兒留髮,隨後使小兒立於板凳之上,左右手各持老錢四枚。旁觀之人,喊聲‘老和尚’,小兒便將手中所持錢向後撒去,跳下板凳,並不回頭,直跑至家中。此即所謂跳牆還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