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房子(奧爾罕·帕慕克著長篇小說)

寂靜的房子(奧爾罕·帕慕克著長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寂靜的房子》是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3年。

小說講的是1980年夏天法魯克、倪爾君、麥廷兄妹三人在離伊斯坦堡五十公里外的天堂堡壘度過的一周內發生的事情。小說沒有特定的故事情節,只是按照時間順序由故事的五位主人公穿插著分別講述了自己在這一周內的經歷以及對往事的回憶。小說創作在傳統的內聚焦敘事上有所創新。既採用了多個角色均以第一人稱視角切入敘事盲點,突破敘事限知的方式,又運用多種技術手法點明頻繁變換的第一人稱所指,引領讀者閱讀,顯得頗為“超現代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寂靜的房子
  • 外文名稱:Sessiz Ev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奧爾罕·帕慕克
  • 首版時間:1983年
  • 字數:242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寂靜的房子》呈現的即是一座房子裡的非常態的族群。這座位於天堂堡壘的房子是祖父塞拉哈亭與祖母法蒂瑪居住了七十年的老屋子。在這裡,祖父塞拉哈亭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編寫了一本百科全書,卻至死未完成,連帶祖母法蒂瑪也將一生都耗費在這座老宅里。塞拉哈亭是一名擁有光明前途的醫生,卻成了新派的西化主義者,一心要干預政治,剔除土耳其國家中的落後與腐朽觀念。政治改革失敗後,他攜法蒂瑪搬到天堂堡壘。第一代的祖父和祖母,同在一座屋檐下,卻觀念不同,壁壘分明。祖父用盡一生要完成百科全書,祖母則窮其一生反對祖父,為表達抗議,她用冷漠對待祖父。祖母討厭塞拉哈亭自以為是褻瀆神靈,也討厭他喝酒放縱,可是她卻改變不了他,於是她將自己關進屋子,遠離祖父。可是她又好奇丈夫的工作,想要知道他到底在幹些什麼。塞拉哈亭發現她看了他的手稿之後鼓勵她:“看吧,法蒂瑪。讀書是最美好的事情,去讀,去了解吧。” 可是她沉默以對,一句話也不說。祖父與祖母是兩個文化系統里的人,儘管他們非常希望被對方理解和支持,卻由於觀念的衝突與信仰的牴牾而越來越遠。最終祖父跟家裡的女僕走到了一起,有了雷吉普和伊斯瑪伊爾。
祖父死後,祖母法蒂瑪與僕人雷吉普生活在這座宅院裡,他們彼此猜忌、怨恨並相互防備。祖母痛恨雷吉普,厭惡他,可又需要他。她無比的厭惡這個侏儒,卻又需要他的服侍與照顧。雷吉普因為小時候被法蒂瑪狠狠揍過一頓而導致了侏儒症,他對老夫人充滿了厭煩,卻不得不與她共同生活在這座老宅子裡,做她的僕人,服侍照應她。這座古舊的老宅,在第一代的衝突怨恨之後,上演著第一代人與第二代人殘餘的仇恨。
每個周末,孫子輩的法魯克、麥廷和倪爾君驅車回家跟祖母團聚。他們本可以為這座古宅增添活力,可是宅子承載了太多的歷史遺蹟,古老、破舊而又衰敗,變成了趕不上時代的落後分子,屹立在年輕一代的眼中:破舊、蒼老,不合時宜。年輕人討厭它,希望將它摧毀重建。年老的一代卻依附於它,將它打上信仰的烙印,不讓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淘汰。

創作背景

1970—1980年間是土耳其歷史上最激烈的黨爭和各種政治力量合縱連橫的一段歷史時期,其主要政黨——正義黨和共和人民黨兩霸爭雄,相互攻訐傾軋,致使倒閣頻仍、政局動盪。再加上政治比較開放,左右思潮涇渭分立,武鬥和暗殺等恐怖事件時有發生,後期更是內亂不止,人心思治。此時無論是共和人民黨還是正義黨都無力控制政局,1980年4月的總統選舉由於左右兩派勢均力敵,其間兩派鬥爭愈演愈烈,再加上經濟混亂、暗殺猖獗,社會混亂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境地。9月12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科南·埃夫倫發動武裝政變,逮捕主要政黨頭目、禁止政黨活動,宣布解散議會和內閣,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埃夫倫將軍自任國家元首,建立軍政府。新政府立即著手收繳槍械、打擊恐怖主義,以安定民心。這就是小說故事發生時的歷史環境。帕慕克以小說家的筆觸通過一個普通的土耳其家庭的變遷反映了這一段紛繁複雜的歷史。
《寂靜的房子》取材於作者自己外祖父母的不幸婚姻,帕慕克的外祖父在20世紀初在柏林攻讀法律,在德國他親眼目睹了當時科技創造的種種奇蹟以及歐洲人自由開放的生活,於是特別想跟自己新婚的妻子也就是帕慕克的外祖母分享。可是外祖母是一個傳統的穆斯林女性,她起初對自己丈夫的分享無動於衷,可外祖父不甘心仍然不厭其煩地向外祖母灌輸,最後她由默然變為厭惡,凡是外祖父認為進步的,外祖母皆認為是邪惡的,兩人關係勢如水火。這一段現實中的不幸婚姻被帕慕克寫入了小說《寂靜的房子》。《寂靜的房子》是帕慕克在等待其第一部小說《傑夫代特先生》出版時所寫的第二部小說。

人物介紹

塞拉哈亭-達爾文奧魯
達爾文奧魯家族第一代家長塞拉哈亭-達爾文奧魯是一位醫生,這位被認為很有前途的內科醫生在25歲時娶了出身土耳其上流家庭的法蒂瑪。四年後,塞拉哈亭先生因為直言反對聯合進步委員會,雖然不能把他的行為直接定義為反革命,塔拉特帕夏還是決定把塞拉哈亭驅逐出伊斯坦堡。搬到天堂堡壘後,他們在海邊蓋了一幢房子,塞拉哈亭以為當地人看病營生。在天堂堡壘生活的最初幾年,他們過得非常開心。塞拉哈亭在得知法蒂瑪懷孕後,對她承諾要為他們的孩子打造一座智慧天堂,一個新的世界。塞拉哈亭堅信土耳其所有問題的根源在於無知和迷信,他認為宗教是人民進步最主要的障礙,他也試圖勸服妻子和病人們相信科學可以解釋所有的一切。塞拉哈亭先生暴躁的脾氣和充滿攻擊、威脅的語言嚇跑了他的病人,也疏遠了與妻子的關係,他甚至說過要通過拿棍棒打他們的腦袋來喚醒他們的話。如果他能在與他們相處的時候多一點耐心,語氣再委婉一點的話,或許他能取得一些成效。
法魯克
法魯克是塞拉哈亭的長孫,與幾個兄弟姐妹每年夏天都到蓋布澤的“天堂堡壘”度假。他們每次來都帶著各自不同的感受與追求。每一次來,法魯克都充滿憂傷,看到的房子一次比一次破敗,人也越來越少。作為一個歷史學副教授、博士,他每天過著機械的生活,來回去學校、晚飯後懶洋洋看電視、回想離婚的妻子;他與祖父一樣愛喝酒,因為在喝酒中他才能對“歷史”有感覺。他在蓋布澤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縣檔案室查找有關瘟疫的歷史資料,而他查到的都是一些瑣碎的生活記錄、鄰里糾紛、訴訟、貿易、土地稅務,邊查邊記錄下來,獲得暫時的滿足。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寂靜的房子》的主題繼承了《傑夫代特先生》,對土耳其現代化進程的種種困擾進行了進一步的反思。如果說後者更集中表現了經濟層面、文化層面的西化困擾,那么前者則更多地表現在了科技、政治、生活層面的困擾;現代化一詞,是一個包括內容較廣的辭彙,用得較寬泛,一般來說,現代化常被用來描述現代發生的社會和文化變遷的現象。從歷史上來講,它主要指近代以來,世界各國一種以西歐及北美地區等地國家許多近現代以來形成的價值為目標,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因此常與西方化的內涵相近。包括學術知識上的科學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社會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領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帕慕克小說所反映的正是現代土耳其面對西化進程中的種種遭遇,特別表現了西方化與本土化之間矛盾衝突的現實困境。這種衝突均以生活化的場景得以突出表現。

藝術特色

敘事
在《寂靜的房子》中敘事者群體是作為奧爾罕·帕慕克——隱含作者而出現的。小說中人物自吟自語,表面上看是各自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可是實際上把這些人的視角綜合到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群體自我的形象。也就是作家本人所說的,通過小說,“我是在思考一個社會、一群人、一個國家。在現代社會、部落和國家,人們通過閱讀小說進行著他們最深刻的思考;通過閱讀小說,他們得以探討自己究竟是誰。就算我們拿起一本小說只是為了消遣、放鬆,只是為了逃離日常生活的枯燥,我們也會不自覺地回想起我們所從屬的集體、國家和社會。正因此,小說不僅言說一個民族的自豪和喜悅,還言說一個民族的憤怒、脆弱和恥辱。”《寂靜的房子》拷問民族、文化這個“想像的共同體”,締造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寓言,正是利用角色多次變換的內聚焦型敘事完成的。
帕幕克運用五個敘述者,把零散的生活、複雜的歷史、空虛的現實,亂七八糟的世界,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思、不同的追求等等,一一串聯起來,形成了完整的敘事鏈條。讓讀者看到了一個表面上死寂,內里充滿喧譁與騷動的土耳其社會。以上是從巨觀上看,帕慕克能夠靈活地調動不同敘述者,形成人物意識流連結,使小說一氣呵成,整體感強;同時,又通過每個人物的內容表白,突顯不同的人物性格。從微觀上看,帕幕克對意識流手法也運用地很嫻熟。如第21節麥廷喝醉酒之後的意識流非常混亂,他一面前言不搭後語地把酒醉亂性的話說了出來,另一方面,思維中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白日夢式的幻想。這一部分意識流充滿了妄想和躁動。全章節通篇沒有分段,一逗到底。沒有了句號的阻礙,意識在這裡像流水一樣前行。這樣的手法自然地把一個酒醉者最直截了當的感受,以及缺乏邏輯思考的表白,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出來。這一節的意識流程,與《尤利西斯》第18章中主人公莫莉長達幾十頁沒有標點符號的敘述如出一轍。
意識流
《寂靜的房子》是典型的意識流小說,意識流手法恰當地表現了天堂堡及其周圍人們虛浮、凌亂的生活狀態,取得了內容與形式有機統一的效果。喬伊斯式的自由聯想、時空跳躍、內心獨白、蒙太奇等各種手法在這裡都有所表現。福克納《喧譁與騷動》中昆丁、傑生、迪爾西、凱蒂等人物視角轉換的方法在《寂靜的房子》中得到了很好繼承;伍爾夫《牆上的斑點》式的敘述在這裡每個人物的敘述中也運用自如;《寂靜的房子》選擇了五個角色,輪流敘述,雷吉普、法蒂瑪、哈桑、法魯克、麥廷五個角色均是第一人稱敘述者。通過這些敘事主角的調換,以達到視角的轉換,從而把事件銜接了起來。小說共分32節,環環相扣,如一個連線一個的鑰匙鏈,形成由不同人物意識流組成的敘事鏈條。

作品影響

1983年,帕慕克出版了小說《寂靜的房子》,該小說法文版於1991年獲得了歐洲發現獎。

作者簡介

奧爾罕·帕慕克,1952年生,土耳其作家。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其作品被譯成50多種語言出版,在眾多國家和地區暢銷。文學評論家把他和普魯斯特托馬斯·曼卡爾維諾博爾赫斯、安伯托·艾柯等大師相提並論。1998年《我的名字叫紅》出版,該書確定了帕慕克在國際文壇上的的文學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