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照和尚碑》是唐代段成式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寂照和尚碑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段成式
- 作品出處:《全唐文》
《寂照和尚碑》是唐代段成式創作的一篇散文。
《寂照和尚碑》是唐代段成式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寂照和尚碑釋氏徒毗尼者,雖不轍乎意地,而形骸之外,是釭是輻。火宅煽赫,羊鹿效駕。亦各也視中夏聖人。刑自墨數三千,或由性戾,將墨而之贖金也,將贖而之晝衣慚懼也。以至蹙芻視袷...
寂照寺坐落在澤雅外洋村西側凌雲山青羅降下的山腰裡,坐北朝南,現為澤雅八大風景區之一珠岩風景區的風景點。據寺內現存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常慧和尚所立石碑記載:“……白雲度禪師於至正年間(公元1341年-1368年)崇建青羅峰寂照禪庵基址一所。”明正統戊午年(公元1438年),澤雅下村人林存志(法名常...
《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是由國家文物局組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行政部門,梳理古代名碑名刻文物,遴選形成的名錄。2023年1月3日,國家文物局核定並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總計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從戰國至清,文字種類包含漢文、藏文、蒙文、滿文、維吾爾文等20種,全國31個...
虛雲和尚法語 虛雲和尚法語 普度眾生功圓果滿寧靜致遠德道莊嚴 寂照無為萬法融禛祥隆盛永傳燈養道行宗流芳遠濟物興慈利群生 三學堂 烏山禪寺 善圓成 仰山佛教遺蹟 慧寂禪師塔院 藏經樓 近思齋 馬祖第一道場 棲賢寺 百丈家風 馬祖宗風 宗門股肱緣起趙州明明瀝瀝柏樹子中流砥柱法演黃梅寂寂惺惺生活禪 名藍得主登...
新日下訪碑錄•大興卷 大興地區石刻文物簡述3 金寂照大師實行碑5 元高公信神道碑10 元張公墓碑16 重修鎮國觀音寺碑18 恭勤夫人謝氏墓碑24 德壽寺重修碑26 雙柳樹崑崙碑32 寧佑廟海子行碑37 普濟真君廟碑41 永定河神祠碑43 清鐘音家族墓碑45 團河行宮四面詩碑...
安國寺內有寂照和尚碑。寂照和尚姓龐,字法廣,好寂照,興平人,圓寂時76歲,葬馬跑泉。碑額陰刻篆書“唐故安國寺寂照和尚碑”,上款題“大唐安國寺故內外臨壇大德寂照和尚碑銘並序”,碑文中又記述寂照和尚兩次到安國寺主持事。解放後始於安國寺內設鹹陽縣法院,後改作鹹陽醫院,寺毀殿拆,面目皆非,今...
朝客醉盤筵。位在將軍列,官隨憲府遷。刻心思報國,吁氣欲開邊。選帥如公議,須知少比肩。作者簡介 無可,詩僧。俗姓賈,范陽(今屬河北)人,賈島從弟。文宗大和年間,為白閣寺僧詩。詩多五言,與賈島、周貿齊名。亦以能書名,善楷書,效柳公權體。開成間,段成式所撰寂照和尚碑,為其所書。
談談晉寫本《三國志》的書法 僧無可書《寂照和尚碑》的書法藝術 趙孟釒行書藝術 篆刻藝術的昨天、今天、明天 書法創作漫談 書法創作三境界 碑貼與書法 對建立中國書法教育體系的思考(節錄)宋芝田先生的書畫藝術 章草書家王世鏜 胸中乾坤 筆底風雲--毛澤東的書法藝術 漢魏風骨筆底參--讀王雪樵遺墨 ...
僧無可書《寂照和尚碑》的書法藝術………鐘明善 唐代書法審美流變………姜壽田 “筆諫”辨證………彭礪志 楷書成形後書體演進史走向終結的歷史原因初探 ——書法與印刷術關係之研究………陳振濂 唐代名硯 ——紅絲石硯辨訛 ………蕭高洪 有關顏真卿書《東方朔畫贊碑》主要題跋、著錄的整理………[日本]宮崎洋一...
一九九四年,果一法師因病圓寂,下葬東林寺塔院,其海內外弟子為紀念果一大和尚,德譯九峰寺之業績,又捐資在寺後建果一舍利子墓。墓碑鐫刻,追本溯源,三臨斯山,畢生創業,其志彌堅,祖庭中興,浩氣感天,功垂永世,萬人斯瞻。同時,又於墓塔院門柱石上刻有∶一身兩處墓,高僧不為多。九峰留柱石,東林作...
關於海雲禪師生平的記載很多,《大蒙古燕京大慶壽寺西堂海雲禪師碑》(以下簡稱《海雲禪師碑》)、無念常《佛祖歷代通載》、程矩夫《雪樓集》及《佛日圓明海雲祐聖國師舍利寶塔記》《西京大華嚴寺佛日圓照明公和尚碑》等都有記載。結合碑記和史料可知:海雲禪師,山西嵐谷寧遠(今山西嵐縣)人,俗姓宋,法名印簡,...
刊刻地點由山西五台山清涼寺妙德庵南遷至浙江餘杭的徑山寺寂照庵,寂照庵就成為了明代《徑山藏》刊刻的最主要的地方,也因此名聞天下,這是徑山一段輝煌歷史的見證。寂照庵也是元代元叟行端禪師的塔身所在處。遺址的恢復 2015年5月9-10日,舉行“徑山藏國際學術研討會”。10日,《徑山藏》刊刻遺址立碑儀式在...
在此墓百米處有“圓寂師月朗派心智和尚墓”,和眾多符合臨濟宗僧譜排列的和尚墓群。由此可見,這是臨濟宗除楊岐派、黃龍派以外的又一宗派——月朗派,其開基祖為月朗。發展歷史 在南宋時,因為楊岐派傳人大慧宗杲的影響力,使得臨濟宗一支獨秀,成為禪宗與漢傳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宗派。1187年,日僧明庵榮西將黃龍...
元致和元年(1328年),鐫刻“無量壽寂照祖”摩崖石刻。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鐫刻“游湘山寺”題詩。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壽世慈蔭”刻於湘山絕壁上。清道光六年(1826年),覺傳和尚墓塔始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修建洗缽岩泉。民國三十四年(1945)9月,鐫刻《勝利銘》。主要建築 ...
一、天王殿,正面本尊,多安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北京廣濟寺則奉天冠彌勒菩薩坐像),左右分塑四大天王。彌勒背後設手執寶杵現天將軍身的韋馱天像。布袋和尚為五代僧,名契此(—916)。體軀肥滿,言語無恆,常以杖負布袋入市行乞,而現喜悅之相,人呼為布袋和尚。後梁貞明二年(916),寂於浙江奉化岳林寺東...
贈圓珍和尚 吳 融 送僧歸日本 韋 莊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曹 松 送胡中丞使日東 司空圖 贈日東鑒禪師 貫 休 送僧歸日本 齊 己 送僧歸日本 梅堯臣 錢君倚學士日本刀 歐陽修 日本刀歌 先中令 贈日本僧寂照 顧 逢 寄謝李雪林 虞 集 送海東�上人 楊維楨 送僧歸日本 送僧歸日本 張以寧 題日本僧《...
天王殿,正面本尊,多安彌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北京廣濟寺則奉天冠彌勒菩薩坐像),左右分塑四大天王。彌勒背後設手執寶杵現天將軍身的韋馱天像。布袋和尚為五代僧,名契此(—916)。體軀肥滿,言語無恆,常以杖負布袋入市行乞,而現喜悅之相,人呼為布袋和尚。後梁貞明二年(916),寂於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
地藏禪寺位於浙江省蕭山市坎山鎮航塢山,始建於宋熙寧六年(1073年)。有高僧無能大師覓居到此,觀看寶地,結草為庵,獨來獨往苦修三年。當時閩南佛教衰退,僧人無居修持,十方叢林高僧大德雲遊四海,尋覓寶地定居。明朝初年有天台圓通大和尚及法徒寂照,來此又建茅庵供奉地藏王菩薩,取名為地藏庵。每逢七月香客...
人號玉芝和尚。後居天池山以終老焉。常邀學者、名僧探討佛經聖典。禪師為莊嚴寺園環境,列天池寺周圍為瀑布泉、叢竹徑、望月台、半雲亭、石屋岩、寂照池、寸壁峰、仙人洞、仙鋸板、臥仙石、伏獅崗、般若(洗劍)池等十二景,明大臣顧應祥分景題詩。理學家王陽明,亦數次上山講學。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玉芝...
到了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18 年),該寺主持無極和尚到南京朝覲明太祖朱元璋。山門坐南朝北,正院十丈見方,院內置大小花台,皆種有奇花異草,四時都有花香。大殿正中供有釋迦牟尼。殿內香火極盛,佛燈長明,大雄寶殿右側為班山房,左側為客房。寺後山上有擔當和尚墓,再後林蔭深處,另有一寺叫寂照庵,環境十分...
其三,卷十三至卷十六,有道忞所撰名僧塔銘、行狀等多篇,是研究明末清初佛教的重要文獻。其中〈明天童密雲悟和尚行狀〉一文,更是探討明末名僧密雲圓悟的第一手史料。其四,道忞在該集中所撰文章多篇,也頗值研史者取資。如卷二十四〈法派說〉一短文,敘述近世中國佛教史上的法派傳承原委,甚為罕見,彌足珍貴...
為更好弘揚佛法,程德全與萬縣彌陀院住持德高老和尚商議,擬合力再請全套《大藏經》,以備佛門弟子參學誦習,以傳法寶於久遠。民國十三年(1924年)秋,窮了庵主人隱光同友人董冰鵠在北京坊間見有明刻本《大藏經》六千餘卷,稍有殘缺,但是刻工精良,紙本精緻,於是與葉柏皋先生談及此事。葉氏則告知程德全京都有明...
地藏寺,浙江省蕭山市坎山鎮航塢山,始建於宋熙寧六年(一○七三年),有高僧無能大師覓居到此,觀看寶地,結草為庵,獨來獨往苦修三年。當位於時閩南佛教衰退,僧人無居修持,十方叢林高僧大德雲遊四海,尋覓寶地定居。明朝初年有天台圓通大和尚及法徒寂照,來此又建茅庵供奉地藏王菩薩,取名為地藏庵。地藏寺,...
初學於投子山和尚,後師臨川法眼禪師,得其心要,遂承其嗣。於天台山興建十三道場。弘法眼宗。周世宗於顯德二年(955)下詔滅佛,幸天台處吳越內地,未罹此難,而且德韶依靠吳越王錢俶的支持,使禪宗在天台山有了很大的發展。此外,他還在天台山興智者道場數十所,亦禪亦教,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禪教一致的趨向。...
正印和尚勸募重建。於元至順元年(1330)建成。據清鹹豐《烏程縣誌》載:重建後萬壽寺,建有法堂五間,僧堂七間。又作庫樓、香積櫥、青山堂、梅檀林、蒙堂、選僧堂等,以後又增建觀音殿。明洪武三年(1370)又重建。文革期間,寺院、佛像、石刻等均被破壞。1984年,萬壽寺開始重建,1997年,千手觀音塑成。19...
壽佛寺於2007年7月22日奠基修復建設,2009年5月4日圓滿舉行了盛大的落成慶典暨全堂佛像開光祈福法會,法會由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佛教協會長聖輝大和尚親自主法,各地200餘名高僧大德、諸山長老參與主法,數萬名民眾前來參加,盛況空前。現前來燒香朝拜的香客遊客絡繹不絕,香火十分旺盛。壽佛寺...
大安後 安和尚塔記 壽昌元年 永清公主墓誌 壽昌元年 耶律弘世妻秦越國妃墓誌 壽昌二年 顯密圓通建舍利塔記 壽昌二年 寂照大師並門資園湛身銘 壽昌二年 劉祜墓誌 壽昌五年 圓慧大師墓碑 壽昌六年 寶禪寺建幢記 乾統元年 ……補編一 補編二 《遼代石刻文編》注文訂誤 後記 ……
當時閩南佛教衰退,僧人無居修持,十方叢林高僧大德雲遊四海,尋覓寶地定居。明朝初年有天台圓通大和尚及法徒寂照,來此又建茅庵供奉地藏王菩薩,取名為地藏庵。每逢七月香客頗多,當時名播杭、紹、蕭等地,掛單僧人越來越多,香火旺盛。歷史 清乾隆五年七月三十日,有天台方光寺法本、法忠二位高僧尋覓到此,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