寁

寁,讀zǎn,是漢字,出自《.鄭風.遵大路》,解釋為迅速;快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寁
  • 拼音:zǎn
  • 筆畫數:11
  • 部首:宀
基本信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zǎnㄗㄢˇ
◎ 迅速;快捷。
筆畫數:11,部首:宀,筆順編號:44515112134
四角號碼:3080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5BC1
五筆:PGVH,倉頡:JJLO,鄭碼:WDXI,
無我惡兮,不寁故也。
西漢毛萇傳云:寁(音攢),速也。
東漢鄭玄箋云:子無惡我,擥(音攬)持子之袂(音媚衣袖)。我乃以莊公不速於先君之道,使我然。
陸德明經典釋文云:惡,烏路反,注同。寁,市坎反。
方言集匯
◎ 粵語:zaam2 zaan2
◎ 客家話:[梅州腔] zam3 [海陸豐腔] ciap8 [客英字典] ciap8 zam3 [台灣四縣腔] ciap8
English
quick, fast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感切,音昝。《說文》居之速也。《詩·鄭風》無我惡兮,不寁故也。《朱傳》寁速,故舊也。言子無惡我而不留,故舊不可以遽絕也。
《廣韻》亟也。
入聲。《五音集韻》疾葉切,音捷。義同。
《正字通》正韻二十一感,寁,速也。十葉,寁,亟也。亟與速義相近,分二音。韻會感韻收寁字,叶韻不載。
說文,寁,居之速,從宀疌聲。孫愐子感切,切與聲反,音訓皆未定,此六書之可疑者。字彙兼昝疌二音,從正韻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