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溫州江心寺詩》是宋代詩人張擴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宿溫州江心寺詩
- 出處:張擴創作的五言律詩
- 作者:張擴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宿溫州江心寺詩》是宋代詩人張擴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宿溫州江心寺詩》是宋代詩人張擴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出城何所詣,孤嶼海雲中。寺影一拳石,潮聲四面風。斷煙迷過鳥,密葉墜丹楓。咄咄勞生夢,真成一洗空。1作者簡介張擴, 名或作廣。宋饒州德興人,字彥實,一字子微。徽宗...
江心寺,位於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江心嶼。唐鹹通七年(866),在江心孤島的東山建普濟禪院。宋開寶二年(969),又在江對面的西山建淨信講院。南宋紹興元年(1131),宋高宗賜改普濟禪院為龍翔禪寺。因寺江中,俗稱“江心寺”。宋寧宗時品選天下禪宗叢林,列為十剎之一。其後八百多年裡,該寺屢廢屢興。新中國...
江心嶼,位於溫州市區北面甌江中游,呈東西長、南北狹的形狀,屬於中國四大名嶼。該嶼風景秀麗,東西雙塔凌空,映襯江心寺,歷來被稱為“甌江蓬萊”。歷代著名詩人謝靈運、孟浩然、韓愈、陸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繼留跡江心嶼。千百年來文人留有嘆詠江心嶼著名詩章近800篇。嶼中名勝古蹟眾多,如宋文信國公祠、浩然...
興慶寺 原名淨信院,又名西塔寺院。宋高宗駐蹕孤嶼時,改稱興慶。重建於清嘉慶年間。寺兩側有琉璃泉,泉水清冽,為溫州三大名泉之一。寺牆內有橄欖一株,相傳明萬曆十五年(1587)為郡守衛承芳所植,2003年被毀。建國後溫州市博物館建於此寺,常年展出歷史文物,現改為溫州革命歷史紀念館。宋文信國公祠 位於江心...
江心寺文天祥祠,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江心嶼。明成化十八年建祠紀念,今祠為清代重建。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號文山,南宋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受命與元軍談判,被扣留,脫險後輾轉至溫州,在江心嶼留居一月,題壁《北歸宿中川寺》。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
溫州江心寺文信國公祠 石門洞瀑布歌 縉麗道中 金華北山觀雙龍冰壺兩洞 蘭溪棹歌 歙縣 黃山清涼台 夢筆生花 始信峰 文殊院夜宿聽松濤 文殊台 南京 戊寅閏七夕 靡草死 長門塹 閩江 于山 榕西湖謁宛在堂詩寵 三山除宴行 松風堂 洪山橋 雨中之劍津 登明翠閣 南平雙溪口 病過南平老子祠 種菰行 瀝溪早春 削趾...
溫州乳品廠產品 溫州草蓆廠——曬席 溫州市東風皮鞋廠產品 溫州市色織廠產品 中央首長在觀察溫州市雙嶼羽絨廠產品 溫州市低壓開關廠產品 溫州市輕工機械配套廠產品 溫州市精密電子儀器廠 溫州市儀表工具機廠產品 溫州容器製造廠 溫州市東風紙品廠 溫州市第二皮鞋廠 溫州塑膠焊槍廠產品 江心嶼千年古樹樟抱榕 江心寺...
何白(1562-1642),明末布衣詩人,字無咎。生於樂清縣城西郊丹霞山麓金溪。童年時代跟隨父親何導遷居溫州城區積穀山下。自稱丹邱生,又號鶴溪老漁。少時即受詩的薰陶。他的祖母是樂清隱逸詩人李經*後峰的姐姐。何白在《李後峰先生傳》末說:“白五、六歲時,間就祖母宿,每天明,祖母從枕上授白詩數章,或...
宿翁靈舒幽居期趟紫芝不至 贈江心寺欽上人 白下 贈劉明遠 送塵老人廣化米開田 送朱嚴伯 寄趙紫芝 途中 寄翁靈舒 贈潘德久 還舊山作 止中 宿寺 題釣台 題真娘墓 題江心寺 題羅隱故居 題陶貞白故居 題桃花夫人廟 謝徐璣惠茶 愁 送李偉歸黃山 懷如順上人 答徐璣 題鮑使君林園 酬翁常之 贈從善上人...
落花有意,漢語成語。比喻男女雙方的愛情波折,一方情意深長,另一方卻並無此意。在男女婚戀問題上,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與單相思,一廂情願有相同之處。詞條釋義 拼 音: 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 釋 義: 《續傳燈錄.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後以...
網上如今流行“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的出處是《續傳燈錄·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的說法,源自近幾年青春文學的興起和對“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一句的廣泛使用。如今,此詩句的出處主要有兩種說法:1、宋·釋惟白《續傳燈錄·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 ;2、唐伯虎某詩句。由於詩句富於哲理...
林景熙作為雄踞宋元之際詩壇數十年的愛國詩人,是南宋遺民詩人的代表,與謝翱並稱翹楚,同時也是溫州二千年歷史中成就最高的詩人。其詩文風格幽婉,沉鬱悲涼又不失雄放;論詩主張“詩文歸一”、“根於性情”。其創作成就和藝術造詣,歷來受到極高的評價。著有詩《白石樵唱》六卷、文《白石稿》十卷,後人編為《霽...
相傳昔時其地有江浦入海,浦之兩岸長滿蘆葦,蘆花泛白又稱蘆江,宋天聖中元甲子年(1024)聖僧周思鐸在蘆浦建寺名蘆江寺。(蘆浦原有一個蘆江居民區)蘆浦還有一個稱呼叫“南監”。早在北宋真宗鹹平三年(1000)朝庭在溫州設天富南、北監鹽場,其天富南監鹽場就設在蘆浦,約在今東門垟、石路、林家院三村之間...
臨安陷落前夕,奉益王、廣王南逃,與陸秀夫等在溫州江心寺商討抗元大計。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他在福建擁立益王趙昰為端宗帝,任左丞相。張世傑(?-1279年),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少年時,他在蒙古名將張柔部下當兵,駐防杞縣(今屬河南),後因他父親觸犯金國法律而逃奔南宋。宋將呂文德用他為小校,後...
《子應和詩再用前韻》是宋代詩人王十朋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 子應和詩再用前韻 江東臘雪為誰多,清逼官梅興動何。堂坐玉芝勞想像,句工冰柱老研磨。賡酬往事思蓬島,災異狂言忤諫坡。聽取金華新號令,要須白戰不持戈。作者簡介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龜齡,號梅溪。生於溫州樂清四都左原...
迴廊四壁鑲嵌著《正氣歌》、《北歸宿中川寺》、《江心寺》、《過零丁洋》及後人憑弔詩等22塊青石碑刻。祠有楹聯云:“孤嶼自中川,逝水難消亡國恨;崇祠足千古,英風猶挾怒濤鳴。”此聯繫清同治年間曾任樂清知縣、溫州知府的戴啟文撰,全國著名書畫家、鑑賞家謝雅柳書。沙孟海先生題“宋文信國公祠”大門橫額。游...
宋朝溫州有諺語云:“海壇沙漲,溫州出相。”海壇沙是經常漲,溫州狀元也常中,但溫州宰相不常見。據《弘治溫州府志》記載,一直待到南宋“鹹淳間,海壇嶺下江沙忽漲,人以為異”,沒過多久,陳宜中果拜相,才應驗了諺語的預測,故宋遺民鄭思肖在《心史》中有“相國生東甌,應讖海壇沙”句。奇結姻緣 陳宜中...
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說,畫作可潛移默化地弘揚佛教文化藝術,感化心靈。佛教聯合會副會長永惺法師說,佛像很難畫,畫作展現出了慈悲心和歡喜心。此次畫展在香港西方寺大雄寶殿舉行,將持續至二月五日。湯余銘畫石窟佛像弘佛法 「我是個野生畫家。」年近七十的湯余銘帶著濃厚的溫州口音緩緩地說道。在他看來,...
李璣第三十八世孫李必果,字希真,太僕寺少卿,後人尊稱為必果公。生於乾符己亥年(879)。原居福建福清縣赤岸檀園。為避“五季干戈”之亂,必果公棄官攜眷於五代後梁乾化辛末年(911),歸農隱居於溫州昆陽塘川西山,居西山十世。必果公歸農隱居西山十世,憑藉山水毓秀,家境優裕和雅,世代崇尚詩書文章,喜學...
甌海區,浙江省溫州市轄區,是溫州市四大主城區之一,地處溫州市區的西南部,北靠鹿城區,東鄰龍灣區,南接瑞安市,西與青田縣(屬麗水市)接壤。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域,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總面積46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2月,甌海區轄12個街道、1個鎮,區政府駐婁橋街道洲洋路6號。截至2023年末,年末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