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地處安徽省北部,文化淵遠,名家輩出。宿州書畫以其廣泛的影響和雄厚的實力已經成為一個響噹噹的文化品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宿州書畫
- 概述:宿州,地處安徽省北部
- 簡介:在全國,很少有一個地方的
- 山水畫:山水畫大家傅二槐是同時
簡介,山水畫,
簡介
在全國,很少有一個地方的書畫淵源有宿州這么悠久。更很少有一個地方
的書畫氛圍有宿州這么濃厚。特別是現當代以來的宿州書畫成就令世人矚目。 從宿州境內已出土的大量的漢石刻壁畫,可以看到宿州書畫深遠的藝術背景。“竹林七賢”中的宿州籍名士嵇康、劉伶,宿州籍雕塑書畫大家戴逵父子,宿州蕭籍“帝王書法家”劉裕、劉彧父子及其
孫三代,在中國書畫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整個童年、少年、青年時代均在宿州符離度過。不僅留下了名傳千古的詩篇,更有《楞嚴經》《春遊》等墨跡為後世寶重。宋四家中的蘇軾,蔡襄也都曾流連在埇橋(即宿州)這個“舟車江聚,九州通衢”之地,分別遺存有《扶疏碑》和《致郎中尊兄帖》等彌足珍貴的墨寶。 明末清初,宿州蕭縣出現了一批“重傳流、重筆墨、重師承”的畫家。形成以龍城為中心的繪畫體系。清乾、嘉年間,揚州八怪崛起,
尤其是八怪之一的黃慎曾流寓蕭縣,推動了龍城畫派的發展。影響較大的書畫家有王之麟、許輝祖、吳作彰、張太平、王為翰、袁汝霖、劉雲巢等,影響廣泛深遠。他們衝破“四王”畫風,追逐時代新潮,以強烈的個性闊筆寫意,抒發情懷,師法自然,貼近生活。清以後各歷史時期都有代表人物、骨幹力量和規模相當的書畫隊伍。此外在埇橋還有以周廷棟、賈善價、任柔節、牛北瞻為書法代表的“埇上四子”,他們名聲顯赫,對後來書法影響巨大。同期,楊繼盛、史可法等軍在埇橋留有遺蹟。 鐘馗畫創作是宿州書畫興盛時期的又一標誌性成果。這一時期,宿州知州、中國指畫鼻祖高其佩的藝術活動及其作品,不僅豐富了中國書畫,興盛了鐘馗畫藝術,更為宿州書畫在全國的影響力,增添了豐富多彩的一筆。
山水畫
山水畫大家傅二槐是同時期宿州泗縣的怪才人物,他卓爾不群的秉性和高超的藝術成就相得益彰。宿州書畫的繁榮期,縱貫近、現、當代。這一時期,宿州書畫活動頻繁,書畫社團林立,書畫教育進一步普及,書畫隊伍不斷壯大,先賢、名人輩出,並且誕生了王子云、劉開渠、王肇民、朱德群、蕭龍士等飲譽世界的大師級人物。湧現了路蔭南、侯子安、楊夢九、哈維元、倪宗魯、陳享祺、王天鐸、歐陽南蓀、劉夢筆、馮雨邨,張啟後、韓本貴等書畫先賢。走出了王青芳、段軾、梅雪峰、梅純一、尉天池、劉浚川、陳雲程、陳傳席、卓然、吳燃、郭公達、歐陽龍、圓霖法師等書畫大家。 加之遍布全國各地的諸如張傳凱、張良勛、葛慶友、申西嵐、陳文芬、胡美生
、丁夢周、王少石、蕭承震、張翰、汪易揚、周本信、閔德祥、朱秀坤、方茂鴻、趙宇敏、王進玉、路巨鼎、張乾元、張利華、丁寺鐘,陳光林、傅強等宿州籍名家,以及活躍在當地、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鄭正、李士傑、薛志耘、閻梓昭、孟繁青、陶仲珩、黃振鐸、蔡世明、唐乾、孫淮濱、楊劍華、馮維韜、於孝伯、王襟三、謝謝、劉季雨、姜秀真、張家琦、汪懷英、李傑、朱紹儉、周軍、李勝春、郭峰、祖愛民、郭宏專、陳曉輝、劉慶海、邵晨、謝海民、王猛、唐亮、張良明、楊繼乾、陶勇、趙松岩等老中青年三代名流,使宿州書畫的藝苑星空光華四射、璀璨耀眼。 目前,宿州有國家級書協、美協會員27人,省級以上書法家協會會員178人,省級以上美協會員167人,能書會畫者10萬餘人。宿州市蕭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書畫之鄉”,埇橋區被命名“為中國書法之鄉”,靈璧縣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鐘馗畫)之鄉”。文化基礎設施齊全,書畫院、書畫名家紀念館、陳列館相繼建設並投入使用,書畫產業得以大力發展,宿州書畫品牌已具規模。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蕭縣書畫一條街、靈璧鐘馗畫一條街、埇橋書畫裝裱一條街等宿州市文化產業園;書畫納入大文化宣傳範疇。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走進宿州》播出後,又接著推出了系統闡述宿州書畫的重要作品《宿州書畫》;以《宿州書畫晉京展》為主的各類書畫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時逢盛世的書畫藝術家們,精神煥發,激情揮毫潑墨,互相提攜,切磋技藝,各顯風格,形成了宿州書畫如火如荼的興盛繁榮局面。在全國重要專業報刊發表、出版書畫作品、論文、專著不計其數;在國內外重要展覽館、美術館舉辦個展,參加國家級展覽並獲獎的屢次增多。書畫產業蓬勃興盛,全市共有畫廊近300家,並有《宿州書畫論壇》、《紫薇齋書畫藝術網》等藝術網站向世界推廣宿州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