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容州都督府
容州都督府,唐開元年間(713~741)升容州為都督府,隸嶺南五府經略使。鹹通三年(862)嶺南道分為東、西兩道,隸嶺南西道,並劃出藤(今藤縣)、岩(今玉林境)...
轄境相當今容縣及北流北部地。宋擴大至今陸川及北流南部地。元至元中曾改為容州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為縣。唐、五代先後為容州都督府、寧遠軍節度使治。...
桂州都督府,唐都督府之一。...... 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時,督有桂、昭、賀、富等十七州及紆、歸思、思順等七羈縻州。後邕州、容州自為都督府,僅督有桂...
開元中,容州升格為都督府,移容州郭下之北流縣於西南60里,自此,北流縣與普寧縣、渭龍縣載然分域。 [3]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容州改為普寧郡,治所從北流縣...
從此,屬南漢容州都督府所統領的順州,轄龍化、溫水、龍豪、南河四縣和禺州轄的羅卞縣(即陸川縣)。宋開寶五年(972),廢順州,禺州、羅卞縣更名為陸川縣,省...
開元年間(713~741),升為容州都督府,隸嶺南五府經略使。鹹通三年(862),嶺南道分為東、西兩道,隸嶺南西道,並劃出藤(今藤縣)、岩(今玉林境)二州歸邕管,...
著名詩人元結到容縣都督府任容管經略使,在容州城東築經略台,用以操練兵士,游觀風光。明朝初年在經略台上建真武廟,明萬曆元年(1573年)將真武閣廟增建成三層樓閣...
容縣古稱容州,西晉置縣,1700多年。唐設容州都督府,宋置容州路,領11州六十餘縣,明改容州為容縣。建國後五十年代稱容縣專區,轄梧州、玉林等縣市,一度成為...
從此,屬南漢容州都督府所統領的順州,轄龍化、溫水、龍豪、南河四縣和禺州轄的羅卞縣(即陸川縣)。宋開寶五年(972年),廢順州,禺州、羅卞縣更名為陸川縣,...
天寶元年(742年),屬南昌郡。乾元元年(758年)復屬白州。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屬南漢容州都督府所統領的順州。宋開寶五年(972年),省入陸川縣。...
容縣城東隅有一處名勝古蹟叫經略台,是唐代著名詩人元結任容州都督府容管經略使時建造的,既作操練兵士之用,也作覽勝之地。明初,在經略台上又建造一座真武廟。...
經略台是唐乾元二年(759年)著名詩人元結任容州都督府容管經略使時,為了操練兵士和觀賞周圍風光所建,台上原有建築早廢。到明代萬曆元年(1573年),為奉祀真武大帝...
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屬南漢容州都督府所統領的順州。宋 開寶五年(972年),省入陸川縣。詞條標籤: 行政區劃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
趼跌州3在今烏審旗南部設達渾都督府,下轄安化州、寧朔州人、仆固州;在今烏審旗中部設靜邊州都督府,下轄北夏州;在今鄂托克前旗南部設樂容州都督府,下轄東夏州...
新增之兩縣及扶來縣屬禺州,北流、陵城屬容州。宋開寶五年(972),撤銷峨石、扶來、羅卞、陵城四縣,其地併入北流縣,屬容州都督府普寧郡轄地。元至元十六年...
松花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鄉鎮建制。位於北流縣西北郊,部份地域屬城區範圍。其印塘古城村於唐武德四年(621年) 至元和間曾為銅州、容州和容州都督府治所,...
容州都督府景星寺者,高宗天皇大帝所建也。高宗繼濰駸武,纘歷登樞,淳化洽於無垠,至德覃於有截。緝熙庶績,平章百姓,沐兩思理,窅然姑射之風;順風聞真,邈矣...
第一籍貫是生父楊維祖籍的容縣十里鄉楊外村;第二籍貫是當年在容州府後軍都督署任職的義父楊康的祖籍;第三籍貫是當年在容州府任長吏的義父楊琰,楊琰祖籍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