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族從始祖所遷的墓地,往往到後來十幾代或幾十代人都葬在一處,而成為家族墓葬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族墓
- 別名:家族墓葬群
一個家族從始祖所遷的墓地,往往到後來十幾代或幾十代人都葬在一處,而成為家族墓葬群。
一個家族從始祖所遷的墓地,往往到後來十幾代或幾十代人都葬在一處,而成為家族墓葬群。這種墓葬群的排列方式有兩種:1、攜子抱孫形:即始祖夫婦合葬墓在正中間的最上頭,墓前面是明堂神路;以明堂神路為中線,左邊為長子夫婦墓位,右邊...
蕭氏家族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斯布格圖村,發現於1983年,是遼代契丹族蕭氏貴族的家族墓葬群。蕭氏家族墓約有1000餘座墓葬,且形制基本相同,其中以M3墓葬最具代表性。墓群中有部分墓葬已被盜掘。蕭氏家族墓是現存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契丹大貴族墓葬群,為研究遼代契丹族墓葬形制的演...
清河門蕭氏家族墓,即清河門蕭慎微祖墓群,遼代墓葬。位於遼寧省義縣清河門西山村,現為阜新市轄區。位於遼寧阜新市清河門鎮西山村。共發掘4座。均早期被盜。這個墓葬群在1949年被發見,1950年5月由李文信主持發掘。李文信撰寫發表的《義縣清河門遼墓發掘報告》,詳細介紹了遼寧省義縣清河門西山村遼蕭慎微祖墓群...
韓氏家族墓地,位於山東省聊城市莘縣董杜莊鎮梁丕營村北200米處,是唐末魏博節度使韓允中父子的墓葬石刻群。韓氏家族墓地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坐北朝南。現存石刻中有韓國昌、韓允中父子墓2座、神道碑2通,牽馬俑、馬、羊、虎等石刻。韓氏家族墓地規模宏大,石刻雕琢古樸,系用圓雕手法雕刻而成...
贊皇李氏墓群,又名北朝趙郡李氏家族墓,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西高村南的崗坡地,是北朝時期的古遺址。1975年冬,贊皇縣南邢郭公社南邢郭大隊在農田灌溉中,發現了東魏李希宗及其妻崔氏、其弟李希禮的墓誌並一部分文物。考古隊確認這裡是北朝趙郡李氏的一處家族墓地,共發現墓葬5座。李希宗及其妻墓是夫婦合葬墓...
耶律祺家族墓,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罕蘇木蘇木朝克圖山東部,是遼代時期的古遺址。耶律祺墓主人為契丹皇族耶律祺夫婦,葬於遼乾統八年(1108年)。1993年7月,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罕廟蘇木發掘了耶律祺墓,出土了契丹大字墓誌一方,此墓誌為已出土契丹大字字數最多的。還出土了殘損...
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志剛向記者介紹,從墓基到穹頂的高度、墓室空間格局,顯示出古墓主人生前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財力。此墓不同於宋代墓道向南的下葬習俗,而是朝向七八百米處的米芾後代的聚居地米家莊方位。專家分析,這座墓葬應該是米氏家族墓。後期清理、研究工作仍在進行中。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
范仲淹家族墓,鹽城旅遊景點 。范仲淹家族墓范家享堂 高清大圖 嘉慶二十四年,范文正公嫡傳子孫時新公遷居南梁,傳四代至成玉公。成玉公生二子,長子德公,次子敏公,德公之子譽端為先人營造塋墓祠堂,並將其叔父敏公之子譽齡也葬在其內。墓地在梁垛村二組,有四畝之大,並立有墓碑。墓側建築祠堂十八間,有...
曹氏家族墓群是考證漢代衣飾、飲食、風俗以及中國墓室文化的標本,其主要墓群包括董園漢墓群、曹四孤堆、劉園孤堆、薛家孤堆、觀音山孤堆、張園漢墓、馬園漢墓、袁牌坊漢墓群、元寶坑漢墓群。曹氏家族墓群的形制基本相同,均為磚石結構的多室墓,規模都很大,一般具有前室、中室、後室以及數量不等的耳室或偏室,其中...
陳氏家族墓,位於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大劉鎮大陳村,墓地東西長144米,南北寬148米,面積約21300平方米,存明清時期古墓約300餘座。2008年6月,被市政府公布為漯河市文物保護單位。陳璣墓位於家族墓地中央,其墓前立有“交龍御碑”。碑頭為雙龍造型,中間刻有“封而誥命”字樣。於嘉靖十二年御製交龍碑,為其...
張安世家族墓於2008年被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發掘,然而考古工作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墓葬均被盜過。發掘了3年,張安世和其子孫的墓葬已發現14座,2011年4月,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在長安區張安世家族墓中終於發現了張安世夫人的墓,該墓已遭盜掘燒毀,殘存的玉衣片等揭示了張安世夫人級別很高。還有兩座...
蟠龍劉氏家族墓 蟠龍劉氏家族墓屬於歷史遺蹟主類物質類文化遺存亞類建築遺蹟基本類型。蟠龍劉氏家族墓坐東向西。建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分布在斜石坡西坡面,劉時應夫人林氏墓距劉時應墓80餘米。
濠涌劉氏家族墓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沙溪鎮濠涌村鳳凰山茶園鴉鷯坑北坡,始建於元代,經明代續建、清代重修最後形成家族墓地,包括4座抄手墓和1座交椅墓,均坐西南向東北。5座墓葬規格分別為12.42×14.28米、7.17×9.6米、6.3×11.46米、7.24×6.84米、3.92×6.5米,總面積約400平方米。其中抄手墓為...
李氏家族墓地,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羌白鎮八魚村,是清朝大荔八魚李氏家族的墓地。李氏家族墓地有大型石墓22座,最早可上溯到清乾隆時期,最晚延續到民國末年,延續300餘年。是陝西境內發現規模最大、等級較高、墓葬結構奇特的大型清代石墓葬群。已出土的五座墓葬結構大體相同,一般由墓道、墓門、院落、庭堂、耳室...
寮後劉氏家族墓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南區福涌社區寮後羅傘地山,共7座。始建於宋代的劉文質墓,始建於元代的劉母林氏墓,以及始建於明代的劉月潮墓。寮後劉氏家族墓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南區福涌社區寮後羅傘地山,共7座。始建於宋代的劉文質墓,始建於元代的劉母林氏墓,以及始建於明代的劉月潮墓,劉母湯氏、...
大鶴山麥氏家族墓 位於南沙區黃閣鎮東里村,年代為宋-清。基本情況 大鶴山麥氏家族墓墓群中的“麥公進夫婦墓”於2008年12月公布為廣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
南陽楚彭氏家族墓 南陽楚彭氏家族墓是位於河南省的遺址。2021年9月,入選“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項目”名單。所獲榮譽 2021年9月,入選“河南考古百年百大考古項目”名單。
唐氏墓群,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唐家鎮柯山嶺一帶,總占地面積約34萬平方米,是宋朝至清朝時期的古墓群。唐氏墓群始葬於南宋鹹淳五年(1269年),是粵瓊唐氏始祖唐菽林及歷代功名子孫的陵園。墓群座西北向東南,有保存完好的宋、元、明、清歷代唐氏家族古墓52座。墓群陵園中軸線是一條用水泥及青石鋪設的祭祀大道...
洛陽北邙古代家族墓僅從北邙山出土墓誌中篩選出古代家族墓群60個,按“宗室家族墓”、“宦官家族墓”兩篇編排。宗室家族墓群11個,其中北魏時期9個,隋唐時期2個。宦官家族墓群49個,其中北魏時期5個,唐代37個,後唐1個,後梁1個,後周1個,北宋4個。在單一家族墓群中,葬墓最多者達29座,少者亦有3座。內...
該墓墓主人頭向向南,從隨葬器物中未見兵器以及“彭子壽”墓相對位置判斷為女性。根據隨葬青銅鼎簠及墓葬形制分析,墓主人為士級貴族。墓葬時代為春秋晚期。南陽市八一路名門華府小區發現楚國“彭氏”銅器墓,並非偶然。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在其附近地區就先後曾發現了3座與楚國申縣彭氏家族有密切關係的銅器墓,出土...
楊震家族墓,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秦東鎮四知村,是東漢太尉楊震及其子孫的墓地,占地85畝,距華山景區25千米,潼關縣城16千米。楊震家族墓地是漢代官僚地主階級家族墓地的一個典型。7墓排成一列,自東而西為2號、7號、3號、5號、6號、1號和4號墓,據考證,依次為楊震、楊牧、楊讓、楊統、楊著、楊馥、...
永年徐氏家族墓地位於永年區大北汪鎮徐北汪村西北,坐北面南,總占地面積約12800平方米,為明、清官宦名人墓地。此墓地喪葬習俗較為特殊,墓葬不分輩份,只要是徐家後人去世後,就可以在墓地找空閒地埋葬。該墓地屬多次重葬墓地,現有墓葬封土百餘座,明參政徐敬、徐政、四川按察司副使徐英等名人墓封土,均保存...
欽州寧氏家族墓是隋唐嶺南少數民族墓。位於廣西欽州久隆鄉大霧嶺東麓。寧氏為當地寧越之首領,世代為官,稱雄嶺南,《隋書》、《唐書》有載。墓地綿延約10千米,清代和民初曾出土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正議大夫寧贊墓碑和唐開元二十年(732年)刺史寧道務墓。1977年、1981年發掘墓7座,地表多無封土,但和前兩...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對象山王氏家族墓地進行了發掘,共清理出七座東晉至南朝的墓葬。1998年9月至12月,南京市博物館為配合南京市基本建設,對象山王氏家族墓地的三座東晉墓葬進行了發掘。2000年4月,南京市博物館對象山王氏家族墓地進行考古發掘,清理出東晉墓葬一座。墓葬格局 一號墓 一號墓為東晉...
宋哲元家族墓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市中街道,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不可移動文物。文物介紹 宋哲元家族墓位於樂陵市市中街道辦事處後顏村東100餘米處。其北600米為小王家村,南500米為李連池村,東1000米為大橋村。宋族塋地古松上百棵,南北長117米,東西寬75米,面積8775平方米。墓地共有墓葬7座,墓碑10...
三組墓各建神位牌樓,均為四柱三間牌樓。兩側對稱設立神庫、神廚、照壁、翁仲(文臣)、碑亭、華表以及石象生等。整個墓葬建築群均用青石雕鑿而成,是研究明代品官及其家族墓葬制度重要的實物資料。2006年5月25日,高氏家族墓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高氏家族墓地從元末...
益王家族墓群,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洪門鎮洪門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萬曆二十九年(1601),洪門、岳口被劃定為益王家族墓區。簡介 洪門墓區上至徐田、莊上,下至鋪前,方圓20里。據南城縣誌介紹,益王家族墓群為明代皇帝朱見深之子益端王系墓葬區,包括益端王朱祐檳、益莊王朱厚燁、益恭王朱厚炫、益末...
一座已蕩然無存(徵集墓誌1方、銅鏡1面)。這3座墓均為土坑木槨墓,形制規整,規模較大。據墓誌可知,其中兩座墓主人分別為陳輔和其子陳三畏,均為一代土司。另一座殘墓內,棺內不見人骨,亦無隨葬器物,當為空墓,似為衣冠冢。該墓地出土的兩方墓誌和宣德元年的買地券可以證明,這裡是陳土司家族墓地。
墓葬群居園內正中偏北,總計29座;成人墓葬20座,嬰幼兒墓葬9座,方向北偏東30~40度不等,深8.5~15.5米。均為豎穴墓道、平頂或拱頂土洞墓室。成人墓葬可分為五種形制,即:單室、前後雙室、並列雙室、主室代側室、單前室雙後室。墓葬群南端是整個家族中最年長者—呂通夫婦,他們的子、孫、重孫按不同...
明張氏家族墓出土於西安高陵縣院張村北西光園區,墓群里發現約5樽色彩鮮艷,圖案完整的彩繪漆棺。西安發現罕見明代中晚期家族墓,出土文物精美,是研究明代家族墓葬制度、藝術及斷代的難得資料。墓群里發現約5樽色彩鮮艷,圖案完整的彩繪漆棺。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王小蒙介紹,防止漆棺彩繪褪色朽壞是文物保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