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學校-工廠:中國社會階層再生產

家庭-學校-工廠:中國社會階層再生產

《家庭-學校-工廠:中國社會階層再生產》是2015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仇立平。

基本介紹

  • 書名:家庭-學校-工廠:中國社會階層再生產
  • 作者:仇立平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1日
  • 頁數:359 頁
  • 定價:8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6555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家庭學校工廠(中國社會階層再生產)》利用上海人口普查資料也證明,30多年的上海階層結構已經從“土字型”的非標準“金字塔型”的社會階層結構轉變為標準型的“金字塔型”。上海的經濟發展雖然已經進入中等已開發國家行列,但社會階層結構仍然停留在工業社會階段。工業社會的“金字塔型”社會階層結構更容易產生劇烈的利益衝突,社會階層流動更多地表現為工業社會的特點,相對於可能要到來的後工業社會,社會階層分化引發的社會不平等將更為突出。因此,如果將重建社會秩序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目標,首先要建立各階層合法利益保障制度和機制。處於工業社會“金字塔型”社會階層結構條件下,由家庭一學校一工廠所呈現的中國社會階層再生產機制實際上也是現代性的獲得過程。從早期工業社會來看,現代性的獲得並不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甚至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就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批判封建主義等所揭示的那樣,資本主義文明的“殘酷”相對於封建主義來說仍然是一種社會進步,是“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的現代文明。

圖書目錄

上海社會階層結構轉型及其對城市社會治理的啟示
一 30多年來上海社會階層結構變遷
二 上海社會階層結構接近美國20世紀50年代水平
三 上海社會階層結構轉型對社會治理的啟示
文化資本與階層再生產
文化資本與社會地位獲得——基於上海市的實證研究
一 從狹義文化資本到廣義文化資本
二 文化資本與教育和地位的獲得
三 文化資本對地位獲得和社會流動具有積極作用
文化資本對階層地位獲得的間接影響機制
一 文化資本對社會階層地位的影響
二 文化資本視角下的地位獲得研究
三 文化資本和職業地位獲得
四 文化資本與代際職業地位再生產
五 文化資本和個人職業獲得的路徑分析
六 經濟、文化、政治資本對階層流動的影響
文化資本與中產階層的生產
一 中產階層研究概述
二 文化資本與中產階層地位獲得
三 文化資本對中產階層地位獲得的意義
教育過程與階層再生產
教育資源的分配與供給——從巨觀到微觀的不平等
一 教育平等化與MMI假設
二 教育資源的分配與供給和教育平等化
三 教育平等化過程中的平等與不平等
教育場域與社會階層再生產的“預演”
一 自然結果還是人為設計:教育分層功能兩種對立的理論取向
二 資本分殊:兩所學校的差異化境遇
三 文化資本的家庭內化:隱性的不平等及其傳遞
四 等級分化與階層強化:家校互動的教育後果
五 結論:教育場域中社會階層再生產的“預演”
維持不平等:教育分流中的社會選擇——以上海市為例
一 教育分流與社會分層回顧
二 家庭地位、文化資本與教育分流
三 教育分流與不平等的延續
職業教育:新產業工人生產
一 職業教育與產業工人
二 直接再生產理論中的符應原則
三 職業知識技術訓導
四 職業個性品質訓導
五 職業教育成層意識訓導
生產政體與階層再生產
從農民工到產業工人:全景敞視主義的規訓效應——基於對工廠農民工的訪談
一 全景敞視主義的解釋域
二 工廠中的全景敞視主義
三 全景敞視主義在工廠中的規訓效應
民營或央企:工人身份認同與生產
政治的多元路徑
一 工人主體性何在
二 改制後民營企業的生產政治形態與工人身份認同
三 回歸央企:重獲“父愛”與“雙體系”生產政體
四 殊途同歸的困境:混合型生產政體與工人身份認同的構成
時空支配與身體技術:都市會所服務者的日常工作
一 洗浴場的農民工
二 工作與生活的相互嵌入
三 服務會所勞動過程全景
四 “消費—服務”體系中的生產政治與支配策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