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祭

家庭祭(梵 Samskara)印度婆羅門教徒在家舉行的種祭儀。按照《摩奴法典》和《家庭經》的規定,分為兩類。第一類由“投胎”到結婚,共十二種,稱“十二淨法”:(1)受胎禮(Garbhadhana)。新婚夫婦的求孕儀式,每月舉行一次,夫婦共食乳糜,同時供奉火神阿耆尼、風神伐由、太陽神蘇利耶等十位天神然後夫妻合歡,並念誦咒文,祈求神恩,早生貴子。(2)成男禮(Dumsavana)。懷孕3個月、胎動前舉行,祈求生男孩。(3)分發禮(Simantonnayana)。妻子沐浴後丈夫為她分發,祈求胎兒順利出生,在懷孕六或八個月時舉行。(4)出胎禮(Jatakarman)。胎兒出生後以蜜和金匙里的酥油接觸娶兒舌尖,同時念咒語驅除惡魔降災。(5)命名禮(Namakarman)嬰兒出生後10天或12天,選擇吉日,由父親命名。(6)出遊禮(Nishkramana)。嬰兒四個月時,由父母第一次帶出家門外游。(7)養哺禮(Annaprasana)。求子富貴,以米飯餵孩子,6個月時舉行。(8)結髮禮(Cudakarman)。嬰兒期結束時削掉頭髮,只保留頂端一點,一般在1歲或3歲時舉行;(9)薙髮禮(Kesanta)。剃掉全部頭髮,表示兒童期結束,一般在6歲舉行。(10入法禮(Upanayana,亦譯“人門禮”)。再生族三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的孩子,在吉日良辰,帶二十一束柴,由老師引導,圍繞“聖火”,念誦讚歌,表示已正式成為婆羅門教徒,被授予聖線,開始學習吠陀。人法的年齡按種姓不同而異,一般在8歲、11歲或12歲;(11)歸家禮(Samavartana) 的祭典,主要有七種:(1)新滿月祭(Darsapumamasa);(2)休羅瓦那祭(Sravana),7-8月的望日舉行;(3)阿休瓦尤吉祭(Asvayuji),析求家畜興旺;(4)阿古羅哈耶那祭(Agrahayana),1月的望日夜舉行,祈求春、夏、雨、秋、冬五季風調雨順;(5)佳義特羅祭(Caitai),3-4月月滿日舉行;(6)阿休他卡祭(As!aka),一年的休息時期,以娛樂為主;(7)祖先祭(Sraddha)。所有祭祀都以祭神為主,輔以讚頌或念咒、拜火、上供、布施,隨祈求的願望不同,祭祀的時間,內容和所拜的神明各異。大多數祭儀已成為民間風俗習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