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家住新疆散文:天堂的地址
-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頁數:216頁
- 開本:16
- 定價:32.00
- 作者:王有才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814497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家住新疆·散文:天堂的地址》是軍旅作家王有才的第一本散文集。讀有才的散文,更能體味“文章老來好”。那些新疆風物在他手掌中磨礪多年,把玩出味道了。把玩是更高智慧的把握。他對大題材散文的有效把握和書寫能力,是許多作家所不及的。有才的文字有新疆方言和多民族語言混合的智慧。
作者簡介
王有才,軍旅作家。創作有報告文學、小說、散文、影視劇,曾出版小說集《關於風情的故事》。長篇紀實文學《南疆故事》《卡德爾和一個村莊的傳奇》
圖書目錄
天堂的地址
馬背上升起長調
說好話的盛宴
關於長調的民間說法
托布秀爾琴傳
《十三種毛色駿馬》
天堂的地址
那山裡的典故
喀納斯的兩種傳奇
圖瓦人的四個傳說
阿爾泰山五棵草
那山裡的典故
白哈巴故事
鐵熱克提的極致事物
禾木村的幾個名稱
歷史的水草地
追夢簡史
廟爾溝敘事
博斯騰湖是只大眼睛
羅布泊探險的若干片段
三條魚的戰爭
胡楊的林業史
博斯騰湖是只大眼睛
我家的烽火台
胡楊林春色
胡楊人的經典事物
遠去的魚影
馬背上升起長調
說好話的盛宴
關於長調的民間說法
托布秀爾琴傳
《十三種毛色駿馬》
天堂的地址
那山裡的典故
喀納斯的兩種傳奇
圖瓦人的四個傳說
阿爾泰山五棵草
那山裡的典故
白哈巴故事
鐵熱克提的極致事物
禾木村的幾個名稱
歷史的水草地
追夢簡史
廟爾溝敘事
博斯騰湖是只大眼睛
羅布泊探險的若干片段
三條魚的戰爭
胡楊的林業史
博斯騰湖是只大眼睛
我家的烽火台
胡楊林春色
胡楊人的經典事物
遠去的魚影
序言
家住新疆
劉亮程
這是一套講述新疆家園生活的書,由不同民族的作家們,書寫共同的家鄉——新疆。家鄉是文學言說不盡的母題。對於每個人來說,她都像空氣一樣,像陽光和雨水一樣。小時候,家鄉是童年的村莊。長大後,家鄉是整個新疆。家鄉隨著年齡在變大、擴張,但不會大過新疆。對於家鄉的情感,也遠非一個愛可以說清,它更豐富更複雜,百感交集。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家鄉。作為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美好家園,當我們說新疆是自己家鄉時,其實它也是許多人的家鄉,是許多不同民族的人們的家鄉。當我們用漢語表述對家鄉的情感時,維吾爾語、哈薩克語、蒙古語裡的家鄉又是怎樣的情景。在新疆,普普通通的一場雪,會落在十幾種語言裡。每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太陽這個詞也會在不同的語言裡發光。許多種語言在述說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這正是新疆的豐富與博大。家住新疆,是十位各民族作家心中的新疆之家。正如土地會像長出包穀和麥子一樣,長出自己的言說者。這些充滿著愛和真誠的家鄉文字,是對新疆真實生活的一次可貴言說。
葉爾克西的《永生羊》,講述的是她小時候生活的北塔山牧場。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哈薩克牧民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兵團人組成了這個邊境牧場,人們一邊生產勞動,一邊守著祖國大門。克西的父母就在那裡開辦牧場國小。《永生羊》以孩童視角,夢幻般呈現了那個特殊年代特殊地方的故事:四季遷移的哈薩克氈房裡不為人知的生活秘密:人的悲歡離合和羊的生離死別發生在同一個小山岡;鋪展的青草年年將人畜引向遠方又回到老地方。自然與人世的交融中,唯一不變的一顆純真童心,是引領一切的魂。我們跟著她回到那個久違的又似乎不曾有過的童年家鄉。《永生羊》的再版證明了這部作品的持久魅力。
《發現塔瑪牧道》是方如果繼《大盤雞正傳》後的又一部文化人類學散文。在塔城塔爾巴哈台山和托里瑪依勒山之間,存在著一條長達三百多公里,有三千多年固定轉場歷史的古老牧道,至今每個轉場季節,仍有百萬牲畜延綿不絕走過這裡,它是世界現存的規模最為宏大的草原轉場牧道,是遊牧文明的最後奇觀。2010年,方如果發現並命名了這條千年古牧道——塔瑪牧道,並以理性而優美的文字,將這個人類古老神奇的遊牧家園呈現在讀者面前。塔瑪牧道的發現和命名,應該是新疆的一個重大文化事件,其意義還有待我們進一步認識和發現。
生活在油城克拉瑪依的趙鈞海,自覺地把自己當成準噶爾人。《準噶爾之書》是一個“準人”的蒼茫心路。作者站在盆地中心追古懷今,從邊野歷史到心靈記憶,此時此刻的生活連線著古往今來。曾經的遊牧家園,現在是石油人的富裕城市。那些雕像般的老石油工人、農場職工、母親,在延伸著另一段歷史。與生存之地的歷史和諧相處,大地上過往的先民皆是祖宗,不分民族人種。這不僅僅是作家的思考,也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心態。
康劍在喀納斯一帶長大,後來做了這個新疆最美地方的管理者。他的山水文章是安靜的,那些他看了多年聽了多年的風景,在進入他的文字時,有如走上回家之路一樣愜意自如。好文字是家。那篇《禾木星空》就是給漫天繁星構築的一個文字的家。自古以來的永恆文字里安頓著萬物之心。《聆聽喀納斯》是心靈與自然的對話溝通。山水言語,花草唱歌,人在聆聽。康劍的家安在喀納斯山水裡,風景亦是心景。他以長久的聆聽寫出了有關喀納斯山水的可信文字。 《天堂的地址》是軍旅作家王有才的第一本散文集。讀有才的散文,更能體味“文章老來好”。那些新疆風物在他手掌中磨礪多年,把玩出味道了。把玩是更高智慧的把握。他對大題材散文的有效把握和書寫能力,是許多作家所不及的。有才的文字有新疆方言和多民族語言混合的智慧。
唐新運從小生活的老奇台,是新疆漢文化積澱深厚的地區。在新疆,東起哈密、奇台,西至瑪納斯、沙灣一帶,是漢唐以來中華農耕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區域,留有許多農耕遺存,新疆話及老新疆人的生活習俗,都在這一區域完整保留,它們是漢農耕文化在新疆的根。《天邊麥場》是奇台老新疆人生活的生動寫照。唐新運的散文語言汲取新疆方言特色,靈動俏皮又不失厚道。
張景祥《一代匠人》中的蒲秧溝村,是沙灣縣商戶地鄉的一個村子。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村里逐漸聚集了一批天南海北的匠人,崔木匠、趙屠夫、張皮匠、說書人老李等先後在村里定居下來,那是手工匠人們逞能的最後年代。在他們中間長大的張景祥,日後成了一個文字匠,活生生地記錄了匠人們的手藝和生活。這部書的最大特點是,直接將新疆方言引入散文寫作,這些土生土長的文字,野趣橫生,有著不尋常的創新意義。
《跟羊兒分享的秘密》是帕蒂古麗的處女作。書中的大梁坡村,是一個由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回族共居的村莊。在新疆,這樣的村莊很平常,大家在一個村里,生來就知道怎樣跟不同民族的人們一起和睦生活。古麗的父親是維吾爾族,母親是回族,她從小上漢語學校。在她充滿維吾爾族味道的獨特文字里,地處北疆的大梁坡村有了一種特殊的氣息。我不知道這些文字譯成維吾爾文會是什麼樣子。同樣的生活,在另一種文字中會有什麼不同的意義。這部書非常罕見地寫出了一個鄉村女孩的成長秘史,那些只能與羊兒分享的秘密,最終還是與我們分享了。優秀的文學都在與人分享人的秘密。而土地上曾經的美好生活,也許從來都不應該是秘密。可是,如何說出它,卻是文學永恆的秘密。
孤島以詩人的激情書寫新疆山水。《沙漠上的英雄樹》是他對新疆精神的寫意塑形。新疆是一個容易讓文人激動的地方,它的遼闊、獨特和豐富,都太容易被文字獵取。無數的文字在書寫新疆大地。大地不知道人在寫它。好文章讓山川精神,讓草木有靈。壞文章也無損它的皮毛。眾多熱鬧的獵奇文字之後,山河會等來它真正的書寫者嗎?
尚崇龍有媒體人的經歷,有幸走遍新疆。他熱衷於風景人事,走一路寫一路。《睡在戈壁灘上的辣椒》是他多年來對新疆的一人之見,一人之感。文學說到底是一個人的行為藝術,獨自表演,獨自謝幕。平常人也幻想也激動也有故事,但過去就過去了。作家卻試圖用文字表達。這似乎是一件多餘的事。但還是有那么多人在努力地掙扎寫作,像草叢中的小蟲想發出單獨的聲音,想被另外的聲音記憶和傳誦。寫作本身是一種試圖與時間和遺忘抗爭的藝術。儘管是一種徒勞,其中卻蘊含著人獨有的最絢爛的幻想精神。
每一本書都在創造個人的新疆記憶。新疆是一個容易被獵奇、被傳說、被魔幻和被誤解的地方。家住新疆,是立足家園的文學書寫。文學能讓不同種族、宗教的人們在一滴水、一棵草、一粒土中找到共同的感情。在對同一縷陽光的熱愛中達成理解與共識。在大風和無需翻譯的花香烏語中,敞開我們一樣坦誠的心靈。從家出發,我們會到達人類共同的心靈之家。
2011年7月23日
劉亮程
這是一套講述新疆家園生活的書,由不同民族的作家們,書寫共同的家鄉——新疆。家鄉是文學言說不盡的母題。對於每個人來說,她都像空氣一樣,像陽光和雨水一樣。小時候,家鄉是童年的村莊。長大後,家鄉是整個新疆。家鄉隨著年齡在變大、擴張,但不會大過新疆。對於家鄉的情感,也遠非一個愛可以說清,它更豐富更複雜,百感交集。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家鄉。作為一個多民族共居的美好家園,當我們說新疆是自己家鄉時,其實它也是許多人的家鄉,是許多不同民族的人們的家鄉。當我們用漢語表述對家鄉的情感時,維吾爾語、哈薩克語、蒙古語裡的家鄉又是怎樣的情景。在新疆,普普通通的一場雪,會落在十幾種語言裡。每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太陽這個詞也會在不同的語言裡發光。許多種語言在述說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這正是新疆的豐富與博大。家住新疆,是十位各民族作家心中的新疆之家。正如土地會像長出包穀和麥子一樣,長出自己的言說者。這些充滿著愛和真誠的家鄉文字,是對新疆真實生活的一次可貴言說。
葉爾克西的《永生羊》,講述的是她小時候生活的北塔山牧場。上世紀五十年代,由哈薩克牧民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兵團人組成了這個邊境牧場,人們一邊生產勞動,一邊守著祖國大門。克西的父母就在那裡開辦牧場國小。《永生羊》以孩童視角,夢幻般呈現了那個特殊年代特殊地方的故事:四季遷移的哈薩克氈房裡不為人知的生活秘密:人的悲歡離合和羊的生離死別發生在同一個小山岡;鋪展的青草年年將人畜引向遠方又回到老地方。自然與人世的交融中,唯一不變的一顆純真童心,是引領一切的魂。我們跟著她回到那個久違的又似乎不曾有過的童年家鄉。《永生羊》的再版證明了這部作品的持久魅力。
《發現塔瑪牧道》是方如果繼《大盤雞正傳》後的又一部文化人類學散文。在塔城塔爾巴哈台山和托里瑪依勒山之間,存在著一條長達三百多公里,有三千多年固定轉場歷史的古老牧道,至今每個轉場季節,仍有百萬牲畜延綿不絕走過這裡,它是世界現存的規模最為宏大的草原轉場牧道,是遊牧文明的最後奇觀。2010年,方如果發現並命名了這條千年古牧道——塔瑪牧道,並以理性而優美的文字,將這個人類古老神奇的遊牧家園呈現在讀者面前。塔瑪牧道的發現和命名,應該是新疆的一個重大文化事件,其意義還有待我們進一步認識和發現。
生活在油城克拉瑪依的趙鈞海,自覺地把自己當成準噶爾人。《準噶爾之書》是一個“準人”的蒼茫心路。作者站在盆地中心追古懷今,從邊野歷史到心靈記憶,此時此刻的生活連線著古往今來。曾經的遊牧家園,現在是石油人的富裕城市。那些雕像般的老石油工人、農場職工、母親,在延伸著另一段歷史。與生存之地的歷史和諧相處,大地上過往的先民皆是祖宗,不分民族人種。這不僅僅是作家的思考,也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心態。
康劍在喀納斯一帶長大,後來做了這個新疆最美地方的管理者。他的山水文章是安靜的,那些他看了多年聽了多年的風景,在進入他的文字時,有如走上回家之路一樣愜意自如。好文字是家。那篇《禾木星空》就是給漫天繁星構築的一個文字的家。自古以來的永恆文字里安頓著萬物之心。《聆聽喀納斯》是心靈與自然的對話溝通。山水言語,花草唱歌,人在聆聽。康劍的家安在喀納斯山水裡,風景亦是心景。他以長久的聆聽寫出了有關喀納斯山水的可信文字。 《天堂的地址》是軍旅作家王有才的第一本散文集。讀有才的散文,更能體味“文章老來好”。那些新疆風物在他手掌中磨礪多年,把玩出味道了。把玩是更高智慧的把握。他對大題材散文的有效把握和書寫能力,是許多作家所不及的。有才的文字有新疆方言和多民族語言混合的智慧。
唐新運從小生活的老奇台,是新疆漢文化積澱深厚的地區。在新疆,東起哈密、奇台,西至瑪納斯、沙灣一帶,是漢唐以來中華農耕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區域,留有許多農耕遺存,新疆話及老新疆人的生活習俗,都在這一區域完整保留,它們是漢農耕文化在新疆的根。《天邊麥場》是奇台老新疆人生活的生動寫照。唐新運的散文語言汲取新疆方言特色,靈動俏皮又不失厚道。
張景祥《一代匠人》中的蒲秧溝村,是沙灣縣商戶地鄉的一個村子。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村里逐漸聚集了一批天南海北的匠人,崔木匠、趙屠夫、張皮匠、說書人老李等先後在村里定居下來,那是手工匠人們逞能的最後年代。在他們中間長大的張景祥,日後成了一個文字匠,活生生地記錄了匠人們的手藝和生活。這部書的最大特點是,直接將新疆方言引入散文寫作,這些土生土長的文字,野趣橫生,有著不尋常的創新意義。
《跟羊兒分享的秘密》是帕蒂古麗的處女作。書中的大梁坡村,是一個由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回族共居的村莊。在新疆,這樣的村莊很平常,大家在一個村里,生來就知道怎樣跟不同民族的人們一起和睦生活。古麗的父親是維吾爾族,母親是回族,她從小上漢語學校。在她充滿維吾爾族味道的獨特文字里,地處北疆的大梁坡村有了一種特殊的氣息。我不知道這些文字譯成維吾爾文會是什麼樣子。同樣的生活,在另一種文字中會有什麼不同的意義。這部書非常罕見地寫出了一個鄉村女孩的成長秘史,那些只能與羊兒分享的秘密,最終還是與我們分享了。優秀的文學都在與人分享人的秘密。而土地上曾經的美好生活,也許從來都不應該是秘密。可是,如何說出它,卻是文學永恆的秘密。
孤島以詩人的激情書寫新疆山水。《沙漠上的英雄樹》是他對新疆精神的寫意塑形。新疆是一個容易讓文人激動的地方,它的遼闊、獨特和豐富,都太容易被文字獵取。無數的文字在書寫新疆大地。大地不知道人在寫它。好文章讓山川精神,讓草木有靈。壞文章也無損它的皮毛。眾多熱鬧的獵奇文字之後,山河會等來它真正的書寫者嗎?
尚崇龍有媒體人的經歷,有幸走遍新疆。他熱衷於風景人事,走一路寫一路。《睡在戈壁灘上的辣椒》是他多年來對新疆的一人之見,一人之感。文學說到底是一個人的行為藝術,獨自表演,獨自謝幕。平常人也幻想也激動也有故事,但過去就過去了。作家卻試圖用文字表達。這似乎是一件多餘的事。但還是有那么多人在努力地掙扎寫作,像草叢中的小蟲想發出單獨的聲音,想被另外的聲音記憶和傳誦。寫作本身是一種試圖與時間和遺忘抗爭的藝術。儘管是一種徒勞,其中卻蘊含著人獨有的最絢爛的幻想精神。
每一本書都在創造個人的新疆記憶。新疆是一個容易被獵奇、被傳說、被魔幻和被誤解的地方。家住新疆,是立足家園的文學書寫。文學能讓不同種族、宗教的人們在一滴水、一棵草、一粒土中找到共同的感情。在對同一縷陽光的熱愛中達成理解與共識。在大風和無需翻譯的花香烏語中,敞開我們一樣坦誠的心靈。從家出發,我們會到達人類共同的心靈之家。
2011年7月23日